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构建初中音乐课堂

2015-06-11 17:57刘薇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课堂导入初中音乐

刘薇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摒弃音乐课为副科的偏见,在尊重学生认知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流程,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导入;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中音乐长期遭受压制,成了名副其实的副科,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推进,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分享几点初中音乐课堂优化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先声夺人

要想激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我们就要抓住课前几分钟激活学生兴趣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到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具体背景和情感基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澳门》时,我们可以在课间就播放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然后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大家的爱国激情。然后再让大家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力度。这样导入和牵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循序渐进的情感认知需求,增强了学习动力,提升了学习兴趣。

二、体验生成,完善认知

用激情的导入唤起学生的兴趣后,我们还要趁热打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定教学方案,引导他们通过认知和练习体验音乐的魅力,进而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例如:在教学《伏尔加河船夫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伏尔加纤夫》油画来奠定形象思维和情感基调础,然后再通过乐曲中的速度、节奏、旋律和情绪,感受纤夫内心的不平和痛苦;接着再启发学生从曲子力度的表现上去体会,学习该曲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层次处理法来表达情感。

这样设计,分别通过视觉、听觉和情感等方面來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让音乐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联系对比,拓展知识

除了体验中生成知识,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拓展知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外延性和开放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联系和对比学习各种创作手法,掌握不同情感基调的表达。

譬如,学习《伏尔加纤夫》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比《黄河船夫曲》:前者力度由弱到强再到弱,速度徐缓,情绪忧郁深沉,采用男低独唱来表现纤夫忍辱负重却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后者力度强,速度急,情绪激昂,采用合唱描写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拼搏的高昂斗志。

总之,要想上好充满灵性的音乐学科,我们就必须通过趣味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再通过启发和引导完善学生对乐曲的力度、情绪和感情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帮学生完善音乐认知,生成能力。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课堂导入初中音乐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