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探究品质的培养从“学会提问”开始

2015-05-30 10:48蒋丽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提问小学生数学

蒋丽娟

【摘 要】 布鲁姆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本文先阐述学生提问与探究品质之间的密切关系,再探寻促使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探究品质;提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向学生发问,而不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学生的提问动机一直得不到有效激发。虽然小学低年纪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师,我喜欢数字6,能用它编题吗?” “老师,为什么……?”只要给他们时间,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但到了中高年级,课堂上敢说、敢问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难度就大了,所以低年级数学教师更应抓住时机,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

下面先结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学生提问与探究品质之间迸发出的一些火花!

实际问题教学必须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精练、抽象地说。比如像《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较隐蔽,条件、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甚一致,所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为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类实际问题的结构,导入部分我设计了学生自编这类问题的环节。

师: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生:树上原来有25个桃,已经采了20个,还剩5个。)

师:你能选两个信息作为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谁完整地说一说。

生1:树上原来有25个桃,已经采了20个,树上还剩几个?

生2:树上原来有25个桃,树上还剩5个,已经采了几个?

生3:已经采了20个,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几个桃?

师:三个信息,选两个做条件,另一个就做问题。哪一个已经学过了?(生:第一个。)

师:你能很快地算一算第一题吗?(学生独立算。)师: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从原来的个数里面去掉已经采的个数,就是还剩的个数,用减法计算。(师板书算式。)

师: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还没学过,大家提的很好,怎么解决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口中提出,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所以课的开始让学生从三个信息里选择两个,构成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面探究算法和比较以上三种类型的应用题作铺垫。那么,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发问

学习环境与学生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利于疑问萌发,并敢提出问题。

良好学习环境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生的潜能。”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应常以商量口吻与学生交谈,正如“你知道吗?“谁能说给大家听听?”并及时评价“你真了不起,你们真棒。”等。从而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对于紧张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课外补问;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提问。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为课堂提问作好充分准备等等。

二、创设趣味学习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对教材进行加工、灵活地使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生动活泼、趣味四溢的问题情境,使之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引导发问。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第二课时,我创设了一个买、卖文具的活动情境,全班共设两个售货处,让学生排队拿着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去买文具,看自己想买什么文具,并算出自己应该找回多少人民币等,这样既巩固第一课时的内容,又获得了新知。这样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在交流中还能提出不少用不同面值人民币付钱的问题。如:1元用5角怎么付?用2角怎么付?等等。

三、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乐问

一切教学都是联想的形式,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一个技巧的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无疑”而问,根据新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别人,树立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热情。如:在授《认识平均分(3)》的结尾时,我问:谁能围绕今天所学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起来,纷纷提出很多问题。如:(1)什么叫做平均分?(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 )?(3)9颗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颗? 通过一系列“无疑”而问,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本质特征和不同方法。

四、提供自由开放空间,让学生会问

学生能自我提问是学生主动探求、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提供自由开发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或假设,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如:授《田园风光》一课,学生观察“养猪场”得到信息后,我让学生组内提问题并解决。学生在互相提问、学习、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而在“过河场景”先让学生猜猜会遇到什么问题,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学生各抒己见,其中有人问:“小朋友过河后要到苹果园摘果子,可以怎么走呢?”马上激发了学生运用平面图方位知识解决行走路线。通过编题并解题,学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自尊、交流、成功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我们教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和思考离开课堂,到课外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究,使孩子独特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的理想与目标!

【参考文献】

[1]邱香兰.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31)

[2]李爱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初探[J].新课程(中).2011(04)

猜你喜欢
提问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