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词》中三首辛弃疾的词

2015-07-04 06:25郝建强孙秋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异文辛弃疾风格

郝建强 孙秋玲

摘 要:《绝妙好词》中选录了三首辛弃疾的词,分别为《摸鱼儿》《祝英台近》《瑞鹤仙》。运用河大图书馆藏的《绝妙好词笺》与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及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稼轩长短句》对照,找出异文简单分析,并对三首词的题材风格作了简析,可以明确当时以婉约词为正宗。

关键词:《绝妙好词笺》  辛弃疾  异文  风格

《绝妙好词》是南宋周密编选的一部词集,以选录精粹著称。这部词集专收南宋词人作品,始自张孝祥而终于仇远,收词385首,共132家。

《绝妙好词》约成书于元初,却始在清初于常熟钱谦益家中发现抄本,宋、元、明三代竟无一刻本(有明汲古阁抄本,清高士奇刊本)。可见,当时《绝妙好词》不甚“流行”。直到《绝妙好词笺》的出现,才得以广行于世。

《绝妙好词笺》是乾隆初年,査为仁、厉鹗合著,是二人为《绝妙好词》所做的笺注。

一、辛弃疾的三首词

我注意到词集中选了辛弃疾的三首词,分别为《摸鱼儿》《祝英台近》《瑞鹤仙》。为了便于分析,下面把这三首词抄录于下(加点的字表示有异文)。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悤悤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妬。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祝英台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点点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瑞鹤仙 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讬。粉蜨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二、三首词的异文分析

三首词皆以河大图书馆藏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绝妙好词笺》为底本,以“中华再造善本”中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以下简称毛抄本)为对校本,参考“中华再造善本”中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稼轩长短句》(以下简称元刻本)为参校本,把三首词的异文列出,并做简单分析。

《摸鱼儿》一词,四部备要本与元刻本同,与毛抄本异文较多。“悤悤”毛抄本作“匆匆”,此属于异体字。“算”毛抄本作“筭”,“筭”为“算”的古字。“惹”毛抄本作“萦”,按意境分析,“惹”当比“萦”好,因为一个“惹”字,把“画帘蛛网”写活了,但到底作何须另作分析。“妬”毛抄本作“妒”,二字同样为异体字。“相如赋”毛抄本作“长门赋”,现通行本都做“相如赋”,当是抄本涉上文“长门事”而误。“栏”毛抄本作“阑”此二字作“栏杆”意时通用。

《祝英台近》一词,四部备要本与毛抄本大体相同,只有一处异文,“带将愁去”毛抄本作“将愁归去”,“带将愁去”中“将”字为虚字,“将愁归去”中“将”为动词,从整首词的婉约细腻来看,最后一句是女子对春的婉转怨恨,“带将愁去”更好些,元刻本也是“带将愁去”,所以,词句应当是“带将愁去”。与元刻本异文不多,只有两处。“点点”元刻本作“片片”,“倩”元刻本作“更”此两种异文皆通,不便妄下结论。另外,元刻本在词牌“祝英台近”下有“晚春”指明词的主题。

《瑞鹤仙》一词,四部备要本与毛抄本只有一处异文,“盼”毛抄本作“眄”,“眄”也有“顾盼”的意思,元刻本作“盼”,所以,此处应当是“盼”为好,毛抄本估计为字形相近而误。与元刻本异文较多,“梅”元刻本为“赋梅”,二者皆可通,“赋”为歌颂意,“赋梅”意更明确。“靓” 元刻本为“艳”,二者皆通,“绡”为“销”,似“绡”字为好,“花”为“桃”,二者皆通,“淡”为“落”,二者皆通。“著”为“着”, “讬”为“托”,“蜨”为“蝶”, 三组字为异体字,“着”、“托”、“蝶”,在元代为俗体字,这些字现在都还用着,我们足以看出俗字在元代的盛行。

三、三首词题材风格分析

对于今人来说,我们接触辛弃疾的词,最有名的要算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得很有气势,人们一般把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提,说他们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因此,也都认为豪放词要好于婉约词,辛弃疾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国家有所贡献。有此种主观经验在前,人们也就以为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写的都是那么豪放,艺术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是我们今人的看法,导致今人选词时偏重于辛弃疾的豪放词,而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位词人的,或者说宋人是如何看待词这一体裁的,在词集中选了词人的哪些词,就只能去看宋人的选本了。

前已述及《绝妙好词》为南宋周密所选词集,“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昇《花庵词选》之上”(《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四库全书总目》不吝评价,可见此选本水平之高,“又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馆臣把它归为词选中的“善本”,此评价亦可见选本之珍贵。

从题材看三首词皆未言及军国大事;词中意象亦不似《永遇乐》中写名山大川,词中意象为“风雨”“芳草”“蛛网”“烟柳”“雁霜”“粉蝶”等等,此类意象一般具有忧愁缠绵的特征,由意象而及塑造的意境,当然不会是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是婉约内敛的。三首词也并未抒豪情与壮志,《摸鱼儿》一词,上片主要写春意阑珊,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作者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祝英台近》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作者用曲折顿挫的笔法,把执著的思念表达得深刻细腻、生动传神;《瑞鹤仙》上阙写梅花的高洁品性和非凡的才华,下阙写梅花受冷落、寂寞、伤心之情,产生鲜明的对照。

《绝妙好词箋》在辛弃疾下有笺注,曰:“……刘后村云: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丽绵密者已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此论甚切。刘后村即刘克庄,认为辛弃疾的豪放词不错,但婉约词更是能和前辈晏殊、秦观媲美。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宋人不排斥豪放词,但还是把婉约词作为正宗的。

参考文献

[1] 査为仁,厉鹗,笺注.绝妙好词笺[M].四库备要本.

[2] (宋)周密,辑.绝妙好词(七卷)[M].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

[3]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十二卷)[M].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

[4]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5.

猜你喜欢
异文辛弃疾风格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