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2015-05-28 14:58包桂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能力

包桂荣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本文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进行简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培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了粗浅的认识,下面简单的谈如何提高学生能力。

一、教给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一下学习方法:

1.阅读学习方法

教师科学地组织学习材料,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提纲引领,抓重点,从而科学阅读,正确理解题意。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本。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资助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2.尝试学习的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探索——讨论交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从小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

3.操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拼、摆、剪、比、画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如在低年级就注重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高年级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中高年级还应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

4.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例题的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如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并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5.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综合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体的细节或成分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必须将学生引入整体和系统上。引导是否得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命题。(即:问题的提出和练习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比如:讲课时应突出审题和析题,先“化整为零”,把原题解剖成若干小题,然后再“集零为整”,把剖成的若干小题的内容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就会提高。

二、加强数学语言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素养

1.在学生的动口、动手中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从一年级起,笔者就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和训练,给学生多说的机会,鼓动学生动口说,通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9+几时,出示:9+3=?不仅让学生动手作学具,而且让其口述操作过程。首先给操作小棒的过程表达“凑十”的思路,因为9根和1根凑成10根,所以把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和1根凑成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共12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9和1凑成10根,所以把3分成1和2,9和1相加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等于12。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学语言基础,教学中组织学生说算理,说思路,更要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准确性、有序性,以数学语言促其思维。可以开展:

(1)式题表述训练根据每个式子题,译成文字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如(7+2.3)×5译成:①7加2.3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②5乘7与2.3的和,积是多少?③把7和2.3的和扩大5倍,得多少?④5个7与2.3的和,积是多少?

(2)编题激发思维训练创建不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指定的思路去组织语言进行说的训练。如某农场原有化肥5吨,农场现在存化肥多少吨?学生补充:①现在又买来化肥7吨;②已用去化肥3吨;③现在买来3车化肥,每车5吨。

(3)应用题教学时引导学生审题时说题意,析题时说思路,解题时说列式依据,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叙述。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出示: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卖11元,一共可卖多少元?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知道有5箱热水瓶,求一共可卖多少元?要先算5箱共卖多少个,或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卖多少元;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卖多少元,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路,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解答出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跨度六个年级,那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必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教学中。各年级的逻辑思维培养各有侧重,低年级应该注重抽象逻辑的引入和兴趣的培养,中年级的时候应该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和锻炼,高年级的时候应当侧重逻辑思维的发散和兴趣的保持与发展。

1.科学系统地安排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练习中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接着,就需要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巩固和强化。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防止单调重复。采取递进的方式扩展学生地思维水平。

除了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对学生安排进行的问题设计与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调动学生积极性外,还应针对不同时段安排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对个别数学思维能力突出学生安排启蒙奥数类的扩展训练,对较差学生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提高成绩。

2.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依赖性,小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从知识的殿堂收获东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没有克服问题的经历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思维的提高,在学生学习中,我们既要注意不让其减少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他们做只会背书的“书呆子”。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做出错误讲解让学生发现、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质疑观念。

3.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部分

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数学的每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教学每一个概念时,都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对问题做出分析、比较,再稍加指导,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概念。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春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年10期.

[2]崔玉祥.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2期.

[3]崔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0期.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