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展

2015-06-18 16:53王秀微王淑芹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王秀微 王淑芹

摘 要:本文以中小微企业的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因素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针对现有的融资渠道问题提出了政府扶持、一大帮小、民间借贷等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以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渠道扩展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分析

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型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我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创造和缴纳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50%,85%的新型产品开发来自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为无业、失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中小微企业的分布可以看出,他们多数在乡镇周边,带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中小微企业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它在金融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却远远不及它应有的地位,我国中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足40%,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形成这种现状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中小微企业自身缺陷

中小微企业的内部结构不健全、权利过于集中、一人独断式经营,管理者看中自身利益而罔顾大局,大多是家族式管理,而不是任用有管理和领导能力的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导致企业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信誉度也是其融资受阻的根本原因,小微企业成立的条件少、需要的注册资本少,缺乏对小微企业成立与注销的监管政策。部分小微企业成为不法分子套取银行资金的工具,恶意逃避债务,导致企业的信用度降低,银行要承担借款无法收回的高风险。大量无法收回的不良借款使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誉产生了戒备,不愿为其提供贷款。

相对于大型企业经过时间的沉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经验是青涩的。如果说大企业是成熟稳重、富有智慧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小微企业便是刚刚走出校门富有朝气、拥有才华却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使其发扬长处规避短处并在实践中快速的积攒经验是中小微企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资产数额小,可用流动资金量少是中小微企业的弊端,在资金匮乏的经营状态下,当有大的项目时,企业没有能力完成只能将之拱手相让。企业的生产经营设备、厂房、可供抵押的资产等就无力更换,没有足够的抵押品,就无法从银行获取所需要的生产资金,所获得的利益减少,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生产设备落后、科研人员没有足够的经费,开发新产品的周期长,企业的生命力减弱。

虽然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大,但它因自身的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便弱。企业看中的好的生产项目也会因为资金问题而被搁置,增大了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财务风险。在企业向银行申请货款时,银行很看重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大小,由企业风险的大小决定是否同意向企业发放贷款。

2.外部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企业的发展实行的是抓大放小的政策,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我国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相对应的融资政策少,中小微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虽然政府为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政策出台的时间短、不够健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有些政策措施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施时达不到政府制定时的预期效果,中小微企业在其中受惠面有限。

金融资源65%以上是掌握在工、农、中、建、交及一些大的商业银行手中,受到宏观经济运行调整的影响,政府为减弱过热的流动性,自2010年起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平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使的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处于惜贷状态。而这些大的商业银行的目光长期着重放在了大型企业的身上,对中小微企业因贷款制度的限制普遍关注不多,中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高,贷款额度小、银行获利低。小型金融机构所掌握的资金源少、可放贷数额有限,与中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去甚远。银行为能收回放贷资金拥有完善的放贷政策和健全的流程以及严格的放贷要求,只有符合银行的各项要求才有获取融资的机会。银行的严格要求是许多中小微企业所达不到的,只有大型企业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在企业发展中不能从银行处或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企业不得不向民间金融机构借款,这些借款虽然可以解决企业生产的燃眉之急。但民间借款的利率要比银行的利率高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增大,获利减少。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些拥有好的项目和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受限,甚至是倒闭。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短、可抵押资产少、资金收回率低,商业银行或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不愿持续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如此形成不良循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岌岌可危。

二、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要想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不能单单的只看融资难题的表面(企业在金融机构不能得到需要的资金量),还应看到融资难题的实质。从不同的问题着手、统筹兼顾、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

1.政府制定扶持政策

为了经济健康地发展,我国经济是受政府调控的,所以政府在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政府要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

在中小微企业的成立初期,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同的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据企制策,简化对企业的审批流程,审批手续明了化、直接化,使企业在办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征税方面要减轻中小微企业的税负负担,成立初期免征、企业发展进入轨道后减征,扶持中小微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政府在财政资金投入时设立专用资金,对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无条件支持,着重扶持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项目,加大资金的投入量,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得到财政资金的扶持。在中小微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规模的时候,政府应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证券市场可以说是最大的融资平台,它融合了大量零散的资金,聚少成多。在企业上市后便可以在这个巨大的聚宝盆中分得一杯羹,即使是很小的一杯也可以为企业解决很大的困难。

有关单位和部门制定一套为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并形成法律法规,以此来监督中小微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信用度,对恶意欠款的人实施法律的制裁。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规范中小微企业,以此提高企业的信用和整体的信誉。

2.大手拉小手政策(大公司拉动小企业发展)

大型企业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顶尖的管理人才和优秀的创新人才、良好的信誉、雄厚的资产、长期往来的合作伙伴等这些都是中小微企业所需要的,而小企业所拥有的灵活性是大企业缺少的。

大企业可以与小企业相互合作,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把前期的制造工作转让给中小微企业来完成。相互合作之后,大企业可以在研发和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大企业的竞争力。而小企业在完成这些合作时,一是提高了企业的活力、加强了企业的能力,加速小微企业的发展。二是合作的过程也是中小微企业向大企业学习的过程,学习大企业的企业文化、成功的发展经验与管理方法、由大的方向看到小的细节,弥补中小微企业在管理和经验上的不足。大公司拉动小企业就像大手拉着小手一样,在如今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大公司可以保护小企业的发展,为之保驾护航。

3.新型融资政策与民间借贷

互联网融资是互联时代新兴的产物,它将互联与金融相结合,企业可以更方便的、快捷的得到融资。在P2P类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借款人可以直接与出借人签署借贷合同获取企业发展现阶段所需款项。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相比,互联网融资省去了多次在银行、企业、政府等相关机构之间来回跑,为企业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民间借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拥有着大量的资金,放款快、门槛低而深受小微企业的欢迎。但互联网融资与民间借贷的利率过高,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利润减少,缺少正规部门的监管、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制约。这些机构的资金大多来自与社会资金,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监控这些机构,将利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资金有借有还,为企业和出借人争取合理的利益,将社会上的资金引向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中小微企业得到融资的同时,广大的民群众也从中获得了利润。鼓励民间借贷机构成立小笔借贷金融机构,将民间的资金统筹管理、统一发放贷款,减少坏账、不良贷款的数量,为企业和百姓谋利。

三、结论

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到的促进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重。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平衡发展。完善经济体制、建立建全法律法规、优化外部经济环境、拓展融资渠道,使制度与法律法规与外部经济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铺路,使之走上全速前进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J].财会月刊,2013(6).

[2]廖承红.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对策初探[J].商业财经,2014(35).

作者简介:王秀微(1992- ),女,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王淑芹(1963- ),女,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支持新疆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探索与研究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中小微企业在四板市场的融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