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分组教学比赛在排球选项课中的作用

2015-05-30 06:24李朝晖
中国市场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校

李朝晖

[摘 要]体育选项课在高校已普及,但在教学形式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教学方法上很多还是传统守旧的授课方式,还是以传授和规范技术动作为主,并以此为评分依据。有的学生虽然分数很高,但在教学比赛中却发挥不好,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使得教学效果和练习效率大打折扣,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课内分组教学比赛的教学方法。

通过结果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满足了学生对比赛的欲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他体育学科的改革铺路。

[关键词]课内分组教学比赛;高校;排球选项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6.151

1 前 言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其指导思想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教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形成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增强自信心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在课内分组教学比赛中,大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得到不同发展和锻炼,而这种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运动体验,在比赛中享受乐趣,增进友谊,促进技能的提高,这对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课内分组教学比赛在国外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很流行,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对排球的组合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对排球组合技术在体育教学发展前景比较看好,它会促进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

2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

通过这些年我校的教学实践经验上看,以往的选项课比较单调。它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现今的排球课上,如按部就班地教学,从移动、上手传球、垫球、扣球、拦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教授,学生往往觉得索然无味,课堂上热情不高。即使某单项技术好,分数高,也难以对排球技术之间的关系及作用理解运用,但课余时间打打比赛却热火朝天。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是以运动教育模式和组合技术教学策略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专业进行分组,由教师统一指导、小组内互相学习、小组间循环比赛以便取长补短的体育教学组织活动。把一个教学周期分成练习期、指导期、教学比赛循环期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然后将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的是按排球成绩相等划分的两组,前测、后测设计,因研究对象是水平相当的排球选项班,所选取的样本也是近乎一致的,所以可以认定研究的对象是大致相的。

实验组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练习期,第二阶段为指导期,第三阶段为教学比赛循环期。在对照班的排球教学中,依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表2可以看到,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传、垫球测试结果显示t为1.89,p<0.01,这说明实验组它对传垫的练习次数和效果都优于对照组。通过实验说明实验组学生排球基本技术能力都好于对照组。同时也说明实验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运用技术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合理性也好于对照组。

测试结果还显示,两组比较,t为2.33、p<0.05,(见表3)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运用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排球课能够更明显地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自信、形成并发展自己的自主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同伴帮助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意识的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体要求,同学间合作机会不及实验组,学生间的交流程度不及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

通过实验测试(见表4),由于课内分组比赛模式的考核办法中,其中裁判的组织工作占20%。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做裁判员的工作中,要组织好每场比赛,而且扮演不同角色,这就给每个同学锻炼组织能力的机会,而且要完成好。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机会很少,所以组织能力不及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笔者认为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是把运动教育模式与组合技术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引入高校排球选项课是可行和必要的。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排球综合技术的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所学到的排球技术动作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并在教学比赛中加以实践,使学生排球技战术水平在排球教学中得到了提高。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进行大量激烈的对抗性比赛,既满足了学生对比赛的欲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组内团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

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的教学条件对于场地要求较高,因为是循环教学比赛密度较大,场地要多,建议学校要多修建几个排球场地。

3 结 论

教学中应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管理和决策能力等。但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要擅长此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挥其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体现在课程设计、临场处理、宣传鼓动、协调管理,安抚引导等方面。课内分组教学比赛模式要求教师对比项目应很专业,课上课下都要对学生指导帮助,甚至在协调安抚等方面也需要做工作。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