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

2015-05-30 20:01李文俊王旭东
关键词:关系学生

李文俊 王旭东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刺猬法则的角度入手,联系工作实际,分析刺猬法则为何适合青年辅导员,以及如何应用刺猬法则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关键词:青年辅导员  学生  关系  刺猬法则

教育理论界研究师生关系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研究的触角也基本涵盖了师生关系的概念、特征、存在问题和改善途径等各个方面。以“辅导员、学生、关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449条结果,以“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97条结果,而且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进一步全文搜索“青年辅导员、学生、刺猬法则”等关键词得到42条结果,仍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由此说明本文所研究视角是相对较新的。笔者运用刺猬法则来研究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刺猬法则:

1 什么是刺猬法则

1.1 刺猬法则的定义 刺猬法则又叫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1.2 刺猬法则实践应用效果 刺猬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例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这使得他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成为一代很有作为的总统。

运用刺猬法则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二个例子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他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法则,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业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2 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为什么需要刺猬法则

作为一名青年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与学生走的太近没有威信,与学生走的太远又显得不负责任。具体表现在:

2.1 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容易导致青年辅导员缺少威信 首先,与学生亲密无间会暴露辅导员身上的缺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辅导员也不例外。在与学生亲密无间的相处过程中,很容易就暴露出自己的缺点,甚至弱点,虽说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即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对于青年辅导员来说,我们对于学生工作经验还十分欠缺,要想使学生对辅导员自身的缺点有一个正确认识还十分困难。一旦暴露了我们自身的缺点,开展工作便没有说服力,学生会认为老师都做不到或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凭什么要求我们去做,这样就给学生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其次,与学生亲密无间容易使辅导员失去班级管理的原则性。青年辅导员往往都十分有热情和激情,他们怀着一份赤诚之心,一心想营造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因此,常常与学生走的十分亲近,甚至称兄道弟。加之本身在年龄和兴趣方面就没有距离感,经常能见到青年辅导员与学生一同吃饭,甚至还有个别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喝酒。这些行为很容易造成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丧失原则性,对与自己亲近的人盲目开绿灯,造成管理标准不一,有令难行,最终仍然是威信丧失,给工作带来损失。

当然对有些老师来说与学生亲密无间的相处,也创造了许多师生关系的典范,我们要辨正的看等这个问题,对于缺乏与学生相处经验的青年辅导员来说,过分的亲密关系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2.2 与学生保持太远距离不能很好的履行辅导员的职责 首先,辅导员工作要求必须与学生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从辅导员工作的“五要求、八职责”可以看出,辅导员工作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加强联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以领导者自居,另外,新时代的辅导员也要求我们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与学生距离太远,学生对辅导员不能产生信任感。在辅导员工作的岗位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我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当学生信任你的时候,学生会第一时间想到辅导员,就会使工作变得更加主动。例如,学生在感情问题上出了问题想不开,学生感到学业压力大想不开,同学之间关系不和引起矛盾等,如果你与学生保持太远的距离,学生便不会信任你,这样工作就会变得很被动,无疑这样的辅导员是不合格的。

作为一个青年辅导员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就会与学生保持很远的距离,从而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把握一个度,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刺猬法则正是一个处理人际关系比较成熟的法则,对于工作经验尚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这一法则尤其适用。那么我们要如何应用好刺猬法则呢?

3 青年辅导员如何应用好刺猬法则

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的形成期,不同于政府、企业的管理部门属于上下级的管理关系,新时期的青年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属于平等民主的,所以在教育上运用刺猬法则需要更加谨慎,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首先,要与班级学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通过对刺猬法则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专家认为:领导者应该与下属保持密切的关系,但这是指“亲密有間”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容易导致彼此不分、称兄道弟,在工作中丧失原则。因此,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既要表现出亲和力,也要给人敬畏感。当然在学生工作中,青年辅导员不能把自己置身于领导的位置上,但是事实上,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他们是学生精神上的领导者,所以需要有威信。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学生尤其是班级干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要加强与全体学生的联系,做到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心中有大爱,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不要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工作中与学生谈论个人生活方面的事情,尤其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暴露出来。其次,要与班级学生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刺猬法则告诉我们,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既互相取暖,又不至于刺伤对方。这里的距离当然也包括时间距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无端占用别人的时间,影响别人正常生活,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有很多青年辅导员,公私事务分不清,因个人事务无端占用学生的个人时间。举例来说,让学生替自己打印材料、买火车票、买饭、陪同娱乐,甚至带学生回家干活。这些虽然都是小事,青年辅导员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在学生心中,这样的辅导员是不合格的辅导员,也为师生关系的紧张埋下了伏笔。另外,在工作中,青年辅导员容易犯“习惯使用”的毛病。比如,工作安排中,常常只习惯于分配班长去完成任务,这样就容易侵犯了班长太多时间,而疏远了其它班干部,师生关系不融洽在所难免。所以适当掌握好时间距离,在工作中尽量不要过分拉近与学生的时间距离,要相对来平均分配与所有学生相处的时间距离。最后,刺猬法则的应用并不是让青年辅导员疏离学生,而是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不是与学生的距离越远越好,说白了太远了不好,太近了也不好。就刺猬法则来说,它是一个心理距离法则,并不是一个具体实际生活中的距离概念。运用刺猬法则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有距离感,如果应用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亲密且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辅导员不仅能体会到工作上的成就感也能使自己更加自信的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总之,“合适的师生距离”貌似简单,实则复杂,灵活自如的应用它需要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s9fqlA3Dp2tHTGmQvY-

ZojzG_1BYIlfsCzUqBk3VzDe-EBwSSf43pDHNGgH_edKa2zVvU-

ot_fCt2RVftMixM77BkeQ4ATDC6z7XRjNPzEm3#1_1[DB/OL].

[2]徐幼强.刍议“刺猬法则”对师生最佳距离的启示[J].现代企业管理,2012,11:95-96.

[3]朱郑.把握师生距离的尺度[J].现代教学,2009,21:83-84.

[4]马德.交往的距离[N].广州日报,2010,5:B5.

作者简介:李文俊,营口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关系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