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2015-06-18 08:50孙蕾张义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处理

孙蕾 张义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购买力也正在不断增强,尤其是近些年对固定资产的购买,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运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固定资产,但是对于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还是较为复杂。将以此为出发点,对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相关现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分期付款;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资产中最重要的资产,往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且市场价格也比较高,有些新兴企业未能支付起这种高额的固定资产的费用,对于固定资产的购买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很多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会选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降低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以便于提前获得试用的权利,通常在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往往在会计处理上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开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那时我国就已经注意到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会计工作性质就是在企业中资金缺少时能及时的维持企业的经营,当企业资金多余时,用融出的资金来为企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会计行业的自身对经济掌控的特性,会计在税款的处理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会计要对所得税进行处理,但是目前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会计在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时会计成本处理中就会出现企业的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会出现多余成本支出的现象,而在企业分期付款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冲击,企业的发展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因此在企业还款时会出现超出正常的还款期限,会计处理还会受到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目标的影响,于此同时不少的会计在处理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与会计计税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进程。

二、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1.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成本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上存在的困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企业的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其中包括企业外购的使用资产,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交通运输费、安装维护费用、相关人员的服务费用、固定资产的市场实际价格和购买资产支出的税费等等。成本控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处理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企业的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会出现多余成本支出的现象。

2.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预期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通常会选用在正常期限内的条件下进行付款,但是市场却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样就会出现企业还款日期超过购买固定资产的还款期限的情况。通常在分期付款的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并且对于固定资产的还款期限具有严格的要求,一旦超过了正常购买固定资产的还款期限,就会对企业的信用产生威胁,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

3.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受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目标的影响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还受到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目标的影响,在企业选用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来购买产品时,会促使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规定之间产生一定的出入,还会影响企业出现超出还款的正常期限,并还会影响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处理,导致企业的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会出现多余成本支出的现象,对整个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4.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与会计计税的差异

在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时,通常情况下购买价款总额要高于购买价款现值,因此固定资产在会计入账价值时也不会高于计税的基础,从而会出现可抵扣暂时性的差异。实际上企业的分期付款購买固定资产的行为不属于企业合并的范围,自从交易发生时都不会对于会计的利润和纳税所得税产生影响,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的科目,只需调整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即可,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调整将有违会计核算中的历史成本原则,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相关解决方案

1.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处理的相关方案

在企业偿还固定资产的成本时,应该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设定每期所偿还的金额,但是在企业分期付款该买固定资产时,由于设计的资金较大,且付款的时间较长,在这期间企业也应该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化情况,企业在还款时应该遵守国税函[2010]79号的相关规定,在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

2.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会计预期处理的相关方案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正常的付款期限小于三年,如若超出三年的期限,就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还款将视为超出正常期限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会计处理将不会按照正常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业务来处理,如若出现此种情况,那么会按照融资性质进行处理,将企业未来支付价款折现之后的价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但是由于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与实际支付价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这种差异的计算方式,应该先计入未确认的融资费用之中,然后根据发生期间的差异,将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分别计入到固定资产成本或者当期企业在运转中的损益之中。

3.规避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受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目标的影响

由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规定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时要正确进行会计处理,与此同时还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其他的会计准则,适当调整固定资产所得税,以准确计算出企业缴纳固定资产的所得税。并且在企业分期购买固定资产时,应该按照未来支付价格和实际企业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后,按照未来实际需要进行折现,最后在未来支付价款折现后的价值中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科目进行研究。这里所指的未来支付价款折现之后的价值实际上就是指未来各期支付的价款在实际折现后企业应付的价钱,而企业在实际的购买中应付的借款利息费用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应该将借款利息费用归纳到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但是由于企业每期付款的金额受企业实际发展的影响,但是每期所偿还的金额不能超出最低的还款金额,每期所偿还的金额越多,固定還款剩下的金额就越少,因此企业在还款时,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适当的调整,每期还款金额,提前完成还款,减低企业的相关支出。

4.缩小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与会计计税的差异

想要缩小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与会计计税的差异企业就必须遵循《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国家规定,不断的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促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在处理分期付款所得税时最大程度的缩短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与会计计税的差异,并根据税务部门对所得税的处理方案,将企业分期付款会计处理按照掌握各期付款额和发票上实际记录的票面金额,对于各期付款额和发票上实际记录的票面金额不予折现,一切按购买价款的总金额来确认企业的固定资产份额。在会计处理中对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之和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必须要满足达到预定可使用之前的状态,并且对于实际支付的价款之和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必须要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的相关要求才可以进行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曾规定,如若企业的资本符合建工程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以及企业实际发展的成本估算后才可进行处理,尚未满足建工程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部分按照分期付款期间的信用,运用实际利率非方案进行摊销,最后将摊销后的财务费用计入到当期损益中。

综上所述,社会的经济化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社会的市场购买力,固定资产成为了近些年的热门产品。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讲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济压力,因此做好会计处理分析有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在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购买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案,和对相关的规定做出初步阐述,以期为企业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刘泉军.融资性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所得税核算[J].中国税务,2013(12):53-55.

猜你喜欢
会计处理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包含对赌协议的投资合同初始成本会计处理刍议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