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其义 “读”升其能

2015-05-30 16:04万胜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阅读能力调研

万胜东

【摘要】阅读活动的深入实施,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自身主体风采的有效展示.本文作者在认真调研当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培养方法;调研;思考

一、引言

语言,是人们内心情感、认知观点、思维辨析等方面外在呈现的有效“载体”.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社会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基础要素.众所周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活动的开展和训练.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对象的认真阅读、仔细赏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能够实现自身主体风采的有效展示.数学新知学习、数学案例解析、合作讨论活动等,需要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和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实情,使得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实情现状

一是主动阅读意识薄弱.数学学科抽象性、逻辑性、推理性强.部分高中生将数学学习活动简单地看作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没有将数学阅读看作是分析、思维活动的基础工作、首要活动,习惯于动手“探究”、动脑“研析”,而缺少主动动嘴“阅读”的意识.加之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注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探”,不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将所有精力集中在新知内涵和解析方法的“探究研析”,主动阅读的意识未能有效增强.二是阅读方法不够科学.部分学生习惯于“蜻蜓点水”略读或“胡子眉毛一把抓”通读,不能结合教学要求、学习目标以及案例实际,进行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的阅读活动,不能紧扣关键内容,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活动.如“已知有一个函数y=f(x),它在定义域D内是可导函数,并且满足f(x+y)=f(x)+f(y),且f′(0)=2,求当x=a时,f′(a)的导数”案例讲解中,学生在阅读该案例内容时,“走马观花”,虽进行通篇阅读,但未能结合该案例的解答要求,紧扣住“f(x+y)=f(x)+f(y),且f′(0)=2”的条件进行深入阅读研析活动,影响了解答效果.三是“阅读”“研析”相互脱节.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析认知内涵.部分学生将阅读仅仅看作是“读”的活动,而没有与“析”进行有效衔接、相互渗透、有效融合,未能理清阅读与研析的内在关系,割裂“阅读”和“研析”活动,阻碍“研析”活动深入开展.

三、培养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方略

一是在双边互动中引导高中生“读”.学生数学阅读主动意识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积极的培养.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特性展现的有效“时机”,能够促进主体内在学习情感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双向交流、深入探讨的实践进程中,才能更加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展示教学活动的双向特性,设计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载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活动,认清阅读功效,形成阅读意识.

二是在探知解析中指导高中生“读”.学生在探知知识点、解析数学案例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要整体感知所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活动,结合解题要求,进行略读、通读、精读、细读等活动,对阅读对象的关键字词、语句进行认真阅读研析,读懂案例内涵,读出“弦外之音”,提高数学阅读技能.如“已知在△ABC中,顶点A的坐标为(5,1),其边AB的一条中线CM的直线方程为2x-y-5=0,边AC上的高BH的直线方程为x-2y-5=0.(1)试求出顶点C的坐标;(2)求出直线BC的方程”案例讲解中,教师组织学生对该案例进行整体阅读,意识到该案例的考查目的是“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根据解题要求,组织学生对该案例部分字词、语句进行精读,从而获得其解题思路为:“(1)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直线AC的方程,然后运用方程思想,建立方程组,求出C的坐标;(2)设B点的坐标,利用其表示出M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到直线方程x-2y-5=0和2x-y-5=0中,建立方程组,从而求出B点的坐标,最终求得BC的直线方程.”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组织进行细读,获取解题策略:“求两直线的交点,运用数形结合和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探知解析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对阅读研析案例方法有初步认识,解析技能得到提升.

三是在讨论辨析中促进高中生“读”.学生在讨论辨析活动中,需要借助数学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应将讨论辨析作为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进程的重要“抓手”,在组织、指导学生讨论、辨析过程中,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刻阅读、研析,提高阅读成效.如在“共线向量”的案例讲解中,教师在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基础上,组织开展辨析讨论活动,结合案例解题思想以及解题过程,认真阅读研析,指出其解题过程存在“简单认为共线向量一定相等和混淆两个向量平行与两条直线平行是同一概念”的错误,并根据阅读研析的“所得”,深入探讨案例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讨论辨析的评价活动中,将自身解题观点有效表达,推进辨析进程.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与教科书编者、教材要义进行的多重对话,其思想得以碰撞,心灵得到交流,是一个动态过程.”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勤读数学,读懂数学,提高技能,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孔建明,夏忠晓.三步阅读,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青年文学家,2009(8).

[2]李伟.关于新课程中重视数学阅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阅读能力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