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期临床研究

2015-04-26 07:01李新乐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辅助

李新乐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期临床研究

李新乐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目的:探讨健美操运动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8例脑卒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10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加用健美操运动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整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恢复,且康复组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健美操运动;临床研究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因素也随之增加,如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高血压等。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患者治愈成功率日益升高,但致残率仍较高。脑卒中后遗症主要影响患者的就业、认知、心理及语言等能力,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后遗症偏瘫影响较大,因此脑卒中后期的恢复治疗至关重要[2]。健美操是一种集舞蹈、音乐、美学和体操的综合体育项目,是建立在人体科学指导下的运动方式,要求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有效训练,可起到健美、健身、健心的作用,受青年人群的普遍欢迎。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脑卒中后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健身操锻炼,有利于其机体功能的恢复,可达到健身的效果。本文观察健身操运动辅助恢复治疗青年脑卒中患者后期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18例脑卒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MRI或颅脑CT扫描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109例。其中康复组男56例,女53例,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19.37±2.38)岁;脑梗死69例,脑出血40例。对照组男47例,女62例,年龄15~24岁,平均年龄(20.17±2.41)岁;脑梗死57例,脑出血5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表现及病变性质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无四肢瘫痪、聋哑或精神疾病等病史;②无严重的肺、肾、肝、心等脏器疾病;③患者无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④患者无严重智力障碍及失语,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⑤年龄为15~24岁;⑥病程不超过2周,且临床体征稳定;⑦患者首次发病时,无肌肉骨骼或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疾病;⑧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⑨患者本人知情并同意配合实验方案。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有四肢瘫痪、聋哑或者精神疾病等病史;②合并有严重肺、肾、肝、心等脏器疾病者;③患者在外地无法进行随访;④患者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程超过3周;⑤有呼吸功能衰竭者;⑥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⑦年龄小于15岁,或大于24岁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加用健美操运动辅助治疗,采用“一对一”模式,实时控制患者心率(115~150次/min),被动运动为辅,主动运动为主。每次运动90min,每周锻炼5次。

1.5 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第1、2、5个月进行量表评估。

1.5.1 巴氏指数评定 MBI指数是目前用于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研究最多且应用最广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可信度及操作简单等优势,主要评定内容包括洗澡、上楼、穿衣、运动、转移、进食、用厕、修饰、排尿及排便等10项内容。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依赖性越大,独立性越差。①<20分: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② 20~40分: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性极大;③ 40~60分:中度残疾,生活需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④>60分:轻度残疾,但生活可基本自理。

1.5.2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Fugl-Meyer主要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感觉、平衡及运动等五项内容。量表共50个评分项目,各2分,其中下肢34分、上肢66分,满分为100分。

1.5.3 神经功能评定 采用NDS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主要包括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肩臂运动、手功能、语言、面瘫、水平凝视及意识状态等内容,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全面评价,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好。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整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恢复,且康复组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两组患者MBI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情况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NDS评分情况比较 ,分)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MBI、FMA及NDS评分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整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表5 治疗后两组患者MBI、FMA及NDS评分情况比较 ,分)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常见疾病。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多数患者均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语言、认知或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的护理难度及后续治疗费用增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有效避免脑卒中后遗症,改善患者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活水平质量,是目前脑卒中恢复治疗的主要内容[4-5]。

临床研究认为,脑的可塑性终生存在,但需坚持长期训练,其中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由于神经损伤需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因此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出院治疗,社区康复中心则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可选的康复环境[6]。社区康复训练费用较低,但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康复训练的内容科学合理,并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其生活需求和实际情况有关;②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有利于患者可自行进行康复训练;③康复训练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④ 康复中心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要完善,所需经费、器材和场地等可得到有效保障;⑤具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所有康复训练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7]。

对于脑卒中后遗症青年患者而言,运动式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健美操可使患者神经各部位得到有效训练,且可预防因运动不足导致的其他疾病,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重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脂肪的堆积[8]。健美操辅助恢复治疗脑卒中青年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正仪,张华,胡永善,等.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30-731.

[2] 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A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Study of Inunediateand Long termouteomes[J].Areh Phys Med Rehabil,2004,85(4):620-628.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JORGENSEN HS,NAKAYAMA H,AASCHOU HO,et al.Outcome and time course of recovery in stroke.PartⅡ[J].Arh Phys Med Rehabil,1995,76(5):406-412.

[5] 胡永善,吴毅,朱玉连,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18-421.

[6] BRIONE TL,SUH E,JOZSAL,et al.Changes in number of synapses and mitochondria in Presynaptic terminals in the dentate gyru following cerebral is Chemia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J].BrainRes,2005,1033:51-7.

[7] 邵伟波,饶江,李家红,等.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1):682-683.

[8] 朱国行,胡永善,吴毅,等.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55-195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30-10

李新乐(1974-),男,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治疗。

R743.3

A

1673-2197(2015)16-0081-02

10.11954/ytctyy.20151603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