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2015-07-03 01:02唐伟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中概念化学

唐伟

摘 要:化学概念是构成中学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概念学习和掌握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的重要途径,是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高中;化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7-01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化学科学角度的概括,是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系统的有关物质化学运动规律及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

一、当前化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情形:一方面教师为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学生依旧是一听就懂、一用就错。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常常不明白概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很难把握概念的真实意义,尤其在一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概念学习中,如化学平衡、等效平衡、胶体等。并且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简单地把中学化学的学习转化为“学概念、用概念”。他们认为中学化学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会不会解题,会不会用他们传授的“经验”进行解题。学生也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常觉得化学书本很容易学。书本上的概念很少,内容也不多,要识记的概念很少,要识记的笔记却有很多。对于解题,只有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是所谓的理解概念,即从概念的定义语言中讲清概念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概念的语言信息进行讲解,是从语言的角度构建概念的意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实质是语言学习,而非真正的概念意义的构建。

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在实际生活中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否恰当,直接决定学生能否正确有效掌握概念要领。化学概念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这种抽象性却是建立在感知大量生活材料的基础上的。因此,化学概念的引入教学,必须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和直观化。

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问题入手:你在买肉时,会根据肉的色泽来判断肉的新鲜程度吗?应该怎么判断?由于人在屠宰猪牛时,放血不完全而残存血红素,血红素中铁以二价离子形式存在,因此肉新鲜的时候呈现鲜红色,随着肉的陈放,二价铁离子逐渐被空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使肉呈现暗红色,所以我们在外出买肉时,一定要买鲜红的肉。由此生活实例入手,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之后引出“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主题,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中,不仅是学习的重点,更是高考的热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特征、规律、类型、表示、应用都将是初学氧化还原反应者不可忽视的知识。

2、在实验探究中形成概念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记忆并运用概念。而理解的关键就是深入概念本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因此,直观对象是概念形成的基础。在概念的形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将对直观对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透过现象深入概念的本质,促使概念形成深度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掌握假设、观察、思考、测定、控制、逻辑思维等能力:在实验课上通过一个个实验活动,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并尝试亲手操作,设身处地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3、在对比概括中深化概念

有比較才有鉴别。把两个或两类易混的概念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也是学习概念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比新旧概念,从而探究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系统化清晰化的概念认识。

例如,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本身容易混淆,再加上中学生对化学理论学习的局限性,在具体处理问题时经常出错。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中概括出“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的问题进行质疑,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同样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个课题中都有。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学生对这样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从两个概念的比较之中,找出相互关系,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于混淆。

例如,在讲“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提出以下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把握需要掌握的概念,从而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支 瑶.高中化学概念理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与策略方法.

[2] 陈 欣.高中概念理论教学.

[3] 徐土根等.建构主义与化学概念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概念化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