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筛选例谈

2015-06-10 03:02陈晓霞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策略

陈晓霞

【关键词】物理教学 习题筛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66-02

物理教学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努力帮助学生摆脱以往那种传统的题海战术,在少而精的物理练习中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为此,教师要把好物理习题的筛选关,精挑细选那些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内容,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提升。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在物理习题的练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实践价值,品味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激活学生对于物理习题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在物理习题练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源头活水——加强练习的生活性

物理习题的源头不能仅仅基于对学生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而应转换视角,将习题的源头追朔到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加强物理练习的生活性。这样的物理习题,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生活感性认识与学科抽象认识的紧密结合,还能让学生形成主动练习的心态,转变他们在练习过程中作为一个被动容器的不良情绪,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物理学科的生活意义。同时,由于学生生活积累的差异,他们在解答习题时也会形成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思考策略,这种差异性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让物理练习成为学生展开探究性思考的另一种途径。

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时,教师要努力避免那些灌输性的练习,积极选择一些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去切身体验的练习。教师可以应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感受科技的发展、能源的变迁带给人类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结合学校开展的“我把节约带回家”活动,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了解周边的能源使用情况,帮助学生积累对于能源与发展的现实体验。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调查了本地区包括医院、商店、办公、居民等不同用户的电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等使用情况,以及居民用电价格、燃气销售价格等,结合本地区能源系统的基础和分布以及天气因素等,提出了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和设想,充分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唤醒了学生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躬行自明——突出练习的实践性

学生切身实践过的物理知识和内容,很容易被他们所接纳和掌握,在进行习题筛选时,教师要侧重于择选那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练习内容。这些实践性的物理练习,会让学生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科本身的独特乐趣,他们在设计实践方案、采集实践素材以及经历实践过程等一系列活动中,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对于原本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物理知识形成了鲜明的感性认知。教师要留足给学生进行物理练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去试一试、做一做,将具体的操作和书面解答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得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等真正烙印到学生的脑海中。

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课时,笔者为学生择选了这样一道题:张亮非常喜欢打篮球,篮球触底反弹的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请你帮他分析篮球从高处落下后触地反弹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想一想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如果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书面解答上,则难以充分发挥该题的训练实效。因此,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解答,而是要求学生先根据问题提出不同的猜想,再设计一个实践方案来验证猜想。由此,学生就要结合问题展开思考,找到实践操作所需要的器材,并根据猜想明确指出要测出哪些量。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的支撑下,提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如:

①从同一高度,将不同充气状态的篮球自由下落;

②比较不同地面材料情况下篮球的反弹高度;

③篮球的下落高度对于反弹高度的影响。

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积累基础的练习以及具有实践性的练习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他们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和实验的设计能力。

三、沿阶而上——凸显练习的层次性

成功的体验是激励学生持续进行练习的有效动力,当学生能从前继练习中获得自我认同的愉悦体验时,他们能主动地投入到后继练习中。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物理习题的层次性,使得练习的展开能形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坡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在基于层次性的角度进行习题筛选时,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既要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受到挑战性;也要避免让学习水平欠佳的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我能行”的自我暗示,从而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我发挥的空间。

如在练习《机械效率》时,教师选择了具有鲜明递进层次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巩固。

一辆轿车车重2t,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速度为85km/h,行驶路程为2.5km。

①已知该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4m2,求该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②已知该轿车的发动机功率为45kw,则该轿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③已知本次行驶该轿车耗油0.48kg,求该轿车发动机的功率。(汽油热值为4.6×107J/kg)

本题中各个子问题分别设计了压强、功以及功率等知识点,且三个问题难度渐次递增,这样的层次性排列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交叉融合——彰显练习的综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普遍,原本被人为分割的各版块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起来,它们之间的共性往往会显露出独特的魅力。在选择物理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物质变化和运动规律中寻找某种内在联系,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彼此沟通,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科学的发展脉搏,跳出物理学物理,感受不同学科之间碰撞产生的耀眼火花,从而拓展物理习题练习的内涵,促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时,教师舍弃了那些对于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机械考查,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选择了如下几道练习:

①早晨的闹钟在响铃之后,用手一摸会感觉到闹钟在振动,关掉闹钟之后,振动就停止了。这说明了什么?

②“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钓鱼时不能在岸上高声说话,否则会把鱼儿惊跑。这句古诗有道理吗?

③“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里有哪些声源呢?

这些习题既有对生活常识的思考,更涉及语文、音乐等其他学科知识内容,这样具有综合特质的练习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科学的普遍存在,有助于帮助他们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学生形成了牢固的物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后继长久发展。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筛选出那些具有练习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练习效果的习题,秉承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得他们能够在精选的练习中感受到收获的愉悦和成功的信心!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