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65例临床观察

2015-06-05 14:34赵海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肠梗阻排气

赵海波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65例临床观察

赵海波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接受生长抑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条件相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能够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生长抑素;肠梗阻;应用;疗效

急性肠梗阻属于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常见有粘黏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等[1]。肠梗阻可引起患者病理、生理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腹膜炎等,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胃肠减压、静脉营养,同时促进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各种感染[2]。我院通过给予急性肠梗阻患者生长抑素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诊收治6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得到确诊,入选标准:急性腹胀和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患者腹部隆起,且腹部有肠鸣音。对照组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36~70岁,平均年龄为(47.85±1.63)岁。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3~72岁,平均年龄为(48.91±1.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不影响我院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所有患者对本组试验的过程和目的有全面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6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做好禁食、胃肠减压处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各种感染,促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服用西沙必利片,每天服用3次,每次2片,同时服用二甲硅油片,每日3次,每次1片,并根据情况控制剂量。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6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接受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for Injection(Stilamin)H20090929]滴注治疗,将3 mg的生长抑素与48 ml 0.9%的氯化钠溶液(国药准字H20033732沈阳北方制药厂)混合,微泵维持24h,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方面,给予甲硝唑(国药准字:H35020650,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国药准字:H20043137,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1 g。5天为1个周期,患者连续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3]调查两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并做统计学处理。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消失。正常肛门排气排便,检查腹部肠管充气扩张消失。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没有完全消失。检查腹部肠管充气扩张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变化,甚至恶化。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 5.0完成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卡方检验以率几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排气、排便、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情况进行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排气、排便、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方面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对比情况[例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x±s)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对比 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数据分析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例(%)]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中,恶心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4.61%,对照组中,恶心9例,头晕11例,不良反应率为31.25%,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肠梗阻属于一种需要即刻接受治疗的急腹症,针对非绞窄性肠梗阻而言,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在禁食、胃肠减压的情况下,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水电解质平衡[5]。在本研究中,急性肠梗阻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的分泌[6]。还可有效抑制胃蛋白酶、胃泌素的释放。不断减少内脏的血流,逐渐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肝脏的血流量。在保护胰腺细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生长抑素对可胃肠道吸收和营养功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较高,促进患者恢复肛门排气,且症状缓解的时间较短,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周乐杜,梁帅,王志明.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的临床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1(11):1130-1132.

[2]罗琪,张颂恩,魏黎煜.生长抑素对急性肠梗阻病人内环境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0,3(14):84-85.

[3]林焕雄,谢昭雄,孙卫江,等.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综述,2011,16:2538-2539.

[4]曾永明,陈广灿,李威,等.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J].实用全科医学,2006,03:258-259.

[5]王新波,顾军,姜军,等.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自愈的机理与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0,16(5):4-6.

[6]朱维铭,李宁,黎介寿,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6(7):823-824.

R574.2

A

1007-8517(2015)14-0070-02

2015.05.09)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肠梗阻排气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