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015-05-30 10:48杨朝明
山东画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光荣劳模弘扬

杨朝明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讲话时说:“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蛤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这里,栾武子叙述楚君发奋创业。治理国民,不断告诫他们民生不易,祸患可能随时会到来,应当谨慎,不可懈怠。管理军队,不断告诫士兵,让他们明白打胜仗不足以恃,商纣王常常胜利但也不免于亡国绝后。用楚先君艰难创业的事迹加以训导,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箴言进行诫勉。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匮:缺乏,不足。这里强调国计民生在于勤劳,勤劳则国富民强,不可战胜。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一直崇尚勤奋敬业。例如,早在三代时期,中国就有了类似的名言或说法,如《尚书》中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等,《六韬》记载姜太公的“至道之言”则说:“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在劳动实践中,人们还总结出了一系列激励人们勤奋向上的谚语,例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人勤地不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号召全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也教育青少年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通过劳动和创造锻炼自理、自立能力,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猜你喜欢
光荣劳模弘扬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光荣升旗手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永远的光荣
还有多少光荣正在远去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