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2015-05-08 07:56刘海山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工程

刘海山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刘海山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为了适应国家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工程管理专业原有的孤立性教学实验,逐步改革为专业基础型实验、开放型综合实验、创新科研型实验三个层次体系协同发展和递进提升的教学实验体系,探索出一套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工程管理;实验教学;一体化;能力培养

随着国家产业、行业的发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面对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必须实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实验教学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天津城建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实践教学的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如何才能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创新,形成基于城市建设管理实践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实验教学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管理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实施了面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从实践的角度为工程能力培养探索了一条道路。

1 改革的理念

面对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是摆在教学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应以“面向工程、综合实践、训练能力、倡导创新”为理念,急需对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一体化改革,通过真实完整的工程实例,把实验实践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基础训练、开放综合实践与创新探索竞赛相结合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验目的从单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发展为知识综合应用训练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统筹协调。实验实践教学观念的转变为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新思路。

1.1 面向工程,适应创新教育新发展

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决定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以实验实践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手段创新为切入点,将融入工程实景的先进教学理念贯穿实验实践教学全过程,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网络平台、模拟实验,面向未来岗位工作,架构层次合理、实践能力突出、训练过程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平台体系。

1.2 科学规划,构建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要求,以培养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实践目标,构建专业基础实验、开放综合实验、创新科研实验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面向真实工程把各专业实验实践课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把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问题导向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协同创新能力。

1.3 全面开放,架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工程管理专业坚持实验实践教学要紧扣专业特点,兼顾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的多重目的,努力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与科研研究、专业实践、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平台。工程管理专业拟构建远程网络平台,使专业网络软件校内共享,学生除专门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教学外,可以参与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也可以在宿舍自行训练,还可以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更能够在平台上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

2 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结合新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构建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性人才的培养方案。

2.1 实践内容和形式的组织

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目前主要的专业课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在实验内容和形式的组织上采用阶段式、层次式结构,即将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进行[2]。

图1 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1)第一层次——专业基础型实验,是专业基础入门阶段,结合课程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理论基础,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专业软件,按照课程知识体系要求,完成相关课程设计与训练和模拟。如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会计学课程设计等。

(2)第二层次——开放型综合实验,是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面向工程实际,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软件集成系统,按照独立课程设计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以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报告。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验等。

(3)第三层次——创新科研型实验,是综合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平台,以学生科研立项为基础,以专业社团活动为形式,以各类专业竞赛为切入点,广泛参与和竞争选拔相结合,在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基础性,创新探索出成果,获奖出效展风采。如学生可以参加挑战杯大赛、广联达算量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清华斯维尔BIM大赛、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房地产策划大赛以及学术研究。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层次关系、实验实践形式与要求、实验实践独立设课内容、相关课程联系、实验实践功能、一体化联系基础等,如图1所示。

2.2 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优化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每个课程设计(或实验实践项目)各自独立,每位任课教师针对每个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提供不同工程背景资料和工程图纸,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设计效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优化。

“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指在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每门实践教学课程应实现的目标,据此确定相应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按照前面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原则,将部分实践环节串联为一个整体,将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通过课程学习和一体化实践活动,使学生最终具备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素质与能力。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从一开始,面对工程实景提供一个完整的工程案例,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实施、竣工全过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清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基于资源的高效使用,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对工程管理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反复训练,以推动新形势下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3]。

3 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 建立一个基于Web 的支持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虚拟学习环境, 为网络学习提供基础性通信与学习管理服务的教学平台。它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数字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环境模拟化、学习自主化,促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和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4]。

工程管理专业构建远程实践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专业网络软件校内共享、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教学、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互动问答平台和校本资源库(供精品学案、同步课堂、视频课堂、教学课件、试题试卷等)。

例如工程造价实践课程传统教学,一般是提供给学生一套纸质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工程的计价课程实践训练,它的缺陷是学生面对常规的二维图纸(不能直观地反映具体建筑结构的形体特征),只能按工程量计算规则去计算工程量,对于缺乏工程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对知识点理解非常困难。而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专业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网络软件以及大量的电子课件(教学视屏,PPT,三维模型动画演示等),完成课程实践非常容易。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模拟虚拟建筑结构实际环境,工程造价理论的文字案例以影像、动画形式真实还原,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平台视频演示

工程管理专业远程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专业网络软件进行课程实践的训练,而却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还可以参与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如BIM的学习。

4 结束语

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实验教学一体化知识体系,面向工程实际,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进行一体化规划,以完整的工程实例把各个课程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培养学生从事工程管理良好职业素养。通过实验实践教学一体化,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过16年的建设运行,取得了一些实验实践教学成果和经验,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实现了优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和社会认可的显现。挑战杯、算量大赛、项目管理沙盘大赛、BIM大赛等均获得优异成绩,收效明显。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颁发培训证书,参与执业资格考试,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能力优势。

[1]赵宏霞,赵万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92-94.

[2]雷环,汤威颐,CrawleyEF.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和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29-35.

[3]李前进,雷书,华李明.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师,2009(15):13-14.

[4]何文清,高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11(4):85-87.

[5]陈敬武,徐秋梅.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439-443.

[6]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89-94.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egrated Experiment Practice in the Courses for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

LIU Haish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in the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changed gradually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original solitary, to the professional basic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 type experiment of three level system of collaborative teaching experiment system. Finally, we explored a serie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project oriented ability, which has obtained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project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2014-03-06;修改日期: 2014-04-02

刘海山(1973-)男,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G642.423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1.043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工程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子午工程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