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仿古”

2015-05-24 03:00陈文翔
江苏陶瓷 2015年5期
关键词:圆润善心气势

陈文翔

(宜兴 214221)

一把好的紫砂壶在手里,是会呼吸的,是拥有生命力的,可以让人感受到它的气韵。比如禅意,犹如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禅意作为一个词,已经不能单独从禅和意两个字分别陈述了,其表达的是一种思想和境界。在东方,禅意更多偏于与佛教相关的,可以理解为与佛有关的一种意境和意识,其表达形式往往能使人有所感悟。

禅茶一味,紫砂和禅意总是息息相关,如“心经壶”、“莲花壶”、“僧帽壶”等。在紫砂里,我们庆幸以泥见心,去创作和感悟那些打动我们心灵深处的睿智和温暖——心似白云,意如流水。拥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胸怀,在浮生闲日的禅意里点沏一壶茶淡看花落云起,潇洒自在。

“仿古壶”(见图1)圆润精巧,简单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造型雅致、线条流畅、比例恰当、清雅无双、淡泊宁和。壶腹略微饱满,壶钮略扁,精致小巧;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二弯流胥出自然,明接耳形端把纤细倾斜,端握舒适。细看“仿古壶”气势优雅,颇有柔美之气,并具神韵气质。壶型圆而周正,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一捺底设计使壶身更显圆润。

图1 仿古壶

静观“仿古壶”的细节之处,我们可以领悟到众多禅意的表达:

底部:壶收平底,寓意心境的平和,静守心房,顺乎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场”,场静,周围乱也变静;场乱,周围静也乱。所以佛家讲“境随心转”,“心净则一切净”。在紫砂创作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在夜深人静的状态下创作作品,不喧哗、无杂念,静心尽力,才能创作出好的紫砂作品。

肩部:“仿古壶”的肩部犹如一位高大的僧人,高耸挺拔有气势。原来做壶也是如此:壶要心中有日月,人要心中有天地。做人与做壶都要用心在里面,存善心得善果,修善心结善缘。每一位做壶的艺人都知道:做壶做到最后,就是做人,一个没有婉约之心的人,他的壶是没有内容的;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他的壶是不细腻的;一个没有善心的人,他的壶只会糟蹋一匙好茶。真正做壶的人,心存正气,作品自然出彩。

颈部:“仿古壶”留短颈,奇妙地与壶盖过渡,给人以舒畅之感。犹如我们渴望行云流水般、简单易懂的生活,给自己营造出一段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时光,使我们有机会与心灵深处真实的自我进行对话,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和休息。生活中,很多紫砂创作者会给自己流出一段独处思考的时间,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创意和创新。

壶钮:“仿古壶”提钮和盖之间略有颈隙,提钮为等比例缩小的壶身形状,如一颗佛珠正立于壶盖中心。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人生路上有很多故事,只有少数是传奇。每一个紫砂创作者都要经历一段暗淡的时光:学基本功的坚持之苦、创作时的创新之苦、瓶颈期的突破之苦,而只有历尽时间、艰辛、思考,才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心静的时候。用紫砂壶泡一壶茶,坐在山林之间,用一颗从容的心能看见四季的表情。

气韵:“仿古壶”的气势有十面张力,充满气场。一个人的气质可以表现为:外表精神、有修养、有道德。气场好,就会吸引好的事,吸引好的运气。一把好壶有了气场,就会表现出从容、内敛与沉稳,带着难得的静气与灵气,千姿百态又形神兼备,终让人爱不释手。壶中有一腔情意,壶外有天下知己,藉壶传情达意,以期悦人悦己。每当端起这把“仿古壶”的时候,轻巧的壶身和恬静的手把所带来的特有韵味马上弥漫全身。触摸着光滑圆润的壶颈,赏识由壶盖和壶口的两条线圆合成的丰满圆线,滚动着衔接紧密的壶盖,这美仑美奂的工艺久久地熨贴着观者的心灵。

色泽:幽静的灯光下,“仿古壶”带着历史的气韵而来,古拙素雅。在一泡茶里氤氲化生,听得见泥土的呼吸,在朴素的器型里,用自己的血脉和爱去滋养它,与它深深结缘,焕发出一种典雅的光泽。

想来先人创作这把“仿古壶”时,大约比我们更懂得壶里壶外的菩提人生:于花朵中看到菩提,在芥子里见得须弥。一切都是从心而来,壶亦如此,一把好壶是制壶艺人心灵的产物,从中可鉴其人生修为的深与浅、审美情趣的高与低、哲学修养的广与狭,以及茶人精神、创意设计制作等等,在一把紫砂壶中见到日月之长,杯里乾坤,盏茶入腹,回味的当然也不只是清苦和暗香。

壶小乾坤大,茶中日月长。

猜你喜欢
圆润善心气势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一块圆润、厚实的墨玉”——记话剧艺术家蔡松龄
Roll with it
生活
既有惊喜,又有气势 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报道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让句子有气势
侯友文:用善心、善洽、善行成就善道
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