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南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2015-06-18 08:50管理要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一带一路战略

摘 要:就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而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战略,基于这个目标,我国历经数年不停的拓展发展战略与战略思想,“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其中具有一定实施精神的战略思想,其战略思想的发展与实施,对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西南地区地处西南沿海地区,毗邻东南亚国家,其十分具有经济发展潜力。但是就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发展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而言,比较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就是在发展之中主观思想无法跟进。另一方面,我国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于整个西南地区来说,其在发展之中牢牢把握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西南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在“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经济背景中,挖掘西南地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西南地区;经济未来发展;影响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宏观的发展理念与思维,2013年9月到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该倡议以其全新的发展理念促进着东南亚国家的全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各种研究、讨论更多地是聚焦于经济发展的思想的层面,例如阐发丝绸之路文化或民心沟通与凝聚。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战略思想与实际计划相结合,充分推进“五通”(即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框架建设,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取得早期实际效果的收获。

“一带一路”战略可谓是我国在现在发展阶段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在发展之中不断的依靠精神指导,是我国各个地区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着思想的局限性,即思想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其需要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依托。不断的发展强化精神领域的建设,并不能催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所以,该思想如果依托中国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域,发展将是不可限量的,本文将以西南地区为主要依托进行相关的探索与研究。但是单纯的就战略思想而言,其还是具有优越性的。“一带一路”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地带,“一带一路”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欧洲和亚太两大经济圈。在各个国家与各个地区之间,起到了一定的连接作用。就“一带一路”拟定的参与活动的国家之中。当前沿线的相关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与我国企业扩大经贸合作、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和空间十分广阔。这种强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也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开拓了宽阔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西南地区地处我国领土的西南边陲,其中无论是陆路还是海陆,都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发展的门户,但是西南地区仅仅广东一省份以区位优势发展为我国各省份前列,其余省份,可以说对于内陆地区来说,就是贫困的代名词,无法适应国家快速的经济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十分堪忧。

首先,我国西南地区相对与自身的优势而言,其发展却是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的,以往在西南地区的发展理念之中,都是面向我国内陆地区进行发展的,但是由于西南地区地处内陆边疆一带,很多地区甚至是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或者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由于交通、语言、民族等原因,其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南方其他省份。再以其经济基础为例子,西南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尤其是其中的交通运输环节,是制约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很多具有优势的农夫产品无法进行快速的产销,同时西南地区具有十分优势的环境资源,而交通的制约,限制了西南地区经济水平低,影响交通运输的资金投入和技术。而无法与内陆进行交通往来,也就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限制了西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多优势条件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了。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也不能更进一步的吸引外资的投资。可以说这是阻挠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次,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立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发展战略。战略之中为西部地区,尤其是其中地处西南边陲的西南地区,制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在该战略的指导之下,西部地区全面促进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制定了良好基础与起点。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来说,我国正在积极寻找适合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并且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基础战略,相应的制定了更加适合其发展的子战略。战略的制定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在强有力的发展指引与发展保障之中,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已经由原本的闭塞,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探索,发展理念也逐步转变为了外向型发展。加强的交通、信息、网络的联系。西南地区的各项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再次,在各項事业的发展之中,交通问题仍然是关系到实现西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虽然在我国西部地区,已经逐步确认了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在面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之中,也逐步的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就目前西南部地区的发展现状而言,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等因素。西南很多地区不通铁路,公路运输发展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桂林市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但是其铁路交通,仍旧无法比肩中东部地区,甚至连东北地区都无法相提并论,桂林市铁路交通,除了2014年所修建,并交互使用的高铁之外,其原本的铁路仅有一条客流专线,进出桂林的交通可谓是较为困难的。由于桂林市旅游城市,其路上交通还算便利,与周围的省市自治区等都有客运与货运汽车。但是,在旅游旺季,其交通仍旧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无法发挥到最大功效。

最后,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思想,相对来说不够成熟,无法将发展视角针对到外向型经济发展当中。在发展之中,不是针对本地区的自给自足,就是针对我国国内的其他地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既具有天然的海港,同时又具有相接壤的内陆国家,但是在广西经济发展中,进出口份额却少之又少。可以说,缺乏强有力的战略指导,是西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西南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西南经济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主要针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以走出去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与各个周边国家的密切的经济往来为主要发展方式,其在发展之中,为我国国内的主要辐射地——西南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本小节主要针对性的探索一下其对于我国西南经济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首先,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改变了原本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在经济发展之中,已经逐步展现了我国作为大国的影响力。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精髓的现代体现,我国正在逐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平友好的信任关系。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西南地区也在对于自身的经济建设方面,加强自身毗邻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加快自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西南地区也可以逐步改变自身股部自封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基础上,稳步巩固国防,用自身过硬的实力来保卫我国西南边疆。

其次,将虚拟概念与实际的经营活动相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战略思想,而思想到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并不能直接进行实际成果的转化。面对战略思想,西南地区相关的经营活动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就成为了我们所首要思考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进一步落实到实际的层面上,并且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比如,政策沟通应包括理念共识、决策共商;设施联通应包括设施共建、资源共享;贸易畅通应包括关税共同、规则共议;资金融通应包括汇率共浮、信息共享;民心相通应包括文化共存、价值共惠。在这种思想的督促之下,利用西南与南部沿海的最便捷通道,结合了资源与区位优势,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相信该举措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并且可以巩固我国的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再次,拓宽发展戰略思路,在原本的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中,往往比较关注自身的发展状况,常常利用其中的优势资源进行发展,例如旅游产业,农夫产品产业等,这种发展思想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想要谋求长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单纯的依靠自身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对于这种思想最好的扭转,在发展之中,西南地区可以逐步拓宽自身的发展战略思想,利用国家的各项金融扶持政策,全面推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周边国家与相关地区的经济往来于合作,从根本上扭转自身的发展局限。

四、结论

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内涵出发进行探索,梳理了该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同时,以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现状为分析的重点,其中主要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过全面,发展思想相对陈旧等。结合以上两点,笔者简要的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影响。希望本文的分析以及理论依据,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赖庆奎.“西南地区参与性方法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昆明召开[J].林业与社会,2003(01).

[2]饶光明.建立市场化的西南地区区域经贸协调机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02).

[3]孙尚志.我国西南地区“八五”重点建设的初步设想[J].软科学,1990(03).

[4]西南地区社科联协作会议纪要[J].四川社科界,1992(06).

[5]张蕴岭.聚焦一带一路大战略[J].大陆桥视野,2014(08).

[6]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03).

[7]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03).

[8]韩隽.中亚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问题与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9]Abudul Sahibi.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J].大陆桥视野,2009(07).

[10]杨值珍.冷战后南亚安全形势及中国对南亚安全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11]蔡鹏鸿.为构筑海上丝绸之路搭建平台:前景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4(04).

作者简介:管理要(1984.09- ),云南曲靖,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一带一路战略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战略
战略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