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心理承受力

2015-05-28 10:53徐计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承受力挫折小学生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拥有健康心理,较强心理承受力的人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心理承受力的关键阶段。可如今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应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小学生极端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反映出当代的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较低。将近五成的小学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及人际关系变化的压力。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

通过观察,小学生心理承受力较低的表现主要是:无法与同学和谐相处、缺乏信心、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独立能力较差、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足等。这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严重扭曲了小学生正常的社会生活且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压迫、限制了小学生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

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心理承受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因素

导致小学生心理承受力低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性认知因素三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因素。家长是小学生的首任“教师”,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场所,因此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家长的言行及教育态度、方式等都影响着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家庭原因是导致小学生心理承受力低的主要因素。①严爱不合理。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溺爱,过分保护,包揽家务,事事包办代替,使小学生养成了自我中心、任性、自私、专横、享受、懒惰、过分依赖他人、习惯推脱责任等不良行为习惯,十分不利于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培养;②期望值过高。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孩子学习升学压力过大,有的孩子感觉学习困难,前途无望,再加上没有正确的指导,极易走上极端;③缺乏理解沟通。多数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所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时的给孩子施加压力,而对于孩子的情感世界却不太在意。

其次是学校因素。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主旋律,这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①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薄。应试教育导致分数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命根。学生在各种负担的重压下,心理承受力备受挑战,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方法简单。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心理教育的实施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由于对小学生缺少必要的心理生活指导,小学生的日常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心理承受力问题日益凸显。

再次是个性认知因素。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社会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人们的心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调整不好,适应不了飞速变化的环境与压力,便极易形成心理承受力低等问题。①消极信息增多。当今社会各种传媒手段飞速发展,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日益增多,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小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喜欢探究各种新鲜事物。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消极因素和不良信息,小学生极易受到感染,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②缺少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由于小学生的个性还不稳定,识别能力较低,往往是自发的、不知不觉的接受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

三、培养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措施

首先,应强化挫折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家庭、学校要多为孩子渗透挫折教育的思想,多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他们在挫折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败观。家长一定要改变对孩子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要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要代替孩子做好一切打算,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孩子知道生活不是你一帆风顺的,生活是由一个个困难与挫折组成的。另一方面还应教给他们采取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或免除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化消极反应为积极反应,以逐步培养起他们对挫折的掌控力。

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运用合理的方法策略战胜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冷静分析,养成迎难而上,沉着冷静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孩子战胜挫折。

作为学校,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在学习中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重小学生的成绩,还要注意小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同时学校要不时的组织小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或者创设挫折教育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其次,应调整期望目标,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小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幻想,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目标定位盲目性较大,自我评价一般偏高。这是他们的一个弱点。正是由于这个弱点,他们中的很多人尽管实力不足,但期望、目标很高。期望越高,导致失望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越强。在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方面,小学生缺乏方法,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毫无头绪。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可以交给他们静下心来,在纸上罗列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可以通过与爸妈谈心来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扩大交往,通过与同学或好朋友的相处来了解自己;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活动效果来评价自己。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确立适当的目标,这不失为减少挫折带来的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

徐计生(1962~)男,河北邢台县人,毕业于河北省教育学院,小教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承受力挫折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挫折使我更坚强
骆驼之死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研究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我是小学生
你的承受力有多强
生活需要挫折
发动机水泵轴承受力分析及风扇对水泵轴承寿命影响研究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