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德育融合教学的可行性

2015-05-28 21:48江鑫丽王长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

江鑫丽 王长鹏

【摘 要】道德是以善和恶来衡量的一种性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不断地出现新事物,淘汰旧事物。但是不能淘汰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是身为人最基本的品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把教育与德育融合在一起。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知识普遍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能够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我的德育教育可以先从语文入手,融合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以提升我国学生的基本素质为起点,逐步提高我国全民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语文;德育;教学

我国的国民素质从当代以来就有下滑的现象,各种由于道德缺失而引发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对我国民众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了我国文化建设的要点。而进行道德教育,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把道德教育的标准投入到学校,让学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从而提高我国学生的道德素质。本文就对语文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并阐述其可行性。

一、语文德育教学特点概述

我国古代先贤在《大学》这部经典著作中提到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说:天下学问集大成者,其学业上的成就都来源于自身的道德修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想学好知识,就必须要先培养自身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学习一切学问的基础,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制定严格的要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在现代教学中也要遵循古代先贤的思想,将教学与德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出现上面提到的“天下学问集大成者”。而与德育融合最默契的学科,就是语文。首先,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古文和现代文的文章当中都是具有道德规范的文章,在这些主流道德思想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懂得如何为自己制定道德标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不至于误入歧途。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现状只限于语文课文中。学生想要了解到社会的道德标准就要从课文中去自己归纳总结。而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却没有。这样难免会在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史出现纰漏,以至于学生曲解社会的道德标准。

二、语文德育教学的内容概述

根据内容划分,语文德育教学的应分为以下几点:

(一)弘扬爱国精神

在语文德育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每个生长在祖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抱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而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主旋律已经充分地在语文教材中体现出来。古有屈原、辛弃疾等爱国文人,写出了震惊中外的不朽著作:现有黄继光、邱少云等爱国战士为了祖国和世界的和平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榜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民族,是每个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二)摆正政治思想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先进的群体,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以在语文德育教学中,就出现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的教育。学生的政治思想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社会和学校,从他人口中得知的政治年逐渐转变为自己的政治观念。只有很小一部分政治思想是学生靠自身的思维思考出来的。所以,学生的政治思想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引导,社会、学校和家长摆正自己的政治思想,将正确的政治观念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就能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政治思想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标准之一。

(三)宣扬孝道

我国有句俗话,“百善孝为先”。可见孝道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就是不完善的。不管他做了多少善举,也是一个道德缺失的人。所以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还要大力地宣扬孝道,让学生明白,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权利,我们必须用孝顺来回报父母。我国是一个尊崇孝道的文明古国,即使在现代,我们也可以用孝顺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因此,宣扬孝道在语文德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三、新时代语文德育教学被赋予新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衡量道德的标准也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在新时代中,语文德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们衡量道德的标准应该越来越高,而不是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强语文德育教学的应用,把道德教育有效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将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高道德、高水准、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道德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可以使我国的学生更快速地接受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的方法更加有效。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殊的教育性,使得道德教育框架可以与之巧妙融合。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实行语文德育融合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搞到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从而渐渐提高我国全民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袁昊.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3.

[2]颜剑群.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李晓红.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商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德育语文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