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2015-06-18 16:43冯大小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管理者项目管理

冯大小

摘 要:激励机制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有效的管理手段,其核心是激励,激励的对象是员工。按照员工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这是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正确运用所要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本文主要通过对激励机制的阐述,进而探讨了其正确运用的方式。

关键词:项目管理;激励机制

任何一个项目要想顺利的完成,项目管理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便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激励机制的运用一定要恰当好处,既不能有损项目整体的利益,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利益,只有做到双方双赢才是优良的激励措施,这一点项目管理者需要认真的研究。

一、激励机制概述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为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内在动力而建立的激励体系。其实,激励机制的运用古来有之——赏罚分明、功成名就、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是对激励机制具体运用的高度概括。“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并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

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对诱导因素的提取,必须建立在对员工个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组织所拥有的奖酬资源的时期情况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包括各种外在性奖酬和内在性奖酬(通过工作设计来达到)。需要理论可用于指导对诱导因素的提取。

二、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正确运用

1.做到尊重与理解。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的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直接关系到其对企业所具有的忠诚度的高低。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项目管理者应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同事以及下属的这种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激励机制,否则员工将难以接受所谓的激励。任何一个项目,决策人员虽然具有相应的决策权利,但是很多实际问题都是一线员工更加了解,尤其是一线技术员工,所以项目管理者必须广泛的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以及建议,求同存异,以便克服自我见识的局限。同时,也能够给予更多的优秀员工发挥实力的机会,使其主人翁意识更加的浓厚,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提高整个项目的团队的凝聚力,使得整个项目团队更具核心竞争力。

2.注重分配机制的构建。良好分配机制的构建既能够反映出员工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员工的上升空间。工资作为员工最基本的劳动所得,主要是为了维护员工的日常生活,却难以满足员工进行更高生活的追求,所以分配机制的构建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如何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讨论的话题。分配过高,则整个项目成本就会加大,利益率也就会相应的降低,但是如果员工的报酬不足,又无法充分的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所以项目管理者务必要论功行赏,按劳分配,以此起到激励的效果。在管理中,项目管理者如果将人才与普通的员工放在一个分配等级上,势必会引起人才的不满,同时也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所以项目管理者要时刻的学习,努力将分配机制建立得越加完善。

3.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机会,肯定员工所做出的成绩。优秀的人才往往关注的并不是资金待遇,而是工作机会,项目管理者应该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这样优秀员工会得到成就感以及满足感,也就愿意继续留下来完成项目。作为普通的项目员工,虽然在能力上可能与优秀的人才无法相比,但是却不能因此抹杀其为项目所做出的努力,所以项目管理者在给予优秀员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需要肯定普通员工的成绩,这样员工才具有归属感,继续为项目的完成为努力。

4.以真心换真情。项目管理者与员工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人格上却是平等的,所以管理者在对待员工时,切忌趾高气昂,要用真心换取员工的真情。管理者要与员工时常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会感到舒心。基于此,学会情感交流沟通是项目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正如上述所说,管理者与员工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虽然对项目具有决策权,但是在进行人际交流沟通时,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自觉行为,而管理者如果将这种自觉行为看作是施舍,有些情况下,只是为了达到某项目的,而不得不这样做,这只会使以情激励的方式变得虚伪,毫无情可言。

项目管理者以情激励的方式,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过程,而并不是只有事情到来之时,才会去做,员工有困难时,能够真诚的帮助其解决,只有如此,当管理者遇到困难时,员工才会义不容辞的去帮助管理者渡过难关。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有很多项目管理者并不懂得何为以情激励,经常是“以钱买情”或者是以权谋私,这种错误的理解方式,既不能激励员工,还会影响员工的团结,项目管理中极其容易出现“派系”纷争,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进展。因此,项目管理者势必要真正的做出表率,真正的从情这个角度来管理各个员工,充分的发挥以情激励的作用。

5.要留有一定的余地。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应该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因为项目的成败,不仅事关项目管理者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所以参与项目的员工的利益,所以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务必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在此基础以上,管理者要向员工讲清厉害关系,因为员工具有知情权,不能在员工毫无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风险性极高的项目投资。这实际上,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尊重,否则如果投资失败,员工将很难再相信管理者,也就不可能再于其共同完成其他的项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中需要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是一种长效机制,其重点体现的是激励。为了能够使激励机制公平、合理和有效,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进行分配,在物质奖励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精神奖励,而对于优秀人才则需要给予更多富有挑战性工作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张媛.基于期望理论视角下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优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04).

[2]赵峰,刘丽香,连悦.综合激励模型视阈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06).

[3]张智光.基于解构—建构方法的情景强化理论的多维结构模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王志刚,周永刚,赵兴健.公平理论视角下科研院所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09).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管理者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