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

2015-05-26 12:46赵林宝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情境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和美的享受,以育人为目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得到提高。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人格的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在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时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责任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教师首先要做到公正无私。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中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异常脆弱,教师要以诚心待生,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的予以表扬、鼓励、肯定,以点带面,充分的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针对个别单亲家庭学生难于管理的现状,教师应该俯下身来,聆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呼喊,给予加倍的热情呵护,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从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沐浴在爱河里。教师人格的魅力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真实的情感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它实际上就是要求语文老师的课要上得生动、形象、有韵味、有激情。中学语文教材中拥有不少优美、壮美、凄美的极有韵味的反映人间真情的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充分地将其中的亲情、真情展示出来。譬如在讲述《背影》这一课时,让学生在深刻领会文中朴实感人的意境、情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父母亲人的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将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述出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健康、向上的情感世界。

三、以广博的学识折服人

一个教师要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工作上务实、进取,积极参加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持之以恒,将终身学习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代在发展,教材在不断变革,教学理念在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教学媒体的日益多样化,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那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观念,这样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击退,而要人人争做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的探索、进取,才能做到学有所为,教有所成,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伟者。

四、以情境教学引领学生感知生活

情境教学法很早就被提出,实施起来效果也很不错,但如何才能让情境教学被学生接受、喜爱,关键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时机对不对,能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否则就是“热闹的空架子”。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做呢?

1.让学生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读物、电视、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学生去读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总之,我愿做一个园丁,让学生像花园里可爱的花朵一样尽情地享受阳光和雨露。

3.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感悟”的教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杂志上所闻所见所感,到处都成了学生走进生活、感知语文的地方。

多年的语文执教,使我深深的体验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之上,用无尽的汗水和心血来播撒知识的种子,用辛勤来浇灌我们的语文乐园。

赵林宝,教师,现居河北迁安。

猜你喜欢
情境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