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2015-06-18 15:33康月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

摘 要:文中以中印农产品的双边贸易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贸易互补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了目前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现状和问题。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是针对研究对象贸易互补性的衡量标准的选取;其次从互补性角度出发,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方法定量分析了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互补情况,并随后分析了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潜力;第三部分针对全文研究提出个人总结,并提出促进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和谐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中印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贸易潜力

一、贸易互补性的衡量指标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于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ela Balassa)提出,研究人员习惯使用该指数来分析和判断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产业上,进而判定一国的比较优势。该指数表现各国在生产领域的比较优势是用其实际的贸易状况来间接体现的,指数值越大,即两国在双边贸易上的联系愈加密切。其计算公式为:

上述式中,RCACIY即C国Y商品出口到I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CIY表示C国Y商品出口到I国的出口总额,表示C国所有商品出口到I国的出口总额,XCWY表示C国Y商品出口到世界的出口总额,表示C国所有商品出口到世界的出口总额。当时,说明C国Y商品出口到I国具有较高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反之亦然。相应的,RCACIY表示I国从C国进口Y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是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基础从而计算得出的,通过对出口国出口比较优势和进口国进口比较优势的双重角度来分析两国在贸易上的互补性,衡量两国贸易的互补程度,考察两国贸易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该指数值越大,即表明该国出口该种商品与贸易伙伴国进口该种商品的切合度越大,具备较大贸易潜力,当时,表

示在Y产品的双边贸易上,C国和I国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当则表示在Y产品的双边贸易上,C国和I国体现出较弱的贸易互补性。

二、中印2010年-2014年间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合作国之间存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故而便有各自在出口上具备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既然各有比较优劣势就催生出两国间的互补性贸易。而由市场自然促进产生的互补性贸易必然有其不足性,这时候就需要对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充分的贸易数据分析及挖掘,分析贸易合作国之间是否有可能达到更高的互补性,从而挖掘出那些具备贸易潜力的农产品。

1.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2010-2014)

(1)中国农产品出口到印度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表1 2010年-2014年中印农产品贸易RCACIY指数测算

数据来源:依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对表1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中印农产品贸易中我国体现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有整体趋弱状态。2010年-2014年RCACIY总数分别为:4.79、4.36、4.60、4.20、4.44,呈现震荡的趋势,2010年-2014年RCACIY总数减少0.35,相对2010年来说,总体减少了近10%。

②表中计算结果呈现出显著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范围较少,几乎不存在。2010年-2014年的农产品大类的种数分别为:0、1、1、1、1,其中2014年仅HS2002-08的RCACIY指数为1.05大于1。

③具体来看,呈现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仅为HS2002-08大类,其历年来平均RCACIY指数为1.056,2014年RCACIY指数为1.05,是所选定农产品中当年唯一的一类。而上述表中部分未列出的其RCACIY指数近乎为零,大致有HS2002-01、HS2002-02、HS2002-03、HS2002-04、HS2002-13、HS2002-16等。

(2)印度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对表2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RCAICY指数整体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是2010年-2012年间印中农产品贸易的一大特征,但是从2013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②表中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大致稳定在一个范围,主要集中于HS2002-05、HS2002-06、HS2002-11、HS2002-16和HS2002-23等五大类农产品。其历年平均RCAICY指数分别为:2.722,0.942,1.73,0.938,1.008,其结果大部分大于1。其中HS2002-05表现最为突出,其平均RCAICY指数为2.722, 2014年达到2.16。

③上述表中部分未列出的印中农产品贸易RCAICY指数均为呈现出较不显著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其中以HS2002-03为例,平均RCAICY指数仅为0.034。

2.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2010-2014)

通过上文的具体分析可知,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呈现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产品较为稀少,计算所得的RCACIY和RCAICY指数绝大部分处于1以下,呈现出较弱的贸易互补性。当然,这与我国在对印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的客观事实相符合。为更好体现出中印两国之间的互补性,在接下来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分析中,我采用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具体数据。

表3 2010年-2014年印中农产品贸易CIC指数测算

数据来源:同表1。

对表3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印中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在2010年-2014年的总体中呈现出一种趋强的势头,但2013年出现低谷,2014年才有所反弹。其历年总CIC指数分别为:1.90、2.389、2.85、2.26、2.65。2010-2014年,指数CIC同比增长了39.4%。

②农产品的互补性大致平稳,表中只有两个产品呈现较大变化。一个是HS2002-09,其贸易互补性指数从2010年的0.22跌至2014年的0.04。而HS2002-11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从互补性较弱产品逐渐成为互补性较强的农产品之一。

三、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依据本文对中印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分析以及对中印农产品贸易间存在较大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农产品分析,进而获取两国间具备贸易互补性发展潜力的农产品。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在这些类别的农产品上联系紧密,且理论上具有可以发展的空间,那么我国则可以根据两国需求和市场的不同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而达到促进我国与印度的农产品贸易的目的。

1.未来有待发展的贸易合作领域

依据上文对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与分析,大概能判定得出中印双边农产品双边贸易在HS2002-03(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2002-05(其他动物产品)、HS2002-09(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HS2002-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HS2002-15(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HS2002-18(可可及可可制品)等几大类农产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这其中又以HS2002-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和HS2002-15(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两类农产品的贸易发展潜力最为显著。

2.互补性上存在的不足

(1)通过对中印两国总体的农产品贸易结合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年结合度值均未大于1,表明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依赖度不高,这样的结合度显然是和两国的巨大外贸规模不相符合的。究其缘由在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外贸发展远高于世界同期水平的出口增幅水平;印度经济经过改革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在总体进口规模上依然无法和中国的出口规模相比;两国实行不同的外贸政策,我国鼓励出口,实行市场多元化政策,且贸易伙伴国主要为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印度的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但中印贸易结合度与印中贸易结合度其共同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是良好的,在不断提高。

(2)通过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得出目前中印农产品贸易模式是以印度出口农产品、中国进口农产品这一贸易模式为主。但在具有互补性农产品中存在较多的农产品贸易强度并不高,即贸易潜力不明显,说明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从两国角度来看,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印度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而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农产品合作伙伴之一,而印度却不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伙伴。

四、关于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互补性贸易提升结合度

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不但能促进中印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所以两国政府都在不断释放有利的经济政策促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不断加强的竞争性,但又由于存在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中印之间广阔的合作领域。

2.注重规模效益的形成

通过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和归纳,其指数正在不断上升。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具备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两国间的互补性贸易发展,必然要做到市场品种的多样性,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以达到规模效益。

3.积极解决历史纠纷问题

自中印建交以来,在政治关系上便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使得两国在双边贸易发展上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因此两国发展贸易必须处理好政治问题。通过更多的政府间往来和民间交流,通过搁置问题、淡化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处理,以达到缓解两国历史恩怨的目的。两国频繁的友好交流也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在经济全球化、跨国贸易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更多的是休戚与共,而非独善其身。

4.相互体谅实现共赢

亚当斯密提出的《国富论》使得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清除以邻为壑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主流。如今中印两国快速崛起,其双边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尽管我国2001年加入了《曼谷协定》,该协定已经针对部分农产品关税提供了优惠,但其优惠种类十分有限。而且印度方面为限制进口又设置了诸多非关税壁垒。所以,在未来的合作中中印双方都能适当减少互补性农产品关税以及其他的贸易壁垒,这将有助于双方将互补性转化为实际利益。

参考文献:

[1]何莎.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86-188.

[2]赵殿仁,许文娟.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5):87-89.

[3]温玉萍.中印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4]吴雪.中国与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13,3(407):90-106.

[5]杨文武,李星东.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农产品贸易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2013(2):67-74.

[6]王晶明.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3.

[7]金亮.中印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2.

[8]李盾.中印贸易摩擦[J].国际贸易,2006(2).

[9]耿献辉,张晓恒,林连升.中印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与潜力比较——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1-7.

[10]孙东升.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前景分析[J].贸易观察,2007(7):28-32.

猜你喜欢
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甘味”农产品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包装设计的funny
大茶网助推农产品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