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瓶颈及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5-05-30 10:48翁士增
中国市场 2015年6期
关键词:发展瓶颈路径研究能力提升

翁士增

[摘 要]十八大以来,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我国行业协会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如何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产业发展作用,加快浙江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省行业协会为例,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有五大瓶颈,即会员企业认同感不强、同业同质竞争严重、会员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行业创新观念滞后和宣传载体与手段单一,指出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应着重提升五项能力,即行业协会服务能力、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融资平台搭建能力、行业前瞻性研究能力和行业形象宣传能力。

[关键词]行业协会;发展瓶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6.06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1]民政部进一步明确,到2015年年底,我国要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2]可见,三中全会为我国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浙江省,分析当前行业协会的发展瓶颈,研究脱钩之后的行业协会能力提升路径就更具有其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1 国内外行业协会发展历程及内涵

1.1 国内外行业协会发展历程

行业协会的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行业协会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基尔特(Guid)[3],而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商会是1599年由法国马赛商人组建的。[4]之后,行业协会经历了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的发展阶段。英国“圈地运动”之后,传统的手工业行会和同业公会解体,工业领域内出现新的行业协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行业协会重新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英美为代表的不成文法系模式、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模式和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模式。[5]由于所属法系的不同,行业协会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和作用,但都具有自愿设立﹑高度自治、会员导向、有法可依等特点。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外行业协会的功能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我国,行业协会的存在已经很久了,但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行业协会的重要性与作用才重新得到发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行业协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十六届三中会明确指出,要“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十七大则进一步明确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行业协会与政府脱钩提出了具体要求。

1.2 行业协会内涵

有关行业协会的内涵,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说法。在国际上,行业协会统称为非政府机构,简称“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美国《经济学百科全书》指出,行业协会是指“一些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团体”。[6]英国协会管理专家斯坦利·海曼认为,行业协会是由独立的经营单位组成,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6]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行业协会是“以增进共同利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事业者的联合体”。[7]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来界定行业协会的发展。陈金罗认为,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企业自愿依法组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非营利团体。[7]吴宗祥认为,行业协会是以同一行业共同的利益为目的,以为同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为对象,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业为准则,以非官方机构的民间活动为方式的非营利的法人组织。[8]李学楠认为,在经济转型国家中,行业协会同时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和功能——经济服务和政治功能,在经济转型期间,往往是经济服务职能更强,而政治功能较弱。[9]

综观国内外行业协会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在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行业协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行业协会,应当要以同行业企业为主体,以发展会员、服务会员和代表会员为己任,加强行业靠前研究和行业自律,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政府,应当要大力鼓励、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

2 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瓶颈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省,如今浙江省已建成浙江省电线电缆、石材和农业机械工业等113个省级行业协会,2500多家省、市、县(县级市、区)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数量位居全国第4位。“十二五”以来,各级行业协会在参与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标准、收集行业信息、协调行业价格、举办各类培训、组织对外交流、加强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当前有关行业协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该省各行业协会还存在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不足、作用不突出、凝聚力不强等问题,“越位”、“错位”及“缺位”现象仍存在,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行业协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挥。主要瓶颈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行业协会服务能力不足,会员企业认同感不强,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行业协调和自律组织,具有行业服务、行业代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行业研究等方面职能,其中服务是行业协会最重要的职责。从调查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该省行业协会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行业协会在服务能力上仍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同业同质恶性竞争问题仍时有发生,不仅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利于该省产业做优做强。再加上部分行业协会规模小、活动少、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配套服务,不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企业仍然走“有事找政府”的老路子。由于不能很好地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不能有效满足会员企业的服务需求,导致了会员企业对行业协会的认同感不强,参加协会与协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2 行业资源未有效整合,同业同质竞争严重,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各会员企业都清楚整合资源,抱团经营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会员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对协会的诉求并不一致: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实力较强的成熟型会员企业希望通过行业协会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行业影响,更好地树立行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即寻求文化影响力;规模中等、正在提升管理、打造团队的成长型会员企业希望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标准,规范发展,打造行业联盟,减少同业同质低价恶性竞争,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即寻求制度影响力;规模小、正在创业阶段的创业型会员企业希望通过行业协会更多地了解行业信息,发现商机,实现自身的发展,即寻求机会影响力。从调查情况来看,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大多由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老总兼任,这些会长、副会长的产生虽然要经过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这些老总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在协调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由于诉求不同,往往会导致中小会员企业的诉求很难真正得到有效解决。行业协会秘书长往往都是由已经退休,或者临将退休的干部担任,起不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规模的会员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和利益,仍通过各种方式展开同业同质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导致行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2.3 服务平台不多,会员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产业难以实现大发展

产业要实现大发展,除了产业本身的因素及管理之外,资本很关键。从该省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少企业都经历了一个融资悖论的发展阶段,即当企业拥有好的机遇和市场前景,急需资本投入时,企业却往往融不到足够的资本,银行不愿放贷,社会资本也不愿介入,或者融资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当企业经过充分积累,拥有了足够资本,不需要大量投资时,企业却拥有各种各样的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个问题的存在,困扰了很多企业的发展。从走访情况来看,大多会员企业都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需要用钱时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风险投资更是少之又少,在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最主要的筹资渠道仍然是自有资本、抵押贷款、亲朋好友借款或社会高成本资本。从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的老板跑路事件中就能得到很好地反映。行业协会作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虽然也积极帮助会员企业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仍主要局限于小批量资本筹集及相互关联担保的方式。由于融资渠道单一,急需资本的企业往往筹集不到所需的资本,结果是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错失良机。

2.4 行业协会创新观念不强,前瞻性研究不足,产业培育有待加强

企业要发展壮大,产业培育是基础。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导入、成长、规范与成熟的阶段,这就需要行业协会不断创新观念,增强前瞻性研究,规范、引领行业发展。但从走访调查情况来看,除了部分与政府紧密关联的行业协会外,其他行业协会很少有独立的,或者兼职的专家研究团队,因此就很难对各产业的前瞻性进行有效研究,这显然不利于产业培育。浙江是典型的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大省,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也往往会形成一个,甚至是几个较大规模的企业,引领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行为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这也就是产业集群高度发达的浙江企业却很少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在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只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浙江物产集团两家企业)的原因。

2.5 宣传载体与手段单一,知名度有待提升,产业国际影响力不强

近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该省各地市都纷纷出台了转型升级政策,加大了产业引导与培育,虽然已初步形成一批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或支柱产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大。作为行业协会,需要进一步加强该省各大产业的宣传力度,扩大产业影响,但该省行业协会的自身影响力仍然不强,宣传载体与手段也比较单一,各产业,尤其是该省的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加强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的主要路径

为加快推进我国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在2007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及作用。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政府简政放权的实施,《意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该省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该省行业协会发展瓶颈及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更好应对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全面脱钩后的行业协会发展,需要全面提升五项能力。具体为:

路径之一,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能力:明确协会职责,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该省要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行业协会的重要地位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一是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把诸如行业标准的制定、技能资质的考核、质量认证、行业自律等适宜于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下放给协会行使,支持协会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二是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抓紧制定出台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明确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和主体、承接对象和条件、购买形式、操作流程、支付方式和职责分工等。三是进一步扩大行业协会的知情权,可公开的文件都在网上公开,行业协会会长可以列席政府相关会议,重要经济决策出台前应征求行业协会意见,各职能部门对行业内评选先进企业集体、优秀企业家及相关信誉等级评定需征求行业协会的意见,或由行业协会推荐并或提出初审意见。四是进一步扩大行业协会的监督权,各级政府部门应聘请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使行业协会成为了解经济环境和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渠道。

路径之二,提升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整合资源,引导会员企业抱团经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具体为:一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对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会员企业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行业协会会员的认同感和工作主动性。建立由行业协会牵头的会员企业定期会议制度,通报行业发展状况,共享行业发展信息,商讨原材料采购、产品定价、技术改造与引进、员工招聘与培养、管理提升等行业核心信息,引导会员企业加快行业资源整合,按照“双赢”“多赢”的思路,实现抱团经营,减少行业内耗,提高行业产品竞争力和利润率,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机制,严格按照行业协会章程,建立健全选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管理以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重大活动报告和信息披露等内部治理制度,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独立自主、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三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行业协会考评奖惩机制。借鉴国内外经验,引入权威评级机构,每年对行业协会进行评估考核,对运作规范、发挥作用突出、社会公信度高的行业协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发挥作用、社会公信度低的行业协会依法给予处罚直至撤销。

路径之三,提升融资平台搭建能力:牵线搭桥,产融结合,拓宽该省产业融资平台。行业协会作为联系会员企业的“娘家”,如何协助会员企业解决资本难题,这是彰显行业协会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在我国不能推广“融产”模式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该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悖论问题,各行业协会需要积极发挥其沟通协调功能,搭建行业平台,以筹集行业产业基金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方式,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合力,解决会员企业资本悖论问题:一是除了引导会员企业通过相互担保机制向银行贷款、建立诚信保证金机制之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全新的“产融结合”模式。产融结合既是行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做优做强的必然趋势。二是通过认筹等方式,自筹产业投资基金,存放于银行,按照约定的资本使用和担保方式,或者采用控股、持股、风投等方式,形成紧密的产业利益共同体,改变以往行业协会松散的组织形式,共同解决该省产业分散落后的状况,助推产业发展。三是按照全产业链要求,建设原材料交易、人力资源管理、产业金融结算等产业服务平台。通过行业平台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助推行业企业发展。

路径之四,提升行业前瞻性研究能力:创新观念,靠前研究,谋划产业发展蓝图。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蓝图,引导行业发展。主要途径有:一是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靠前研究,通过多种渠道集聚行业内专家级人才,开展行业研究,每年要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行业论、报告会,编辑出版行业协会发展简报、报告等方式,发布行业发展信息,提高该省各大行业协会的社会影响。二是按照“产城融合”的创新理念,以园林式手法规划产业发展蓝图,探讨园区融入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工厂在大树底下、房子在工厂旁边、孩子在父母身边、万亩森林环绕全城”的生产、生活、生态和谐一体化产业发展蓝图,实现产城一体、和谐共生。三是摆脱传统的政府办产业的局限,按照“行业协会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只负责指导与监管”的原则,探索由行业协会自筹自建,自主负责园区的规划、投资、建设、管理、运营,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成本经济化、废水资源化、治污效益化的新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四是促进行业向全产业链动态协作的“集体升级”。由于该省大部分会员企业为中小型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对产业链进行整合,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以行业协会主导建设产业,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实现全行业的聚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路径之五,提升行业形象宣传能力:加大宣传,树立形象,扩大产业影响力。行业形象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全面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多种措施:一是按照“有场所办公、有专人办事、有经费运作、有规章理事”的要求,规划建设行业协会总部大楼,逐步集中行业协会,提高行业协会的地位和知名度,规范行业协会的运作和管理。二是坚持“宽进严管”的方针,放宽行业协会的准入门槛,允许适度竞争,加快培育、组建新的行业协会。三是坚持“民间化、自治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直接登记、部门各司其职依法监管”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民间化、自治化、法人治理规范化”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兴行业协会。四是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行业协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行业协会、国际知名行业协会的总部或办事机构落户浙江,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功能完备且适应浙江产业特点的行业协会结构体系。五是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对行业协会性质、地位、作用的宣传,挖掘、树立和宣扬先进典型,提高行业协会的知名度,为行业协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改变目前该省多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低价恶性竞争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郭晋晖.民政部:2015年年底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EB/OL].[2014-09-24].http://www.yicai.com /news/2014/09/4022916.html.

[3][5]林建永,丁赟.国外行业协会概览[J].中外企业文化,2009(8).

[4]朱英.近代中外商会比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5).

[6]翟鸿祥.行业协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陈金罗.社团立法和社团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吴宗祥.行业协会治理机制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J].学术月刊,2003(7).

[9]李学楠.经济转型国家中的行业协会研究[J].2014(2).

猜你喜欢
发展瓶颈路径研究能力提升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