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听课、评课、议课

2015-05-30 22:57李丽丽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议课听课评课

李丽丽

摘 要:本文从听课者角色定位、前期准备,课堂关注、评课议课角几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听课、评课、议课。

关键词:听课;评课;议课;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第一部分 听课

听课是教师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促进教师业务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业务干部、学科主任听课时还要检查教学要求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一、听课的角色定位:

1、学习者:无论谁走进课堂都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课,是一位学习者,都要充分尊重授课教师。要避免听课迟到、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交头接耳等引起作课教师反感的现象发生。2、审美者:要用宽容的心态、审美的眼光去感受授课教师的仪表、语言、板书;去感受教师精巧的问题和环节设计;去感受学生活动和课堂生成的精彩。3、参与者:要从思想上、行为上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角色做教室中第(n+2)名学生,参与到“学”的过程中,以第二名教师角色参与到“教”的过程中。4、指导者:作为业务干部,要善于观察师生在课堂上的外显行为,从中推断出内隐的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品质;要善于把握目标与效果、过程与方法、环节与问题、学生主体性发挥与教师精讲的内容时机等宏观内容,也要关注师生呈现出的亮点与不足等细节;要善于发现教师要求落实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听课的前期准备:

1、确定授课教师:要依据不同的目的确定授课教师.

检查班风建设,习惯养成——------班主任

教学要求的落实状况——----------备课组长

集智备课的效果——----------备课组长和普通教师对比

查看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先听后讲”教师,未曾取得突出业绩教师

成绩跟踪——------------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薄弱教师

2、物质准备:

三、听课时的课堂关注

(一)关注教师的教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不管采用何种模式,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包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必需时刻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相吻合,要符合学生实际,表达准确,具体可操作。3、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教材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同时筛选出能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例题、题组与检测题。在各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小专题化,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各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上,要向重点、难点、考点、关键点、生成点倾斜,并能及时调控。4、教学环节:要看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符合我校规定的“问题探究,分层训练”两阶段五个环节二五教学模式的整体要求,并能依据内容的变化加以灵活使用。5、教学手段:板书: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多媒体:恰当使用多媒体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能够给学生提出直观,调动学生兴趣,增大信息量。实验:要依据教材特点,不失时机的以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导学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各内容的顺序、学法指导、习题配备等方面符合常规要求.6、教师精讲:讲什么:讲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认知障碍、讲关键点、易错点、重点要引领学生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构建框架,讲方法,规律,思想。怎么讲:在预设基础上在备课时就要对精讲的时机、语言、方式进行推敲,再结合课堂生成的问题做到有效精讲。7、教学细节:有些细节完全出乎听课人意料,有创新色彩,且有实效,实则是教师精雕细琢的结果;有些细节只要稍加修改,效果立刻凸显。

有些课堂上突发事件,如一些自然事件的发生,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课前没有预设,看教师的应变处置是否得当。

(二)关注学生的“学”

1、习惯养成:关注双色笔、垫板等学习用具的准备与使用,聚焦速度与展讲的质量。参与面与参与度等习惯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并逐步强化。2、学生活动:在诸如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训练等各环节的活动是如何组织实施的,教师的安排是否合理,小组长的职责发挥是否充分,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怎样.

(三)关注“教”与“学”的效果:教学效果如何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可以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对问题的会大发结果做定性的判断,

也可以通过达标测评、抽测等环节做定量分析。

第二部分 评课和议课

一、评课和议课的意义:是“听课”的延续、本质上是作课教师和听课人

共同参与的教学反思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研讨,各抒己见,才会在思维的碰撞中彰显出创新火花,智慧的光芒,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性,才能促进作课教师和听课者专业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听评课的方法:

角度:在技术方面可参照如何听课中对“教”“学”“教学效果”选择几个重点角度进行评议。同时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1、业务干部与教师的关系:业务干部要充分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以平等的民主的气氛和教师进行评议交流,而不能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点燃教师工作激情。2、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评价一节课首先要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再关注局部细节的得失。3、亮点与不足的关系:对于教师在整体或局部体现的“亮点”,必须给与肯定,这样教师才会有自信;对于“不足”也必须中肯的指出,并提出整改建议,让人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教师才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坚持什么、修正什么。4、理论指导与具体课例的关系:课例研讨是教师乐于接受且有实效的培训形成,评议活动首先要解决课例本身所涉及的相互具体问题,在拓展延伸到相关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一次教学实践。既要避免就课论课低层次的评议研讨,也要避免只谈理论缺乏实践载体的空洞说教。

猜你喜欢
议课听课评课
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四心”让议课更精彩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议课形式种种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