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利率市场化对基层商业银行影响初探

2015-06-18 20:45欧阳美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影响

欧阳美玲

摘 要: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也于2012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存款利率可上浮并且上浮区间不断扩大上。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商业银行业内领军代表,以先外币后本币的思路开始落地利率市场化工作,于2012年开始向各分行授权放开了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希望从较健全的外币利率定价环境入手,积累本币利率定价管理及提高收益空间的宝贵经验。本文以苏州地区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行外币利率定价市场化前后的情况对比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希望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外币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基层行;影响

一、苏州区域外贸经济及金融环境

苏州地处外向型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56.2%,占全国的7.4%,名列深圳、上海、北京之后,为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第四。2013年苏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093.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420.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各金融机构开展外币业务的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总数达到60家,外币存贷款总量分别达到263亿美元和219亿美元,所有银行机构均获得外汇业务经营资格,银行间市场竞争状况可见一斑,其中外汇业务因利率市场化首当其冲。

二、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业务发展情况

改革后该行外币业务出现了如下的明显特征:存贷款业务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份额变化明显,自主定价拓宽了客户选择面,在与客户交流的双向选择上也更有余地。

1.存贷款业务急速扩展后又降温。从利率机制改革实行的初期看,存贷款业务总量在不受价格因素的制约后出现了急速的扩张,特别是贷款业务在外汇利率市场化后的2012年3季度和2013年1季度出现了两个发展的高峰,带动外汇存款业务也大幅增长。但自2013年2季度开始贷款业务出现了直线回落,一度低落于外汇利率机制改革前水平,随后则缓慢回升至2011年末持平,存款波动势头略缓和。2014年6月末已经基本维持在利率机制改革前夕的业务规模。

2.外部利差空间先收后放,价格走势与同业各行进一步趋合。从该行的存贷款价格差变化情况看,外币定价机制改革后1年内,利差水平由改革前的3.06个百分点急剧下降至0收益水平,随后又开始呈现逐步外部盈利的状态。

贷款收益水平在外币定价机制改革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曲线逐步吻合,各行价格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极为接近。

该行存款支出率在2012年后的8个月内稳步上升后,在2013年期间随四行的平均价格水平上下波动,而在2014年以来又凸现了该行成本控制的优势。

3.存贷款业务量同业占比先升后降。外币利率机制改革后,各项存款的四行同业占比呈波浪型高低互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夕,该行存贷款同业排名第四,而改革后该行的存款业务增量增长情况一度占据同业第一,使得存款市场份额上升到20%左右,但在2013年以来又呈现了逐步下滑的趋势,与存款支出率的趋势一致。

该行外币贷款业务市场份额一度飙升至28.09%,同业总量排名第二,但自2013年第2季度开始,外币贷款的市场份额急速下跌至15%以下,低于利率集中改革前的市场占有水平,排名回落至同业第四。

4.客户集中度减轻,大客户业务份额下降。利率市场化前夕,前十大客户的收付匯量占国际结算总量的5.97%,较上年高出1.72个百分点,客户业务已经呈现集中的趋势。而2014年6月末,该行前十大客户的收付汇量占国际业务量的2.35%,较利率机制改革前下降3.62个百分点。而该批客户在该行的业务占有率则从利率机制改革前的19.01%下降到6.51%。客户数的增长使得该行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减少。

5.国际结算量上升,市场份额占比增加。改革前,国际结算量四行占比为26.47%,四行排名第三。改革后国际结算量市场份额较前上升了1.66个百分点,超出了25%,达到28.13%;排名上升1位至第二位。

6.贷款综合收益水平下滑。2011年末,该行的贷款综合收益率水平达到4.85%,高出系统内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而改革后,贷款综合收益水平下降到较系统内平均水平低0.33个百分点。

综上,利率市场化对外币业务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改革后在短期内因为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的促进非常明显,短期内贷款价格下降,存款价格上升后导致了存贷款市场份额的明显上升。而一旦定价水平与同业趋同后,价格体现为不再成为主要的竞争因素,在价格竞争的背后,营销策略、服务质量、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内涵因素作用将更为重要。

三、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1.进一步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认知度。利率市场化并非仅利率竞争市场化,更多的是综合竞争实力、市场创新潜力、风险管控能力的比拼。与我国文化背景较接近的台湾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全面放开利率空间后,台湾地区先出现了存款利率飙升,利差收窄,银行业出现全面亏损三年并行业大洗牌的大起大落的情况。待市场有序稳定后的2011年,台湾银行业务利差水平也仅保持在1.44%左右,为改革前的45%左右。从该行外币存贷款利差的曲线图看,外币存贷款利率及利差水平也经历了类似的波动,但是由于外币存贷款资金总量相对较小,而我国尚处于外币资本项下未全面放开的环境中,所以该影响最终被客户选择所抵消,利差空间回归到前期水平。

因此,基层经营行要加快拓展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而获得综合收益的途径,加强客户分析工作的建设,提高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度。要考虑到除了存贷款价格因素外,还存在资金交易价格,国际结算业务手续费价格等多项价格因素以及客户的避险、速度等多方面服务要求,要从客户的组合需求、衍生产品、避险增值等方面出发考虑银行的综合定价水平,实现客户的综合回报,为外币业务水平的提升打出组合拳。

强化量本利分析,寻求收益风险最优原则。从内部管理要求出发,评估本行的可承受利率定价市场化改革成本。由于该行的外币利率市场化前后利差收入各期同比下降均超过50%,并且持续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可见外币盈利能力已经收到了负面影响。当然,采取管理措施可以减缓利差缩减速度。由于目前我国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总量存在限制。如能通过预设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改革的成本负荷,取得量价平衡的局面将对外币业务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2.加快业务发展转型,减缓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前期改革的经验已经说明利差水平在利率市场化后必然下降并对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该行2011年以来的外币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业务收入情況看,该项收入在2012年出现了34.34%的增长后于2013年出现了逾50%的大幅下滑,与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变化是同步的。因此,目前的外币非利息业务收入是依附于外币的存贷款业务的。在利率竞争的背后,需要的是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资金交易、结算代理等其他业务的服务能力,拓展业务内涵,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已经开始在期权业务、商品交易等外币避险工具向境内基层行推行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在新产品推广运用上仍然存在很大空间。

3.拓户稳户时抓大不放小是发展趋势。在关注大客户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抓好中小企业的营销拓展工作,扩大客户群目标范围,培养客户忠诚度对业务发展有积极作用。本着支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初衷,涉及外贸的中小企业在外币业务专业知识方面更需要高素质的银行专业人员的指导。

从苏州地区该国有银行基层行在外币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运营结果看,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宝贵经验,这将为今后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实施提供可借鉴之处。本外币一体化发展将为减轻对人民币利差收益的依赖打下伏笔。由于人民币的资金体量远大于外币的体量,并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导致金融脱媒的加剧对人民币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影响,也是外币利率市场化所不具备的外部因素,因此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业务经营冲击力将更为巨大,商业银行基层经营单位作为银行盈利的基础细胞,在如何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强化利率精细化管理上仍有发展优化空间。

参考文献:

[1]阎俊生,著.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经营策略研究(第1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2]王松奇,主编.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第1版)[M].社会文献出版社,2012.

[3]隋聪著.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理论、实证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3.

[4]潘功胜.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思考——利率市场化,银行资本充足行与金融市场结构[J].金融会计,2014(01).

[5]张晓朴.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J].金融会计,2014(01).

[6]王敬东.利率市场化形势下的银行经营转型[J].金融会计,2014(01).

[7]姚明德.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会计,2014(01).

[8]白丹.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打造民生特色经营模式[J].金融会计,2014(01).

[9]高占军.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利率市场化[J].金融会计,2014(01).

[10]王蕾,朱学彬.从平凡到卓越——利率市场化下富国银行转型分析[J].金融会计,2014(01).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