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5-05-30 23:08赵慧慧
中国市场 2015年6期
关键词:缺失会计成因

赵慧慧

[摘 要]“诚信”是会计工作的“至上原则”,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诚信缺失,弄虚作假,会计领域中的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会计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它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成因;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6.094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诚信对会计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在会计活动中应该坚持以诚信为本。会计诚信是什么呢?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愈演愈烈,诚信危机犹如一颗炸弹在经济生活中炸响,会计诚信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会计诚信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1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缺乏会计诚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会暴露出会计失信,而会计一旦失去诚信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1.1 危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报表失真,会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科学的预测,没有了科学的预测,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银行呆账、信用卡欺诈、偷税漏税等现象经常出现,不仅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还影响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1.2 危害企业和会计人员自身的利益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为银广厦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

1.3 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信息不对称

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多数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2 失信成本低

对于企业中发生的财务舞弊等失信事件,往往只对会计人员进行吊销执照罚款等惩罚,对于违法公司也仅仅对其进行罚款和警告一系列行政处罚,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对造假者来说由于打击力度不够,惩处不到位,使他们的违规行为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2.3 公司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2.4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我国现阶段,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经不起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5 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会计人员监督方面,会计人员隶属于单位领导,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这势必导致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在内审监督方面,我国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补充,在企业、单位内部往往很被动,内部审计地位不高,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损。在国家审计监督方面,因其力量有限,且多侧重于强调国有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在社会审计监督方面,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来承办的,但注册会计师队伍良莠不齐,独立性不高,从而造成执业质量低下。

3 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

3.1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这给了诚信供给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这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对供给者的监督,以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2 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加大对会计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供给者,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同时,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3.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企业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3.4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规,知法守法廉洁自律,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从而减少会计失信行为。

3.5 健全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第一,强化内部监督,提高管理层的会计法规意识,明确其法律责任,加大对主要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真正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第二,加强国家监督,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和事业行政单位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第三,规范社会监督,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提高其造假成本,有效提高监督质量。

总之,会计诚信的缺失已引起国人和会计人员的高度警醒。相关部门正在为诚信立法做准备。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有机统一的会计诚信环境,摆脱目前所面临的会计诚信危机。

参考文献:

[1]王学勇.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

[2]唐潇泓.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5).

[3]易仁萍: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预防与治理[J]会计研究,2008.

[4]袁梦博.重塑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8(1).

[5]白旭东.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中国集体经济,2008(7).

[6]贾传卿.会计人员的道德现状及措施[J].硅谷,2009(2).

[7]陈俊军.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市场,2013(25).

[8]刘赫男.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之我见[J].中国市场,2014(1).

[9]王雨.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诚信——浅谈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市场,2012(15).

[10]李素芝.浅谈财务集中核算与会计诚信[J].中国市场,2011(31).

猜你喜欢
缺失会计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