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015-05-04 02:51王学秀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鼓励创设情境

王学秀

【摘 要】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必要的活动,让学掌握知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转化为能力。教学活动是基础,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是关键。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想法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情境教学、启发诱导、激励学习、互动探究等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创设情境 启发诱导 鼓励 互教互学

课程标准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上,应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地让学生这个主体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且在参与中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落脚点。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呢?我觉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育专家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巧设导语,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关系到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能否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关注。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因此,匠心独具、精心设计的导入,会打开学生智慧的“天窗”,让他们自己到知识海洋里去遨游。

二、启发诱导,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进行《称象》一课教学时,学生提出了“曹冲称象时先用大秤称石头,再往船上搬不行吗?”等问题。只要启发得当,学生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尊重品味,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

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应用了这种手段,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地张扬。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对各个层次学生都要照顾到,不仅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还要让学困生也得到突破。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地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让这些学生多读、多想、多问、多答,只要能提出问题或能答出问题的学生就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就是提不出问题或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鼓励他们多想一想,有什么想法就提什么想法,错了没关系,而且在课堂提问时,要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再说一遍”的特权;在课堂练习中,要让这些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学生的鼓励要有亲切感和诱惑力。比如,“你回答的真好”“你回答的真不错”、“有进步,继续努力哦”。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互教互学,增强参与能力

教正是为了不教。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只有参与得多了,学生才能增强主人翁意识。如在一年级生字教学中,一旦学生掌握了记忆字形的方法,就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地自学,以达到“自能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帮助其他学生分析、记忆,在互教互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坚持多启发、多诱导、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勤于操作、动脑思考、善于质疑、积极讨论探究、乐于动手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乐在其中,才能真正地成为快乐的人、会学习的人。

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摆脱旧教育观念、旧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束缚,不彻底改变教师“独霸讲台”局面,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宽松、融洽氛围和心理准备,很难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堂。

【参考文献】

[1]阮珠美.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谈语文创新教育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11).

[2]王晖.处处“留空”不落空——浅谈课堂教学中“留空”艺术的运用[J]. 小学教学参考, 200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励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