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如何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

2015-07-02 06:12吴珏华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课件幼儿

吴珏华

【关键词】幼儿 课件 集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27-02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教学中主要的辅助教学形式。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已随处可见。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多媒体课件中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能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活跃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也从最初的惊奇、神秘和喜悦中走出来,更多的是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新审视和认真思考。我们深深体会到,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给教学带来诸多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丢失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教育方法与经验。那么,如何正确地使多媒体课件,使其更好地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率呢?

一、选材要“精”

(一)精心——课件的选择要恰到好处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以调动幼儿的视觉直观功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在选择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关注到课件的针对性。例如,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所运用的课件应该有美丽的画面、完整流畅的语言、适当的配乐,以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词汇,在良好的氛围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在科学活动课中则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选择、运用一些小纪录片,将简单的科学原理用形象的方法展示出来,以帮助幼儿更加直观、轻松地了解一些科学小原理;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运用一些能让幼儿参与进来的互动性操作小游戏,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增强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数、形、空间等抽象的概念。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精心设计课件,使其仅仅流于形式,那么它反而会冲淡教学主题,导致幼儿被一些无关因素所干扰,减弱活动效果。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恰当运用好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钻透教材,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精要——课件的选择要实用高效

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必须操作简单、实用,能自如地将它和活动组织融为一体,高效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比如,在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当课件画面中狮子的脚印、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出现,当生动的动态多媒体图谱完整地展示在幼儿眼前时,幼儿自然而然就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再如,在语言活动《妈妈摘的葡萄》中,当故事讲述到小狐狸孤独地在风中等待摘葡萄的妈妈回来时,课件中伤感的音乐和小狐狸在山洞口徘徊的身影相结合,孩子们的担心也会被调动起来——“妈妈可能遇到什么事了?”由于该课件的使用紧紧围绕活动内容来呈现,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制作的课件一定要操作方便,不要过于复杂,不要因为操作的繁琐而扰乱了教师组织活动的节奏。如有的教师在活动前没有将活动所需要的音乐与画面组合在一个课件里,在活动过程中,一会儿切换窗口播放音乐,一会儿又回到画面窗口,这样复杂的操作反而分散了幼儿听讲的注意力,干扰了幼儿的学习,影响了活动的有效性,是不可取的。

(三)精美——课件的选择要“锦上添花”

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因此,我们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清晰、美丽的。有这样一个语言教学活动让笔者印象很深刻: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班语言活动《春天》时,为了给幼儿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就制作了一个课件。但该课件画面选用的是一幅水粉画,色彩黯淡,模糊不清,而且该教师还选用了钢琴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音乐。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运用牵强,根本没有把春天的美丽展现给幼儿,还不如不用。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用的画面基调应该是清晰、明亮的,比如,湛蓝的天空、展翅高翔的小鸟、飞舞的蝴蝶、盛开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等,再配上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孩子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这样的画面才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春天的感受。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前,应该充分考虑作品本身的审美性,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这才能体现“多媒体课件要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宗旨。

二、使用要“活”

(一)多媒体课件使用要因时、因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应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进行。”其实,运用多媒体课件也是一样。当今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随便上网一查,就可以找到数以万计的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然而,不少教师对下载课件拿来就用,却忽视了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的幼儿群体特色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社会活动《我们的家乡》,教师在下载相关课件时,一定要先仔细看一看课件内容,因为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环境风貌也不一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取其框架,但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班级幼儿的学习特点做一些必要的改动,如涉及的家乡风景、家乡美食、家乡风俗等,使多媒体课件运用能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因幼儿的学习特点而异。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有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体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在含义。

(二)多媒体课件使用要因情、因境

自从多媒体课件引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以后,由于其资源丰富,获得的途径也十分便捷,不少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过于依赖课件,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课件的操作和内容演示,或以冰冷机械的鼠标点击代替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或以幼儿单向的观看代替了师幼间互动,忽视了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在执教大班故事活动《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时,在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授课教师安排了欣赏故事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该教师播放了一个完整的FLASH动画小电影。由于故事比较长,该教师用了近5分钟的时间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画。整个播放过程,幼儿和教师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互动,活动就像静止了一样。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运用不可取,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情境有选择地使用课件,不要一味地依赖课件。像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先有目的地选择动画中最精彩的部分和幼儿一起欣赏,其余部分可以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或是图片讲述等方式进行,以促进师幼互动。此外,传统教学使用的实物、图片、操作材料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依然是十分强大的,因此,推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因情、因境,也就是要与教师富有情感的讲述、灵活多样的互动、丰富多彩的幼儿操作活动情境相结合,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坚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所特有的情感化、人文化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无疑给幼儿集体教学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它用更多样的方式实现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在幼儿与教师、幼儿与所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克服多媒体的使用弊端,使其能为幼儿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课件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手风琴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之异同
让游戏融入集体教学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