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错题订正效果浅探

2015-07-02 01:39周公渊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

周公渊

【关键词】数学错题 订正效果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14-01

错题订正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过多次订正后,在遇到相类似的题目时还是会出错,订正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笔者在班级开展了“有效订正”专题讨论,让每个学生课后书写一篇“有效订正小秘诀”反思性文章,从文章中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思考如何提高错题订正效果。从学生的反思性文章中笔者得出了订正低效的主要原因:学生订正习惯不好,局限于寻求正确答案;学生之间缺乏正确互助的方式;集体订正错题方式太单一。如何在实践中提高错题订正效果?

一、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自主订正

学生拿到错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反向思考。反思不仅是简单的分析错因,还应从新的层面看到自身的不足,这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反思的经验和反思的技能,寻求新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一)引导订正后举一反三

生:把题目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找出其中的关键句、词、字。再想想自己错在哪?是解题思路出错,还是算错,或是不懂?若思路错误,我会画图找出数量关系;若算错,我会重新算一算,而且会算两次,以确保万无一失。

笔者认为,学生这样反思已经很不错了,但这样的反思仅限于本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延伸至书本或习题本上类似的题目。经过反思,学生逐渐提升对数学的感悟。

(二)引导学生生本对话

对于错题最原始而又不失重要性地方,就是书本上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生本对话,找准知识源头,利用这个源头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充满着个性创造力的订正过程,学生条理清晰,做到有本可依,时常会有新的收获。

二、开展互助性订正

“同伴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订正时重视同伴间相互影响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开展互助性订正,活跃了订正气氛,让订正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良好的订正效果。

生:在听同学讲的时候,我们听不懂时,应该叫他再说一次,直到听懂为止。别人教完后,自己理解了,可以根据这种类型的解题方法、思路再做一遍,认真回顾这题的方法、思路。回头想一想,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以后遇到还会不会。

(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往往急于去做面面俱到的讲解,这样的订正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机会。错题订正活动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也要关注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少讲一点,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创设同伴间互动交流的机会。

(二)相同层次的互助对象

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思维方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助效果并不明显。优秀学生思维活跃,跳跃性较强,如果让他们去帮助“学困生”,讲解者往往会缺乏耐心,致使听者糊里糊涂。因此,应选择相同层次的学生结成互助对象,由于互助双方都处于同一水平,思维及语言系统比较接近,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彼此间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互助活动,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愉快的错题订正平台,切实提高订正效果。

三、实施形式多样的集体订正

教师批改学生的习题往往以解题正确与否进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反馈时也是采取单一的讲评形式,做到题题不落,面面俱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学生虽然能够快速订正错题,但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如何在集体订正中提高订正的效果?

(一)教师针对性讲评

教师在讲评前需要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与分析,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评。同时,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收集学生的典型错题,建立“学生错题集”,并加以错因分析、归类,在复习阶段,改变原题的情境和数量,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喜欢讲给同伴听,喜欢听同伴讲,喜欢和同伴争论,最让他们自豪的事情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根据错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伴上讲台边板演边讲解,讲解完毕询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吗?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当所有的学生都有没新的问题和解法时,最后邀请学生上台做总结性发言。通这样的学习活动,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讲解、讨论、争辩、总结中逐渐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动,这样,学生们就会热爱数学订正,更加热爱数学课堂。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