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技金融结合模式对哈大齐高新区的启示

2015-05-22 13:54邱玉兴付萌王健
商业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启示

邱玉兴 付萌 王健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给经济带来深刻变革,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金融得到党中央和相关专家的重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发展迟缓,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当前,哈大齐高新区存在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政府扶持不到位等问题。鉴于国内外在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的经验,哈大齐高新区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良好金融环境,加快资本化与资本高度化并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依靠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有效缓解哈大齐高新区的金融支持困境。

[关键词] 科技金融结合模式;哈大齐高新区;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profound economic refor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requires the strong pushing power of finance. Sci-tech financ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entral leading body of CPC and relative experts. As important industrial bas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Daqing, and Qiqihaer grow so slow that they have affec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Harbin-Daqing-Qiqihaer high-tech zone now has some problems in terms of single financing channel, unsound finance support system and weak governmental suppor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in science and finance integ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zone should build a friendly financial environment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ccelerate capitalization and capital upgrading and build a diversifying financial system. In this way, th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the zone could be overcome by relying on sci-tech financ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s.

Key words: science and finance integration pattern, Harbin-Daqing-Qiqihaer high-tech zone, inspiration

一、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给经济带来深刻变革,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科技产生交集,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所谓科技金融,实质上是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的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1]。科技金融作为我国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党中央和金融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为此,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

近年来,在我国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积极指导下,科技金融结合初显成效,在提高金融业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依靠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金融确实能够激发行业内创新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同时,科技金融也会增加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削弱对外界环境的防御能力。因此,如何将科技和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极具研究价值的热门课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而哈大齐高新区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发展迟缓,严重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尽快实现科技金融结合,有必要深入了解哈大齐高新区的金融现状,学习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结合的成功经验,构建一套健全的哈大齐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促进哈大齐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哈大齐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的问题

哈大齐高新区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骨干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省经济实力最强劲、工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最大的地区。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复杂的国内经济环境,哈大齐高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支持力度较薄弱。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哈大齐高新区如今面临的困境可以从金融支持层面着手,依靠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目前,科技金融结合已经引起我省的足够重视,但是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往往只看到科技金融珠联璧合后,接踵而来的巨大经济影响力,却忽视了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哈大齐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存在以下问题:endprint

(一)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哈大齐高新区的多数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门槛,这就造成科技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研发的困境。哈大齐高新区乃至黑龙江省尚未形成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发展均十分缓慢,募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即是外部资本想介入,也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不敢妄加行动。

(二)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

无论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是本地证券、期货公司、保险、信托机构,无论是从从业人员资质,还是从中介服务水平,哈大齐高新区乃至黑龙江省均相对匮乏。一方面专业人才少,无法有效控制投融资风险,不能提供涉及经济、金融、法律、保险多角度的服务;另一方面,现有中介机构从业时间短,缺乏公信力,不适应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3]。这也成为制约哈大齐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的一大瓶颈。

(三)政府扶持不到位

哈大齐高新区内的企业只享有固定期限内减免部分所得税的政策扶持,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没有针对高科技企业的任何优惠政策。再加之,高新区内企业的投融资主体始终由政府承担,导致创业风险投资资本与高科技企业的实际资本需求相比远远不足。

此外,对央行及各个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国家规定对高科技企业给予的补贴政策迟迟无法兑现。在这样的局面下,哈大齐高新区很难实现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更难摆脱发展停滞的局面。

三、国内外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的经验

本文选择清华大学科技园和江苏省作为国内科技金融结合的研究主体,因为双方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模式构建上走在全国前列,极具代表性。

1.清华大学科技园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强劲的科技竞争力,使清华大学科技园成为全世界产学研一体化、把科技成果最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金融完美融合的典范。

2013年3月7日,为帮助广大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自身融资能力,清华科技园(陕西)举办了科技金融系列讲座。在讲座上,首次引入“信贷工厂”经营理念,适时调低市场准入门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4]。不仅巧妙地运用闲置资源进行市场配置,而且实现了科技行业和金融服务行业健康互动。

2013年9月25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举办挂牌仪式,园区将形成从创投融资、经营扶持到上市辅导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探索科技金融崭新的绿色通道。至此,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企业上市的快车道打造完成。由此,清华大学科技园在金融创新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均取得不错的业绩。

2.江苏省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

江苏省既是科技大省,也是金融大省。在不断提高对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认识的基础上,致力于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开发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此外,举办科技金融推介会,科技金融论坛等系列活动,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成立初期的融资困境。

江苏省将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模式视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省委的统筹安排下,同国家开发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授信科技贷款额度达500亿元[5]。继续沿用提供专项贷款、发行科技融资债券、开办科研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等手段,同时,探索央行提出的支持科技企业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放款科技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简化发行条件,支持科技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等措施,保证江苏省科技和金融的密切配合,优势互补。

(二)国外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的经验

本文选取美国、日本两个国家作为研究主体。之所以选择美国、日本作为研究主体,是因为美国属于经济高度自由化的超级大国,日本属于厚积薄发型的新型高科技国家。因此,研究上述两个不同类型的经济体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1.美国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

成熟的创业风险投资动力机制加速美国科技和金融的融合。这不仅归因于美国高度宽松的创业环境,通过风险投资动力机制实现的科技金融的无缝对接,也起到关键作用。

科技金融完美结合的动力来源于高度资本化的市场环境。美国资本化的体制带动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在这种体制下,美国银行业以及各种金融机构蕴藏的强大创新能力显露无疑。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解决科技企业需要融资的燃眉之急。

2.日本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

正是一直以来奉行的“高度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使得日本经济得以稳步提升[6]。

高度化助力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资本的高度化实现了科技、金融、企业和社会各方资源的高度融合,使得科技和金融完美对接,形成低风险和低成本基础上的良性发展。

资本化打通了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瓶颈,将社会上闲置资本激活,有效增强市场活力,使得原本倦怠的民间企业和中小企业再度成为风险投资体制内的主体。

科技与金融的合作还应该着眼于国际化的理念。高度化和资本化理念取得成效后,日本企业开始逐渐向外扩张,形成全球经营网。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四、国内外科技金融结合发展模式对哈大齐高新区的启示

金融创新是推动高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的动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是近年来产生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中期便开辟了依靠金融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的先河,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优秀经验得到积累,国内北京、杭州、江苏省等省市在科技金融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针对我省科技金融实践起步晚、发展迟缓,哈大齐高新区正面临金融困境的情况,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时,不能一味模仿抄袭。

为进一步推动高技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哈大齐高新区的影响力,培育优质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地,哈大齐高新区建设需要将重心转移到金融业支持方案和框架的设计上,特别是要通过金融创新弥补基础建设的资金缺口,满足产业整合的资金需求,使哈大齐高新区尽快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endprint

(一)以政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纵观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政府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发挥金融调控的职能。哈大齐高新区在成立之初,严重的信用缺失,资金流动性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可谓重中之重。政府既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又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管理者,它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作用的发挥,可以维护科技产业的平稳态势。为真正达到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良性互动,政府应在强化信用体系、搭建科技与金融服务平台、发挥金融调控职能、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主导金融环境向健康方向转变。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高技术产业的优势作用愈发明显,这就需要政府参与其中,一方面从政策、理念入手,举办科技金融技术成果展示活动,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业内金融机构参与到科技金融结合的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协助科技企业成立科研部门,成立专门的科研专项基金,将更多社会资本注入科技研发领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资本化与资本高度化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相差悬殊,现阶段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是却忽视了科技金融结合。当前,我国资本化和资本高度化的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科技金融结合的关键因素。资本化是科技金融的核心,也是快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将加快资本化和资本高度化作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首要措施,真正把科技变成获得财富的工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改善哈大齐高新区金融资源错配的不利局面。

(三)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

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融资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哈大齐高新区发展瓶颈问题,积累科学技术成果的关键。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近几年在实施“科技金融结合新战略”过程中,融资力度不断增强,新型融资工具不断涌现,但总体而言融资缺口还在继续扩大。根据哈大齐高新区的产业结构、高技术企业特点以及整体发展思路,积极采用创新型融资工具,加大信贷融资额度。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过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哈大齐高新区可以采用财政融资、商业型银行融资、资本市场融资、项目融资、基金融资、资产运作、租赁融资、债券融资和国际融资等方式,保证园区内的企业形成良好的投融资秩序,开拓园区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的新局面。

[参 考 文 献]

[1]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成都:四川大学:科学出版社,2009

[2]夏新斌,曾令华.金融科技发展、市场流动性与金融危机——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技术视角[J].天府新论,2009(4):65

[3]张金城,李高贵.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金融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2009(11):50

[4]赵祖欣.浅谈“信贷工厂”与中小企业融资[J].技术与市场,2010,17(2):52

[5]杨国庆.辽宁科技与金融结合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1-23

[6]马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15-116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