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福利及员工持股可行性分析

2015-06-18 16:17范鑫等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员工福利混合所有制江西省

范鑫等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现今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壮大,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员工积极性,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江西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进行研究,对其员工福利政策及员工持股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建议。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员工福利;员工持股;江西省

一、引言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新形势下探索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效形式的成果。为使其改革企业不断融合不断进步,必须从其根本情况分析,深入研究员工接受改革的客观情况,必将有力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013年,就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江西省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根据该《意见》江西省将重点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等领域,制定并实行非公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鉴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混合所有制企业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的现状,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自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混合所有经济概念迄今已有20年历史,这些年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重大的改革方针再次被提出,这表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十分重大且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意义。通过调查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福利,探讨员工持股可行性,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起步阶段在人才储备问题上解决后顾之忧方面显得意义重大。

在西方经济学者那里,也曾提出混合经济的概念。他们认为混合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化经济的混合,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并存的一种经济。显然西方学者的混合经济与我国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针对传统单一国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

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大多以国外经验作为我国发展员工持股制度的依据,而这些经验相比较于中国复杂的国情,会显得考虑不周。

目前国内外员工持股制度体制比较:

美国,ESOPs依托信托法得以实施,通过设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以保管员工的股份从而防止员工抛售。而且员工持股计划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是紧密相关的。美国针对职工能提高工作效率做了一项调查,主要是税收的优惠,因为职工持有30%以上的股份后,就能够享受减免税。这项调查将实行ESOP与未实行的公司进行对比,发现实行ESOP的公司销售额的增长率比未实行的公司要高5.4%,工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由此可以看出,实行ESOP后,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而开支并没有增加,结果增加了利润。

日本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自发性实施的,因此没有像美国有相应的法规依据如信托法进行约束,因此会出现和现行法律出现冲突的情况,如日本法律规定股票可以自由流动,但是日本企业严格限制员工转让其所拥有的公司股份。

中国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则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紧密的联系。过去二十多年,企业股份制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而员工持股计划却一直没有走上正轨。目前来看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员工持股有强制性的倾向。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强制要求员工入股的问题。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对640家实施员工持股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强迫员工入股的企业占62.7%。一些企业在强制员工持股的情况下甚至实行“人人平等”的平均主义,在人人有股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衡机制的情况下,员工持股于之前无人持股的情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第二,员工持股的短期行为化。内部职工股上市,大部分员工便会逢高抛售。因此很难达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

第三,员工持股计划缺乏外部支撑。以美国为代表的员工持股制度通过设立独立的信托基金会以保管员工的股份。而在中国金融相关部门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员工持股计划,导致员工持股的风险增加,导致如第二点的员工逢高抛售现象。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证券市场,日本则得益于其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而中国并不具备美国或是日本所具有的条件。因此,综合国内外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员工持股计划并不完善,但是也不能直接引用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我国各经济区域在自然资源禀赋、市场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将我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会失去研究价值,所以我们挑选江西省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来研究怎样的员工福利和持股计划符合目前江西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现实情况。

三、研究过程

我们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江西省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福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整理出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名单,对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九江石化、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江西盐业集团公司等进行实地走访(1)向管理人员了解该企业的员工福利制度、奖惩规定以及员工持股情况;了解了该企业近几年的盈利情况、股价、期权百分比以及哪些员工有资格持股和持股的具体细则;(2)对采取了员工持股计划和未采取的企业进行分类,制作调查问卷。向员工发放调查问卷。按照不同职称阶层随机挑选,共计600张调查问卷。最后,收集发放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计算百分比,制作分析表格,归纳整体趋势,分析得出结论。

1.九江石化

作为江西省率先改革改制采取混合所有制经营的公司,位列全国500强。作为调查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此公司实行员工持股多年,员工福利稳定、多样化,对于员工持股这一在江西处于尚待发展的课题来说,具有学习和借鉴参考的意义。

我们从九江石化旗下的十个分公司选取了员工福利和推行员工持股较成熟的五个子公司——鑫诺、检安、华庐、设计、凯鑫做详细分析。

调查结果见右表。

2.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于198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以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为核心,集国内房地产、建筑设计、海外投资和贸易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外向型企业。采取分立式改制模式来实现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现在主营业务为核心,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和公司经营管理层投资入股,重新发起设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员工福利

①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②公开公平的选拔、轮岗及晋升机制;

③高激励性的奖金体系;

④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带薪年假;

⑤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2)员工持股

对于员工持股,员工大多表示赞同,公司目前人员相对大型国有企业较少,员工持股比较集中,更能激励员工工作,但是在股份分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管理层不统一意见,根据岗位等级出现员工持股两级分化的现象,少量持股的员工表示除了经济利益以外,股份对其其他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导致股份转让甚至变卖的现象,目前情况并不严重。大量持股的员工表示股票带来了工作的保障以及稳定,能更好的管理各个部门以及员工,但是这样有可能会削减工作效率,虽然目前公司工作氛围良好,但是也并不排除该情况潜伏的问题。

3.江西省盐业集团公司

江西省盐业公司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2005年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属江西省国资委监管的省政府直属经济组织。2014年,国资委正式出台公告确定对江西省盐业集团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集团公司形成了制盐、商贸流通、盐化三大业务板块,是国内为数不多产供销链条齐全的省级盐业企业。

(1)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变动不大,改革后员工福利这部分大体沿用原有制度,按照工龄划分福利,员工满意程度较差。例如工资,员工的工资目前仍按照员工的实际工龄发放;但是改制后,盐业一旦全面放开,面向市场将会考虑采取绩效工资等措施来激励员工。

(2)员工持股

公司鼓励经营层和骨干参股。由于改制时间较短,员工对持股计划了解不深,而由于政府尚未明确是否放开盐业专营制度,目前愿意持股员工较少。引入员工持股的方式暂定为直接持股。员工持股占总股的比率暂定为经营层和骨干持股,持股比不高。持股员工占总员工的比率较低。部分员工把持股计划作为福利来看。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公司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后员工福利待遇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公司原因在于近年盈利下降,成本增加导致的福利降低,故引起员工福利矛盾。总体上混合所有制消除了对不同员工的“特殊化”,一律按照规章制度发放福利,不仅实现一视同仁,更加可以激励员工向着“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前进,获得更高的福利。

因此,我们认为在江西省实行混合所有制有可观的前景。员工持股,作为一种激励制度,通常以期权的形式发放给员工。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采取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持股制度一般是采取全体员工持股或者按照工龄持股,并且员工持股比例较高。股份构成主要是普通股,还有少数的激励股。

但目前员工持股尚存在着些许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员工持股制度尚不成熟,全体员工持股导致福利差异不大。所以应该合理设置可持股要求,分层次,将股种多样化,区别持股员工福利与非持股员工福利,由此达到激励效果。但要注意不能薪酬差别过大,否则会引起员工消极情绪。

(2)决策权过于分散,公司运作及决策困难说明管理不到位。可以将公司经理的薪酬股份化,刺激高层员工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更努力的工作,并且制定合理的一线员工、中层、高层的股份百分比,既采取基层建议,又要稳定管理权,由上至下,统一管理。

(3)为了实现企业改制的平稳过渡,应向企业员工宣传企业改制的成果、企业未来发展的计划,尽早落实符合企业以及员工利益的员工持股计划及其他员工福利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红光.浅析员工福利规划[J].China Collective Economy,2014(05).

[2]陈志群.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

[3]仇雨宁.员工福利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

[4]邹海峰.中国职工持股制度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范鑫,女,江西抚州人,2012级国际金融1班;莫熙微,女,重庆人,2012级国际金融1班;彭开琪,女,湖北宜昌人,2012级国际会计4班;宋健,男,江西婺源人,2012级国际金融1班;梁悦青,女,江西九江人,2012级国际金融1班

猜你喜欢
员工福利混合所有制江西省
模拟成真
现代电力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主要方法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企业员工福利建设的分析
最后要价仲裁博弈行为下企业员工福利问题的纳什均衡分析
“奇葩”员工福利成就知名企业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