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

2015-05-30 14:13张立新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

摘要:“90后”大学生有其鲜明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对其特点的研究分析,摸索出一條切实的具有时代特色、行之有效的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关注“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此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走向成人成才成功之路,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改革。

关键词:90后  特点  学生管理

1 高职类院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1 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90后大学生都渴望成才,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都不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的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二是90后大学生富有思想,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淡漠、政治热情度不高等问题,他们都不愿意参与各种活动,缺乏集体意识,只在乎自己的表现和利益,完全不考虑他人的看法;三是90后大学生喜欢独立思考,但很多时候都是在自欺欺人,根本找不到事件的核心;四是90后大学生通常都很热情高涨、自信、个性张扬,他们不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对未来抱有强烈的自信力,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2 心理特点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具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不愿意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导致其很难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二是通常意志都比较薄弱,不仅没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还很容易就产生放弃的想法;三是很多90后大学生都敏感并且容易冲动,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四是基本不会在参加完活动后总结经验。

1.3 知识和能力的特点

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都是积极、健康、务实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愿意为了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他们也愿意进行集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缺乏自信心和专注力,再加上部分同学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在学习了某一门课程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没有成效的话,或者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的话很容易就把这门课程放弃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90后大学生都选择了用手机和埋头睡觉来充实课程,久而久之也就导致了大学生们的文化成绩普遍不好的现象,不仅如此,长此以往下去还会减弱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大学生们的长远发展。

1.4 行为特点

现在社会关于90后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平常看起来很成熟,也很独立,但是真正应对事情的时候很不知所措,即假性成熟,导致社会上90后假性成熟的原因主要是90后学生出生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环境之中,他们很容易就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造成他们表面上好像懂得很多东西,好像非常成熟,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都是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下长大的,没有机会或者能力来处理一些问题,不具备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假性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

2 90后大学生管理对策

2.1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也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者要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把握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危机,矫正行为偏差,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管理干部更要逐渐成为心理教育的积极追随者和心理教育方面的行家里手,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关。目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学内容仅仅是单纯的思想道德内容,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通过考试进行学生的考核,最终对学习的分数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但是传统的教学中出现了各类问题,考试分数高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例如道德素质低下、极端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在进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扩展学校的心理咨询,通过社团、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2.2 人文关怀,消除90后大学生的情感障碍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既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教师应该加强对其的人文关怀,比如对待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这个特点既是缺点,也是优点,而不能仅仅把其定位成一个缺点,应该最大程度的消除90后大学生的情感障碍。90后大学生是一个生活在和平时代深受网络信息化影响的群体,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的新鲜事物,这使得他们的眼界开阔,视野宽广,但有时也会让他们沉溺在网络的世界里,失去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对于教育管理人员来说,引导90后大学生消除感情障碍是当务之急,应该使其意识到网络只是服务于人的一种工具,绝不能沉溺在其中,应该尽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并融入大众,应该利用自身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考验,积极的应对现实生活的各种压力。

2.3 警示提醒,强化90后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抗挫能力

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我们应该以宽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90后大学生,虽然现阶段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从这些问题中看到那些大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的指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规划未来。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加强自律引导。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只要升入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时期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高校管理者应该有目的性地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自学或学术研究,学好知识、掌握技能,鼓励90后多与高年级学长沟通,吸取前人成长的经验。二是加强专题教育。高校应从90后大学生欠缺的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例如,军训中90后大学生表现出身体素质的欠缺,在常规教育中,就应加强此方面的教育锻炼,使他们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三是开展抗挫训练。从某些心理咨询机构调查和反馈的情况看,90后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感觉人生毫无价值。

2.4 尊重个体,调动90后大学生的主动性

90后大学生生活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与其他年代相比,90后的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和个性,他们几乎不接受任务形式的约束,自我意识很强,他们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不断的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激发90后大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同时高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90后大学生是极富个性的一代,要想真正的调动起90后大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充分的尊重90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借助校园文化和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力量,不断激发90后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实、做透、做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王九龙.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J].江苏高教,2009(4).

[2]莫飞平.大学生管理伦理化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2008 (7).

[3]任晓敏.更新观念健全大学生管理互动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4]熊书银,张晓云,李旭东.学分制下的大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职业时空,2007(3).

[5]唐小平.大学生管理宜有“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6]吴卓华,赵志萍,刘宁,张晓臣.“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05).

[7]章小亮.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0(05).

[8]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

张立新,女,河北唐山人,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