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亚新闻联播》栏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2015-05-30 10:48丁勇杨懿俊
对外传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对象国新闻联播欧亚

丁勇 杨懿俊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如何解读好“一带一路”的基本理念,如何在促进丝路各国“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传播作用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不断强化时政新闻、突出经济报道、关注民生百态,努力建成一条互联互通的“信息丝绸之路”应该是我们的发力点和出发点。

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于2014年9月10日开播了《欧亚新闻联播》栏目。这是一次创新对外传播模式的有益尝试。《欧亚新闻联播》打破了以往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更加突出与对象国主流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节目的基本形态是由俄语频道确定报道议题和报道方向,通过约片或定制的方式由境外合作电视台向俄语频道提供新闻素材或成片,再将境外观众关注的中国新闻,按照以我为主、兼顾周边的编辑思路编排播出。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滨海边疆区分台、塔吉克斯坦国家电视台、吉尔吉斯斯坦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哈萨克斯坦“哈巴尔”电视台等12家境外媒体与《欧亚新闻联播》栏目建立起常态化的合作关系。所在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中亚五国及蒙古国,基本覆盖了丝路沿线俄语国家。

《欧亚新闻联播》栏目以中国的视角汇集中国与欧亚地区其他国家当日主要新闻,内容涵盖时政、经济、文化、民生等诸多方面。制播模式也突出了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本土化,并根据各合作伙伴对中国新闻的需求,稳步实现了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在对象国合作伙伴主流媒体平台上的植入式播出,使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闻节目能让更多的境外受众收看到。相信随着栏目建设的不断加强,会有效促进欧亚地区各国的信息交流,逐步为“一路一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下面将通过《欧亚新闻联播》半年以来的运行数据,分别从时政类节目促进政策沟通、经济类节目促进贸易合作、民生类节目促进民心相通三个方面对该栏目在促进“一路一带”建设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时政类节目促进俄语国家政策沟通

俄语国家地区领导人会晤或是欧亚地区重大时政新闻,也是《欧亚新闻联播》关注重点。栏目自撰时政新闻,力求精简,但同时紧抓要点,做到权威发布和解读。特别是在中国举行的有对象国参与的重大时政活动上,栏目的报道优势突出。以2014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APEC峰会为例,栏目重点报道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及领导人双边、多边会见。其中,《习近平主席APEC峰会主旨讲话》《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普京总统APEC工商峰会演讲》等新闻被多个境外合作电视台在其黄金新闻时段播出。2015年两会期间,栏目关于《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王毅外长记者会》等新闻的解读,准确表达了中国国家政策和立场。此外,栏目一直与上合组织、对象国各驻华使领馆等保持密切联系,在重大时政报道上,不仅发出中国声音,同时也通过大使采访等形式客观地报道其他俄语国家的态度,向受众展现欧亚俄语地区各国高层的发展思维和协作策略。

二、经济类节目促进俄语国家贸易合作

经济是互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是俄语频道推出《欧亚新闻联播》栏目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据此,《欧亚新闻联播》应是一档以展示丝路沿线国家经济特点,报道各国经济合作与发展为主的综合新闻栏目。数据表明,2015年第一季度,该栏目平均每天播出经济类新闻7条(占比全档新闻近70%),其中栏目自制5条,由境外电视台提供新闻2条。同时,栏目自制经济新闻报道,平均每天有2.5条被境外电视台采用。可以说,与境外电视台常态化的新闻交换,使栏目报道基本涵盖了目标区域的主要经济新闻。

在经济类选题中,栏目首先关注的是中国与丝路沿线俄语国家的贸易交往,其中包括与对象国联系紧密的国内边境地区,如霍尔果斯、绥芬河、黑河等口岸城市。这方面的报道既是我们的优势,也因为选题直接与对象国相关,针对性很强,受关注度高。从2015年3月和4月的播出情况看,《中俄中小企业论坛在京召开》《黑龙江将加强对俄合作》《俄罗斯TOP50零售商来中国东莞贸易洽谈会》《上合各方积极筹备组建框架内金融机构》等新闻被多个境外电视台选用。2014年APEC北京峰会期间,栏目向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台提供了所有关于峰会内容的经济新闻,并根据对方需求采访了该市倡导节能经济发展的与会代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电视台曾来信说,通过《欧亚新闻联播》的平台,当地受众第一时间关注并了解了APEC峰会上的经济政策动向。

此外,栏目也十分重视做好中国经济报道。2015年两会期间,栏目推出专版《欧亚连线说两会》特别节目,选取了五个重要经济话题:“一带一路”“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自贸区发展”“中国农业发展”“中俄本币结算”和“中小企业发展”,采用北京演播室主持人、评论员,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地电视台记者、专家连线互动,讨论两会重要经济民生议题,分享国家发展中共性问题的解决经验。同时通过强化数据可视化表达,大量经济信息通过动态图表展现,增加了“数读经济”的可视性,也有效提高了中国经济报道的针对性。同时,北京演播室评论员在分析解读每个中国经济热点时,都有意识地将中国的部分国情与俄语国家的国情做类比,由此及彼,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例如,此特别系列节目中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和自贸区发展的一期,栏目连线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台,比较了中国“上海自贸区”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特性,讨论了两国在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合作可能性。该期节目完整地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台播出后,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

三、民生类节目促进俄语国家民心相通

民生文化类报道是栏目中最接地气的新闻。《欧亚新闻联播》中关于中国与俄语国家民生、文化交流的报道也颇多。同时,中国与对象国的历史渊源,文化影响,价值观取向也为这类报道传播打下了民意基础。

2014年12月,栏目组收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台发来的邮件,表示俄语频道关于南京公祭日的系列报道被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完整选用播出,并说明因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曾在二战时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苦,故该题材的报道在当地民众中得到较大关注。2015年4月,栏目组记者前往广州采访了一位正在当地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姑娘。这位姑娘患癌症晚期,因当地治疗效果不佳而前往中国就医。俄罗斯当地电视台得悉此事后,协助我们采访了姑娘在俄罗斯当地的亲戚朋友。中俄双方电视媒体实现了联合报道并联同播出。这对年轻夫妇不离不弃的爱情,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价值观,感动了中俄双方的观众。

新闻能否在境外电视台植入播出,能否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这是《欧亚新闻联播》栏目目前考量自身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俄语频道新闻在境外电视台植入播出454条,总时长1465.26分钟。也就是说,每天境外合作地区的观众通过他们当地的电视台能平均看到5.04条(其中2.5条经济新闻)、时长共为16.27分钟的俄语频道制作的新闻节目。

从《欧亚新闻联播》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效不难看出,媒体在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信息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土壤和契机,而“信息丝绸之路”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外传播媒体的整体战略思考和策划,整合了以往较为分散的制播资源,改变了以往单向灌输式传播的盲动,形成了以经济报道为主的风格特征,强化了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可视性、亲和力和感染力。目前《欧亚新闻联播》栏目已度过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尽到媒体的责任。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对象国新闻联播欧亚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巴基斯坦 头发创汇160万美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