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模块化教学的研究

2015-05-30 10:48吴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措施学生

吴俊

【摘要】中职教育在我国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觑,所以国家在这方面还是给予了极大重视,这让从事职教工作者心头一振,虽然中职老师们认为中职的前景是比较光明,但是这条光明的道路上却是充满了坎坷.就拿中职文化课之一的数学学科来说,在新的形势下,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上改革的推行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中职老师对于数学这门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都必需的基础学科更要高度重视,针对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有效对策,如此才不负学校、国家对中职的期望.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模块化;学生;措施

前言

中职教育开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出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透彻并熟练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中等的专业性人才,比如汽修人员、护理人员、幼教、会计等.从小到大,数学和语文一样都是我们必学的基础科目,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有多重要!它的学习会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产生直接性影响.数学的教育的侧重点应在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奠定基础.然而现在中职学校在数学模块化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老师的模块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就很难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形成空间观念,这对其他专业课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如何搞好中职学校数学模块化教学,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职教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中职数学模块化教育中的一些阻碍

1.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忽视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对自己来说那是不可或缺的,在社会中立足,什么都可以没有,却不能没有它.同样,不要小看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时候,它会以特定的方式引导着学生积极的行动.有人做过调查,大多数数学老师实际上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融洽的,老师没有深入了解过学生,同样一道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对于接受的快的,老师没有想法,但对于那些接受的慢的,就会容易批评而很少鼓励,没有注意到学生们的自尊心,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失去热情,进而失去信心.

2.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改革效果不明显

众所周知,我们学数学都是一个模式:老师讲课,我们边听边做笔记,老师留作业,我们做作业.实际上这种模式过于死板,极大程度上压制了我们的实践机会,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着教学计划来决定教学生们学什么,老师们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好,却忽略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教学效果自然不明显.正是因为老师没理解数学模块化教学的精髓,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上,所以最后是老师费力没讨到好,学生还没学好.

3.学生对数学课的参与度少,实践意识也不高

现在很多中职学生对学习数学热情不高,自信心缺乏,甚至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对教师的讲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老师想帮学生提高成绩学生不配合也无从下手.先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中职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们更喜欢课堂上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互动性强,这样的无压力的氛围能让学生放松学英语.所以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高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数学.要明白,我国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

二、对于中职教育中的阻碍所采取的策略

1.加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学生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对于授课时有益处的.老师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尊心的保护,特别是数学老师.因为数学是一门偏重逻辑性和思维能力的学科,许多女生在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就会比较吃力.为此数学老师更要鼓励学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重新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这不仅能提高授课效果,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较强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

2.采用新型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引领,将一些专业问题引入到教学内容,这样会大大增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我们确定教学内容模块之后,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增加他们对岗位的适应性.再来,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设计,根据专业的要求,将中职的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三大模块.“基础模块”简单来说就是以课堂讲授的基本内容方式为主,以传授简单的数学建模思维和方法为辅;“应用模块”则是侧重讲解典型专业案例,再加上分析数学软件的应用的模式来展开教学;“提高模块”就要加强对选修课的理解,还有课外辅导教学,以此来系统地学习数学软件.模块式教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内容安排比较完善,理论、思考与运用相互渗透的策略,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中职数学教学体系,并逐步的往完美的方向靠近.

3.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

学生对课堂产生排斥心理,老师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的同时,也要在自身上寻找原因.老师意识到教学方式引不起学生的注意的时候,就要努力思考寻求解决之道.现在很多老师都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励学生,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并投入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引领、指导、启发等方式,因材施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当前,中职的数学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来解决这些困难.新型的模块化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措施,老师抓住了课堂,就赢得了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离不开数学,学生的人生发展也离不开数学.再者,作为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相关的学科之一,学好它,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所以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块式教学改革的推行是必要的,当然,这条改革之路也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张学山.在高等数学教材建设中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8) :30-40.

[2]张丽颖,蔡瑾.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6) :13-25.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措施学生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赶不走的学生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学生写话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