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2015-06-22 02:47高淑然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现状中职

高淑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本文从社会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现状、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网络     现状     措施

一、社会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这直接为社会提供了数以千万的就业岗位。根据权威部门的预测,随着计算机网络对经济发展作用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经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严重阻碍我国的信息化社会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板块,承担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步认识到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我国中职教育实现全免费教育,中高职对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立交桥全线打通,可见政府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但同时,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一)教材落后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媒介依据,是知识的载体。在经济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更新缓慢,内容陈旧落后,甚至与时代步伐相脱节。导致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很多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地出现在网络课程教材中,如现在较为流行的二维码、无线射频等技术。

(二)偏理论,轻实践

由于社会一直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上和普通教育区别不大,以理论为主。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教师基本是高校的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造成职业院校的实操训练不足。而企业能手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校园里担任实操教师。同时,学校应有的学习设施不完善,或者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教学。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师群体偏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常常不能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一)要选好实验项目,以点带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如果仅仅依照传统模式,先在教室把所有的理论、原理、发展历史、方法技术、应用前景等全部讲完再去实验,恐怕学生早已经对计算机网络失去了兴趣,甚至理论上不了几节课学生都不想进教室了。鉴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及中职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合理选好实验项目,以实验项目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项目带动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演示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计算机网络工具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操作,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进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提前分解成若干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是指教师组织或指导学生到计算机网络运营维护企业等单位实地观察、学习,进而直接了解计算机网络实际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既达到了理论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过程考核与效果考核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效果考核相结合的双重考核机制比较合理。过程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操作过程是否合理,学习方法、操作方法是否规范合理等的考核,是对学习、操作过程和方法的考核。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过程和方法直接影响着结果和效果。当然,再好的过程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结果和效果。所谓结果就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所谓效果就是实现好的结果的前提下其时间成本、体力成本、财务成本如何。

(四)通过校企合作与市场接轨

中职院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不能脱离企业,恰恰相反,还要与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与市场接轨。校企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保证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的,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模式。

总之,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作,中职院校和计算机网络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中职教学规律并结合课程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莹,陈正军.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消费导刊,2014(04).

[2]李彦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界,2014(2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现状中职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