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

2015-06-01 16:15冯子川陈仕楷赵波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价值链产教融合产业链

冯子川 陈仕楷 赵波

摘要:作为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的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不断探索中,提出“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式,致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精、品行好、文化优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促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同时,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并将此模式成果内化为学校持久发展的基础,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与后劲。

关键词:产业链;价值链;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4-0009-04

收稿日期:2015-03-11

作者简介:冯子川,男,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技师,副校长,本科,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广东 中山/528471)

陈仕楷,男,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职教名家培养对象。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广东 中山/528471)

赵波,女,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职业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广东 中山/528471)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索出“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该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和中职示范学校。该模式成果不仅在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效果显著,而且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领域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更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 “专业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我校所在的中山市沙溪镇产业链完整,涵盖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产品发布、陈列展示、营销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环节。我校紧紧依托和服务当地产业,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实训中心对接产业链、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

“专业对接产业链” 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促使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

“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实现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引入企业进校园,建设“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 开展生产性实训,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方面,以生产流程为主导定制模块式课程,涵盖设计、制作、质检、展示、陈列、营销、管理等环节,在全国中职领域内首创纺织品检测专业,引入三维人体测量、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等项目教学,建成《服装立体裁剪》等6门核心课程,编写《服装立体造型》等13本教材,其中《工艺基础》、《女上装结构设计与立体造型》两本教材被评为国家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教学方法方面,以企业生产任务为教学和实训项目,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实行项目教学、仿真教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车间环境里“做中学”。

教学手段方面,加快建设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化平台,共享教学实训案例,让师生随时随地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方面,邀请企业技师参与评价教学效果,结合市场改进学生作品,将“作品转化为产品,产品转化为商品”。

2.把企业引进学校,实训基地(中心)对接产业链,增强企业对专业的人才依存度

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在实训基地(中心)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严格按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同时考虑到教学实训需求,还要考虑引进的生产线要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另外,合作的企业要有共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积极性。如我校近年引进的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线、和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生产线等都具有以上特点。通过引进企业生产线,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和工学零距离,培养出了技能过硬的学生,从而增强了企业对学校专业的人才依存度。

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3.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专业

我校根据服装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服装专业对应服装产业链中设计、生产、检测、营销等各个环节,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生产管理、服装模特、服装展示、服装营销、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还依托服装检测中心开设了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的服装检测专业。总之,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紧紧对接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旧专业,新增新兴专业,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服装专业。

除了服装专业,我们学校还办有工艺美术、计算机、财经和汽车维修专业。在校企合作上,我们尽可能地进行专业间的资源整合,如让服装和计算机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和校企合作,引入中山网商联盟开展校企合作;工艺美术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合作开展动漫设计专业和实训,与省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协会及中山市恒辉印花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汽车专业也引进了一个二类企业,在校内开展整车维修、钣喷等一体化实训。五个专业间的利益相连,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在“专业对接产业链”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1)作品转化为商品,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引企进校,建“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推行专业课项目教学、仿真教学、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车间环境里“做中学”、“学中做”,让教学在完成真实产品开发或生产中开展,让“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再转化为市场商品”。同时,改革评价模式,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和评价。还将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课程录制成教学视频,上传至学校教学资源库平台,让师生可随时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至此,在课程、内容、方法、手段、评价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作品——商品”的转化,取得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职教教学改革新突破。工学全面对接,达到校企共育人才的目的。

(2)把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

我校聘请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主任肖文陵、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董怀光等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服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把这些专家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现已建成名师工作室有13个。此外还定期开设学生与名师直接对话的“名师讲堂”,让师生近距离接受名师的指导,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引领专业发展。

(3)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十分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专业的培养,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管理制度,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实践的形式主要:一是脱产到校外企业挂职,二是在校内教学工厂或工作室中带项目。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了专业教师成长,使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技师。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专兼职“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4)把行业协会引进学校,指导专业建设

我校是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主要发起人,协会吸纳了近400名服装设计师为会员,每年协会都要组织设计师、服装商会、企业在校内举办产品发布与展示、设计师沙龙、服装新技术新设备推广交流等活动,为服装专业师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很多设计师会员都被学校聘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或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发展。

(5)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让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校通过学校承办的研发中心、设计师协会、检测中心等这些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深度和高端产学研合作,为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精益生产、服装检测、电子商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专业对接产业链,让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如: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为中山市及周边区域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便捷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和认证服务,并为行业企业提供国家检测标准的解读和培训。

(6)承办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服装设计大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我校积极承办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相继举办了2009年广东服装行业产学研研讨会和东方儿女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2010年天竹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2011年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2012年百利达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2013年第九届天竹联盟代表大会暨“天竹杯”全国服装设计大赛、2014年“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论坛。通过举办行业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7)与高校合作建纺织服装学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层次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学校在2012年12月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为区域服装产业培养服装高技能人才。

(8)与区域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合作,牵头成立服装职教集团,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我们与开设服装专业的省内职业院校、知名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打造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二、“教育对接价值链”育人模式的内涵及实践

如果说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话,我们认为人才的职业操守更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教育对接价值链”的文化育人理念,其具体内容是:教育目标对接价值链,教育过程对接价值链,教育效果对接价值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教育目标对接价值链,以精神引领幸福职教文化理念

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是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提出并践行“让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学生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办学理念,提炼出“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校训;“求真、务实、崇善、尚美、博爱、和谐”的校风;“乐于学习 精于技艺 勤于思考 重于实践”的学风;“德能兼备,爱生敬业”的教风,形成“沙溪理工人精神”的文化精髓,最终凝聚成全校师生的精神共识——打造幸福的职教文化。我们致力培养学生成为文化优、技能精、理想高、品行好的自强自信、积极向上的青少年,让他们今后能够靠优秀的技能去创造幸福的生活,靠良好的品德去赢得社会的尊重。

2.教育过程对接价值链,多维度打造幸福职教文化阵地

我们从“立人文之本、承产业之基、聚专家之才、激师生之智、筑幸福之源”五个维度着手,构建让学生有自豪感、自信心,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构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系统,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成就梦想,实现价值的成长平台。

针对人文教育,我们将共性文化教育与个性文化教育相结合,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课程,在共性文化教育方面,开设女生课、电影课、心理课、国学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清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大力发展社团文化、各专业兴趣学习小组等,发挥学生的优势特点,推动学校的素质文化教育。

针对产业特点,我们以产业作为专业的基础,提出各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并提炼出各专业文化理念的精髓,大力营造“美的事业,时尚人生”的服装专业文化、“创新动力,品质生活”的汽车专业文化、“诚信为本,精准理财”的财经专业文化、“设计生活,陶冶思想”的工美专业文化、“分享信息,畅想世界”的计算机专业文化等。

针对校园环境,我们建设了校园文化公园、学校电视台、省一级档案室、独立的图书馆、校企合作展厅、陶艺馆等功能场室,还建设有现代化的服装实训基地、高科技的纺织品检测中心、高质量的研发中心、时尚潮流的名师工作室、蓄势待发的创意设计园等多项物质文化建设,优化、美化学校环境文化,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内涵丰富的学习环境。

3.教育效果对接价值链,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带动下,学校价值与学生价值不断提升。建校二十年来,沙溪理工已经为当地社会培养了三万多名既全面又专业,既擅长合作又能独挡一面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中既有勇救落水女的中国好人、中山市十杰市民陈嘉庆,有抗洪英雄的优秀村官余志荣、优秀驻村干部陈岳荣和爱国奉献标兵杨劲涛,又有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杨珊、陈雅洁、林永健,还有身家过千万、乐于慈善的成功企业家李庆伟和李伟声,更有丰田4S店的“机修超人”陈子超等大批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学校走出了四位中山市十杰市民,多名中山市十杰青年。

三、“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成果影响 1.专业吸引力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近两年来,我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及阳江、蕉岭、汕尾等地的大批学子纷纷来校就读,同时,大批企业也涌入学校,挑选专业人才,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招生就业良好局面,在校生数达501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服装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实现七连冠,到2013年,共获得13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特等奖。

2.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

一基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三中心,一是由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二是学校承办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三是学校与中山市暴风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的服装电子商务中心。

3.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我们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一起,建立了与岗位技能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完成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业务流程为顺序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了一系列与产业对接的校本教材,教师主编或参编且出版教材有21本,校本教材32本,其中服装专业的《女上装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服装设计款式图表现》两本教材还被评为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教材。

4.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及共享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学校各专业与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分别建成了四大教学资源及共享平台,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和自主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学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5.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成效突出

两年来,学校培养专业带头人8名,专业骨干教师26名,另外聘请著名服装设计师、汽修技师、工艺设计师等兼职教师达到53位以上;139名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或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32人参加国内外省级以上培训1~2个月;全校90%教师通过双师型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同时,培养了像杨珊那样既是专业课骨干教师,也是企业设计总监,更是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的“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

6.产学研合作贡献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通过承办的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发中心、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为平台,与市内、省内外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如为中山通伟服装公司、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等规模型企业推广精益生产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CTTC中山服装检测中心,为中山市及周边区域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便捷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和认证服务。

2012年12月,学校联合研发中心、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广弘集团等单位成功申报省部项目《广东省休闲服装产业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项目,目前正在实施。

学校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受到中山市政府高度肯定,被授予2012年度中山市科技奖励最高奖——产学研合作奖。校长陈仕楷被全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突出贡献奖”。

7.产生了一批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典型案例

“专业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典型案例30个,这些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明显、有较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8.成果在校内推广应用,带动了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至今,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动漫设计五个专业均成为广东省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中心还成为省中职教育实训中心,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国家中职教育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各专业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9.成果在全省推广,促进了全省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2010年10月,“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被作为《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案例》向全省推广,促进了全省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及其他各专业的教学改革。

10.推进了示范校建设,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建设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2011年11月13日,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亲临指导,学校在会上做成果介绍,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推荐我校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向全国近200所职业院校作示范校建设经验介绍。

2013年8月,我校接受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接受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验收时赢得全省第一名,被专家组誉为“全省乃至全国广大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

2013年12月,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我校在会上作《专业对接产业链,校企合作共建省部产学研结合基地》典型发言,鲁昕副部长给予高度肯定。

近两年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甘肃、江苏、浙江、海南、广西等20多个省市近100所职业院校单位先后来我校参观交流。

11.国内外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建设成果及办学特色受到中央新闻采访团、中国纺织报、南方日报、中国服装网、凤凰网等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英国BBC记者专程来校采访报道学校办学情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两度亲临学校视察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等方面情况后,高度称赞道:“沙溪理工学校地方不大,校舍不高,但是很有内涵,确实达到国家级示范校的水平。

实践证明,“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探索让沙溪理工的改革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扩大校企合作,强化人文教育,增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中职学校育人及服务社会功能,并使其影响力辐射全国。

责任编辑朱守

猜你喜欢
价值链产教融合产业链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价值链重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