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议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5-30 11:53陈颖苏英
关键词:师资培养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

陈颖 苏英

摘要: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会议产业随之得以庞大的市场发展。但中国会议教育的理论化过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深刻地阻碍着会议人才培养与会议人才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会议业因长期缺乏高端会议专才而放缓了发展进程。本文通过指出中国会议教育的现状弊端,分析客观对策,以启发中国会议业及教育界正视现有问题,促进会议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会议教育  课程设置  师资培养  一体化教学

在发达国家,一个国家举办国际会议的多少,象征着这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的雄厚实力。当前,会展行业以1:9的高额经济效益获得了全国各省市的空前关注,而会展发展的模式,即会中有展、展中有会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了会议产业的发展。2004年开始,我国的高校开始设置包含会议在内的会展相关专业,我国的会议教育在一定程度下是在会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1999年的北京只有100多家服务于会议的公司,现在已经发展到4000家以上。在会议进入市场化运作后,会议公司对人才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这导致我国会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1 中国会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会议教育体系不独立、不完整。目前我国的研究工作经常将会议、展览、旅游三个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各异的产业捆绑研究。尽管三者关系紧密,但在所依托资源、产品类型、产生背景、经济性质等方面都不同,运作机制也不同。会议一直都依附于会展、旅游,缺乏独立的一套教育体系。

1.2 会议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欠合理。我国现在对会议教育专业的课程配置不够合理。在展览业的会议当中,更多的是注重展览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是重展览而轻会议。高校中的会议教育大多是为了辅助会展业服务而设立的。极少数将会议作为独立的产业进行全面而细节的教育。

1.3 教材编制缺乏科学性。会议教育类的教材多采用的是全文字形式,缺乏课后实践活动以及课堂互动练习,及时更新的引例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课堂里理解起来异常吃力,课程内容只是紧紧锁定在会议文案写作上,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议文案的可操作性分析。中国现在的会展人才市场需要更多的是适用性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文案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还需要有果断的判断力来判断会议策划文案的可操作性,课程的短时性和教材的编写空间有限性进一步促进了会议教育发展的理论过强化、与实践脱节同时也造成了会议教育成为理论化应付性教育的恶果。

1.4 会议型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我国的会展行业起步晚,很多会议教育工作者属于半路出家,在任教之前缺乏会议的策划和组织的实战经验,在课堂讲解时很难设身处地的对知识点进行生动讲解,采取的方式是课堂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受约束。

1.5 教育方式亟待创新。由于教材的限制,学校硬件设备的不足,大多高校只实行“填鸭式”理论教学,并无发挥现有教育器材的最大作用,例如多媒体和网络。授课时没有结合新闻和实际事例来说明会议的具体操作流程,多是纸上谈兵,偏重文案写作而忽略会议接待和现场的实操,学生的思维难以扩散。

1.6 与会议筹办企业合作的意识有待加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缺乏足够的实践平台去检验学习成果,这进一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个归咎于会议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的构建不力,包括: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学校缺乏寻求校企合作机会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特色不突出等。学校作为会议教育主体,在会议相关的实践化教学观念比较薄弱,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寻求实践机会的工作不够到位。

在未来的几年中,会议的举办意义和重要性将和展览业一样举足轻重。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学术性、文化类的会议的举办更象征着文化、学术、经济等全方位的发展。作为会议教育者,必须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看到会展业的展中有会、会中有展的发展模式里对会议人才的需求,更要看到崛起的会议产业对会议专业人才的需求。

2 会议教育发展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会议教育体系。教育界和学术界应给予重视,建立完善的会议教育系统,对会议业人才进行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成立专业、权威协会对会议教育进行研究。在我国,现有的会议图书资源无论是在高校的图书馆或者是书店中,资源十分的缺乏,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对会议教育的接触面受到进一步的控制。

我国的会议产业大会组委会可以通过举行大型会议产业论坛呼吁更多的會议专家和会议教育者重视会议教育,组织规范的、有相关法规制约性的权威协会,从而带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会议教育的关注度。例如,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是我国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是产业链各方观点交流与业务合作的高层次平台,至今已举办超过6届。每年会议期间超过3000人出席,在宣传会议品牌、呼吁会议重视上就取得了客观的效果。

国内现有的协会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并成立会议网站系统,完善会议教育的网络信息化,促进会议教育网络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可加强会议教育的网络宣传效果,让会议教育在21世纪这个网络时代更好地成长。

2.2 合理设置会议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会议教育中,将会议教育与展览教育区别开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根据会议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开设对应课程培养学生组织策划水平、会议市场开拓能力、会议服务管理、会议客户关系管理、会议立项及营销宣传、会议礼仪,在成绩考核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是否到位,更要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包括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样会议教育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输出对口人才。

2.3 加强教材编制。针对当前教材编制内容空洞乏味的问题,可以适时的更新教材的内容,适当地加入会议组织以及现场的图片,随书附带光盘以视觉欣赏方式介绍代表性会议的组织过程以及现场管理和服务的概况,会议教育部需收集代表性会议的组织视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视频播放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学习大型会议的专业化、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在实践课堂上可以进行小组分工,现场模拟会场管理。

2.4 强化师资队伍。政策上鼓励高校老师到会议企业顶岗实习,定期组织会议教育者和研究者与会议企业的在职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促进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会议知识和掌握实践要领。实现会议企业家与会议教育者相结合,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鼓励会议专业负责人及年轻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及培训,进行相关资格认证考试等。

2.5 教育方式的创新。利用各大高校现有的多媒体等硬件资源,以更多会议现场的所见所闻来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议教育的理论知识,更要渗透到实践的会议活动中去,理论作为实践的思想指导。要改善以往仅仅对会议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例如在进行会议策划文案的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小组的形式模拟会议策划文案的执行现场以及会议流程,以团队合作实地操作考核,不仅仅当场探讨会议策划案的可行性问题,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课堂互动气氛,更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的理论渗透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教学策略上的改进。

2.6 打造实践平台。打造学生的实践平台,校企双方都肩负重责。从学校的方面来说,对于会议教育的版块,学校完全可以提供校内的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校内大大小小的会议就是最好的实践平台,可由会议相关专业的学生实操。老师可以在旁指导,通過实践检验理论,更好地达到知行合一。政府应鼓励企业与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更多的校外实践基地,如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为学生提供现场服务或会后参观的机会,师生共同实地探讨会场布置以及会中管理等实用性问题。学生在现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后,再进入会议企业进行实战训练,企业也可以实地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改善企业对会议教育毕业生的评价。

综上所述,解决中国会议教育的现状问题势在必行。在此倡议学术界以及教育界予以重视,对中国会议教育的现有症结进一步对症下药,方能确保我国的会议产业会发展的繁荣昌盛,为我国成为世界会议经济强者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亚欧会议教育进程述评[J].教育研究,2011(03).

[2]刘真明,韩延萌.会议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

[3]刘松萍.CEPA下粤港澳会展业联动发展模式探析[J].特区经济,2008(9).

[4]丁萍萍.我国会展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展览,2005(2).

[5]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19.

[6]安灰.会议教育,摸着石头过河[J].中国会展,2009(2).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