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5-05-04 07:03吴艳红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作用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吴艳红

【摘 要】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素质教育,而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人类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养水平的教育。它改变过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教育模式,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在做人、求知、生存、创新、健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而语文教学在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发展功能各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返观近些年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忧心的是,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是雷同的,往往在字词、段落划分、中心概括上走相似的路子,而且课课、年年如此。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厌倦和接受的惰性,语文课也就索然无味了。而教师也是迫于无奈在泯灭了自我个性的教学怪圈中苦苦挣扎,明明连自己都不欣赏,却要强迫学生喜欢,明明自己都不了解,却要照本宣科。究其根底,当然是传统的“唯教参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式严重地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一线的语文教师只有勇于打破传统,真正在语文的素质教育作用方面钻研创新,才可能走出一条受学生欢迎的全新的教学之路。

第一,语文教育不可忽视朗读教育。中国古人有“书声琅琅”的说法,明代岳麓书院的楹联上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昭示,可见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今中学教育中也只有语文一科可以责无旁贷地实施朗读教育。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名家名作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其气度风仪,更能够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由于各科教学都把提高分数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所以语文课也便成了专门训练思维的习题课、“静默课”,朗读教学名存实亡。因此语文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恢复朗读教学,让学生不仅用大脑,还要用耳朵学习知识。

第二,号召广泛阅读,要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增加阅读课的内容。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单纯囿于课文的语文教学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阅读中广泛获取信息成为未来社会的趋势。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囿于课时和应试的压力,很少给学生以自由阅读的时间,这是不可取的。在三年初中学习中应分期给学生开书目,定期上阅读课,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其良好的语感,还会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

第三,对文章思想的贯彻要重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初中语文教育是初级语言文字教育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和评判能力,因此老师大可不必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字句的细节上。字句以不影响学生的理解为限,重要的是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传达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理解了这些,字句就容易理了,而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于其他科教学教育的关键也在于此。

第四,审美教育不可忽视。文学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凝固,它多彩多姿,丰沛细腻,而语文教学正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类丰富美好精神的一架长梯。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把富于美感的文章肢解切割,无异于焚琴煮鹤。因而,语文教学应该发挥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运用视觉、听觉、联想和想像手段,力争使文章中的美感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像接受了一次美学教育的洗礼,哪怕只是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一种心旷神怡,从讲解中领会到一种崇高。这也是其他学科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语文阅读中的美育涉及到诸多方面,教师要善于发觉它并应用到教学之中,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和谐。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种“美”可以被老师关注:1.语言之美。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放弃了文章固有的顺序,请学生从标题入手找寻背影的含义,并分析背影的内涵。2.人性之美。在许多选文中,先贤英烈光明磊落,心胸阔大,这些人物所具备的人性之美是对青少年的极好熏陶,在讲读课文时,我从不放过这些瑰宝加以突出强调。3.生活之美。在吴冠中的《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文中带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美好的景物,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审美活动,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

第五,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要排斥学生不合规矩的胡思乱想,不要武断封杀学生对核心问题的不同意见,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课上的四十五分钟里,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进取状态,高效利用课上时间训练思维,减轻他们在课下的学习负担。尤其在平时的练笔中,经常允许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广泛地发表意见,促使他们自觉地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明辨是非。

第六,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学生眼中是近乎神圣的,能得到老师的欣赏是对他们自信心的莫大鼓励,而自信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品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不妨可以大度和善意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赞许,这不经意地欣赏或许会使一个内向的孩子外向起来,使一个自卑的孩子自信起来,甚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首小诗,一篇真切感人的随感都应该是可贵的,理应得到老师的赞赏,而一个在校园中就充满自信的学生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限量的。

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最有价值的渠道,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责任,勇于抛弃狭隘的语文意识,使学生产生既能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提高做人素质,具备“大语文”观,在广袤的园地里给学生以成长的帮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