中美学科评估下博士生培养质量指标的差异探析

2015-04-23 03:40范晓婷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博士生学位博士

● 范晓婷

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学科评估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学科评估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环节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中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内容,来探究学科评估工作中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差异。

一、高校学科评估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状阐释

学科评估既是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构成单元。针对高校学科下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目标、价值、效率等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估的过程即为学科评估,反映着高校学科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学科评估是在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设计完整、科学的评估指标内容并赋予相应的指标权重,按照确定的计算方法对学科水平进行评估,以期达到服务社会并推动高校内部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指标内容和权重的设计影响着评估的重点及结果,并引导着学科评估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往往成为评估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内容都直接影响着一级指标项的得分,对于学科下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其中,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狭义范畴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是指完成博士培养全过程后在授予学位证书这个时间点上,全日制博士生在实现就业前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非指博士生整个在读期间或进入工作岗位后具备的素质与能力。[1]本文中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概念主要区别于博士生的发展质量而言,二者共同从属于博士生质量的概念范围。其中,博士生的发展质量主要针对博士生毕业之后的发展过程,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则主要涉及博士生的教育过程,反映着博士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及效果的优劣,充分彰显着学科资源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鉴于此,某一学科下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情况对该学科发展水平的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反之,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指标的内容能够对博士生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导向与推动功能。因而,高校学科评估与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之间既有“本体的、深层次的缘由,又有客观、现实的依据。 ”[2]

为全面客观地分析中美学科评估中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内容,正确梳理国内外学科评估实践活动是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我国目前的学科评估活动主要存在三大主体:

一是开展重点学科评估活动的政府机构组织。作为评估主体,政府组织的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其指标体系的设置会对各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产生直接影响。至今,我国已开展了三轮重点学科评估工作。[3]第一轮评估时间为1986年至1987年,国家教委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等院校内开展了首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2001年至2002年,教育部评选第二轮国家重点学科,旨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第三轮评选工作于2006年至2007年展开,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调整国家重点学科结构。

第二类评估活动是由各种中介机构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主要包括武书连所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网大和校友网等开展的大学评价中有关学科评估的部分内容。为满足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了解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2013年开展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对12个学科门类、98个一级学科及374个专业及培养单位进行了评价。[4]

第三类学科评估则是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起的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综合评估,是目前我国第一次由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三次全国范围的学科评估工作分别在2002年、2006年和2012年展开,其中,2012年学科评估遵循新的学科评价质量观,着重凸显“质量、成效与特色”,在融合主观与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以客观评价为主构建了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从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维度进行评估,并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5000余名专家决定最终的指标权重值。因此,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可谓目前我国评估规模最大、最系统的活动。由于评估结果具备较强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普遍欢迎与重视。

在美国,学科评估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有40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理论和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自1983年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周刊每隔两年便会举办大学评估活动,评估范围主要围绕本科生的教育。198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开始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学科评估,将美国大专院校按学科和地区分别归类并收集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判断整理的基础上打分最终得出排名。1992年起,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开始对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工程学院进行评估,并于1995年增加了对教育学院的评估。至今,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已增加对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的评价。除此之外,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已开展了三次博士学科评估并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机构性质为半官方、半营利性的独立研究组织。因此,美国的博士学科评估项目可以算作美国政府利用其间接管理博士教育的宏观调控方式,同时也是学者自治团体进行独立评估与决策的代表。[5]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分别在1982年、1993年和2006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博士学科评估,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学科评估项目有所相似,只是美国将学科评估的对象限定于博士,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要评估硕士与博士两个学位层次。

表1 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二、中美学科评估中博士生培养质量指标内容的呈现

由于历史传统以及国情的不同,我国和美国在学科评估中均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指标。我国学科评估包括重点学科评估、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的学科专业评估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学科评估,而美国的学科评估主要包括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起的学科评估。不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指标内容各不相同。

(一)我国学科评估中涉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指标

1.政府机构组织的重点学科评估

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中,涉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共6项:授予博士学位数;目前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数;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及提名论文数;博士学术论文、专著数;博士科研获奖数、获发明专利数;博士科研项目情况。其中,博士学术论文要求统计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人均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SCI、SSCI、AHCI、EI及 MEDLINE收录论文数,人均 SCI、SSCI、 AHCI、EI及 MEDLINE收录论文数。科研获奖项包括国家级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数,省级成果奖及 “最高奖”、省级哲学(人文)社科成果奖数,以及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数。获发明专利数的统计主要针对工学、医学、农学门类学生。科研项目指标下包括四项三级指标,分别是境内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境外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境内国家级及境外合作科研项目数、人均科研经费。

2.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

我国各类中介评估机构针对学科专业开展的评估研究,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学科评估为主要代表。涉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包括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博士生学术论文质量、博士生科研获奖或发明专利授权、博士生科研项目。其中,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利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论文提名;博士生学术论文质量既包括收录数量,也包括被引次数;科研获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同时,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也在统计范围内。在统计范围内的科研项目为 “2011”协同创新项目、“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科研经费则要求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总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总额、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总额。尽管申请到上述科研项目的博士生为数不多,能够获得规定奖项的人数则更少,然而博士生作为申请科研项目并获得奖项的组成主体的地位是不可否定的。因此,为促进学科发展同时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当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3.学位发展中心举办的学科评估

表2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12年的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具备以下五个创新点:第一,以具备较强代表性的指标项来代替总量指标,同时明确规定了指标设置数量的上限,从而克服了单纯追求规模的错误倾向,以期实现在总量和人均间寻求质量的平衡点;第二,本次评估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开创了学生质量评价的新视角;第三,对学术论文的评价进行了创新,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第四,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专利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第五,分类设置指标体系以突出学科特色,避免趋同导向。具体到指标内容来看,涉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为8项: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博士国际交流情况、优秀在校博士生、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博士学术论文质量、博士科研获奖情况、博士出版学术专著或转化成果专利情况、博士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其中,在博士国际交流方面,新增学生派出留学和交流指标项,鼓励高校和学生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投入;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环节,不仅计算评估单位内各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数与提名论文数,同时首次将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引入到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考核中,对于促进博士学位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重视博士生的科研质量情况,注重评估学术论文质量、科研获奖情况、著作出版情况、成果转化以及科研项目情况,等等。

基于对我国学位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中涵盖的指标项进行分析,不难得出,授予学位人数、国际交流情况、优秀在校生、学位论文质量以及在校科研情况等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着高校学科评估的优劣。学科评估指标中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反之引导着高校博士生人才培养的方向,推动着博士生的国际交流水平、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以及博士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二)美国学科评估中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指标

1.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

美国中介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为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自1987年起涉及研究生教育学科评估,1992年起对各学院开展学科评估。受各学科门类的特点影响,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在此,以其发布的2013美国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的评估指标体系为例,分析其中博士生培养质量所占指标。

如表3、表4所示,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对工程学院和商学院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工程学院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评价工程学院的教学质量、学生录取质量、学院资源和研究活动,而商学院由于其学院特点则注重考核学生的就业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录取质量和就业成功率。从指标体系的内容来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所开展的学科评估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主要体现为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并未体现出我国指标中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科研情况等的考核。相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学科评估更加注重考核博士生的入学质量与发展质量,将学生的入学成绩及就业情况作为学院评估的重要内容。

2.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起的学科评估

表3 美国USNews2013工程学院评估指标体系

表4 美国USNews2013商学院评估指标体系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主持的最新一轮的博士学科评估于2006年启动并在2010年公布评估结果。前两次学科评估均遵循“声誉评估”的导向,最新一轮评估则转为以“质量评估”为导向并坚持定量指标与权重的评估技术。2006年的博士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教师质量、学科博士生质量和学科质量三组指标体系,经过教师调查整合为研究活动、学生支持和产出以及学术多样性三个维度,主要依据教师研究活动、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多元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涉及到博士生培养的指标集中体现在学生支持和产出维度,主要包括博士生资助情况、获得博士学位情况及学术职位就业情况。学术职位就业比例所占评估比重最高,即美国教师认为学术性职业应当成为学术性博士就业的理想领域,从而体现出美国学科人才培养的导向;6-8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指标项权重为负值,表明获取博士学位时间越短越好。总之,美国国家研究委员的博士学科评估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学科评估的相同点在于注重博士发展质量,主要关注于博士学位获取情况和就业情况;不同点在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注重博士生的毕业时间长短、是否在学术领域就业及获取经费情况,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则注重博士生入学质量、毕业总人数及就业薪资。

三、中美学科评估中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差异分析

基于对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涉及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分析,得出学科评估中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指标项对于推动高校博士生培养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引导我国高校博士生的发展方向,例如对学位论文、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发表引起重视等。[6]反之,我国博士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通过学位、学术论文、专著出版、科研申请等方面对学科发展及评估产生影响。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由学科评估所造成的对博士生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成功指标项的设计引导学生过分注重科研成功而缺乏创新、探索的精神,对科研的创新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另外,重复研究不利于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导致资源浪费。

通过对我国三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和美国国家研究委员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中美两国在学科评估中涉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差异显而易见。

首先,美国学科评估更加注重博士生入学和发展质量,而我国学科评估则关注博士生培养质量。一方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学科评估重点突出博士生的录取质量,将学生入学时的成绩和录取率列入评估范围内;另一方面,美国学科评估还关注于博士生的就业发展情况,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通过博士毕业后的薪金水平来评估学生就业成功情况,美国国家研究委员则通过是否在学术领域就业判断学科资源的充分利用情况。相较而言,我国的学科评估则将焦点置于博士入学后至毕业前的培养过程之中,更加重视博士生在校的科研发展情况,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或者纯定量的方式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科研情况和各类获奖情况进行评价,以引导博士科研数量及水平的提高,反而忽视了对博士生毕业后的发展质量评估。

其次,美国学科评估注重博士生经费资助水平,而我国学科评估则往往越过投入关注科研产出。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学科评估中,博士在一年级内获得全额资助比例的指标项所占的权重较高,因为教师们认为充足的经费在博士生培养质量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的学科评估活动往往存在忽视博士生的科研经费却密切关注于博士生的科研产出的现象,科研成果的产出需要以一定的科研资金为基础。可见,重产出而轻投入是我国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弊端之一。

再次,中美学科评估均重视授予博士学位情况,美国关注博士毕业时间而我国关注毕业数量。我国所有学科评估活动均将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作为评估指标项之一,注重博士毕业总人数;然而美国却重点关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可见,美国较为注重攻读博士学位的质量与效率,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

之所以存在这种区别,笔者认为与国内外的学术文化差异密切相关。美国高校崇尚学术自由风气,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而我国则注重通过评估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科内学术和科研的发展,进而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在统计学术论文及学术专著数量的同时,不但将各类科研项目列入评估,甚至将获奖情况也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项,一方面,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中的价值理性被疏远,工具理性或计算理性却日渐抬头并呈上升趋势;[7]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宽容失败”精神缺失的表现。因此,通过中美高校学科评估下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内容对比分析,美国学科评估对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设计对于我国的学科评估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在今后的学科评估工作中,涉及到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评估可将博士毕业时间、发展质量等有益内容加入到学科评估指标范围内,遵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估精神,以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式,实现学科评估的目的与成效,引导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科水平的发展。

[1]乐晨.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以XX大学为例[D].长沙:湖南大学,2012.

[2]冯永刚.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研究,2012,(3).

[3]刘恩贤,姜振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演变轨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

[4]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3-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0.

[5]李明磊,王明.美国博士学科评估特征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2,(6).

[6]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6.

[7]冯永刚.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制度障碍及其破解[J].江苏高教,2014,(2).

猜你喜欢
博士生学位博士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