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探析

2015-05-30 10:48孙长彦王敏
河南教育·高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对策研究

孙长彦 王敏

摘 要: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就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公现状,探寻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公阐述的各种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这对保障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平等的权益、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独立学院教育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就业公平;独立学院;对策研究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公的主要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和学生对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独立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录取名额连年增加,相应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出现。目前,虽然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但总体上独立学院仍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地位与人才培养水平难以与公办高校相提并论。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还面临着一些就业不公问题。具体表现在:(1)独立学院毕业生与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毕业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待遇不公等现象。(3)后期职务跃迁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公影响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不公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主要是自身素质不过硬的问题,包括学校培养模式问题和学生自身内涵、定位等问题;外因主要包括社会认可度过低、用人单位存在认识误区等问题。

1.学校培养模式的问题

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形势下,独立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而且由于办学时间短、学科建设缓慢、校园文化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同时,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校资源分配也出现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本身出现竞争力不足的现象,如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尤其是专升本学生,受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影响,很多大专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选择专升本甚至跨专业升本。这些都给学校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深入学生进行初步的调研发现,学生自身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自身定位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就业机会把握不住,缺乏就业信心等。

3.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认识误区

独立学院是新兴的高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较低,或者说很多用人单位还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样的办学机构,过分追求名校效应,过分重视学历,宁要名校并不优秀的学生,也不愿要独立学院的尖子生;升职加薪时宁愿选择名校业务水平低的学生,也不愿选择独立学院业务能力较高的学生,忽视了就业应聘者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实际上,部分学生上独立学院仅仅只是由于高考失利而已,而他们毕业后用于市场竞争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并不比其他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差。

4.专业的特殊性

一些专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偏向,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如地质工程专业,因为本身是属于辛苦专业,考研的照顾专业,工作后出差、出野外的时间可能非常长,女生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以就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对策

独立学院毕业生能否尽快实现就业并得到公平对待,不仅涉及毕业生自身的利益和幸福,也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公平应从学校培养、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着手。笔者立足独立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提出解决就业不公现象的几点对策,以期能增强独立学院的就业率,部分缓解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不公现象。

1.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

独立学院除了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应形成自身的办学特点,找出或者创造出独立学院毕业生自身的就业优势,并加大独立学院的宣传工作,增强用人单位和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可度。

2.独立学院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部门的共同努力

通过调研发现需要政府或者社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如鼓励独立学院学生进一步深造、鼓励独立学院学生到基层或者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大开发、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民营单位聘用独立学院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

3.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职业指导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规划大赛与创业活动等,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竞争力;通过职业规划教育结合职业测评工具使学生较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4.就业价值观的培养

一是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二是要求学生调整择业心态,降低择业期望值,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三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基层,树立到一线、到西部、到农村同样可以建功立业的观念;四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

另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专业,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可以考虑结合工作需要,调整男女招生比例,以解决女生就业不公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梅.不同教育阶段中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J].现代交际,2011,(9).

[2]游河,刘小干.招生与就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调查[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6).

[3]勾洪群.教育公平的现实与理想——基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4]翟春,刘庆宇,熊义.构建教育公平就要重视就业公平[J].现代教育管理,2012,(7).

责编:一 萧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