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作用探究

2015-05-04 16:49丁自强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作用探究史料教学中学历史

丁自强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在于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还应该学会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其中就包括了“处理史料”等历史方法的学习),进而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史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史料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还包括时事资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引进史料,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本文从优化史料教学方法方面,进一步探究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史料教学 作用探究

何为史料?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囊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恰当运用史料。

关于史料的作用,国外学者有过精辟的论述。例如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1)激发兴趣;(2)“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5)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等等。再如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有:(1)进行说明;(2)发展想象力;(3)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5)有助于传达真实感;(6)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

那么,在实践中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史料创设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大大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一些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积极性。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戊戌六君子”时,教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绝命词。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见。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二、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因为时代久远,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教材在叙述“隋大运河”时,对其评价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妨碍了学生对大运河的全面认识,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入以下四则材料:

史料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史料2:“帝王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史料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史料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上述四则材料虽各有片面性,但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总结起来看,却不难得出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满足了隋炀帝个人的享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的商品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能抹杀的。

三、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地探索研究,教他们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例如,有位学生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据此,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这位学生的思维就有独立性,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总之,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和通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并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仍将是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探究史料教学中学历史
探究金融工程及其对金融效率的作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