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谷崎润一郎的审美观

2015-07-04 06:58朱双双范静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7期

朱双双 范静遐

摘 要:在近代欧洲文艺思潮中,唯美派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期,日本文坛也掀起了唯美主义思想热潮。谷崎润一郎以其开山之作《刺青》为开端,作为日本唯美派的新兴作家登上文坛。本文通过分析该作品的美学思想,从而阐述谷崎文学的审美观及唯美世界的构想。

关键词:唯美派  官能美  恶魔主义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近代唯美派 (又称耽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日本唯美派于19世纪末兴起,其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享受和创造美,并追求官能上的自我陶醉,是反对自然主义的文学流派。

谷崎润一郎1908年进入东京大学 (原东京帝国大学)后,开始投入文学创作。虽然,当时的文坛主流是自然主义文学,但谷崎润一郎受到唯美派代表作家永井荷风①及西方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先后创作了《刺青》《痴人之爱》《麒麟》《春琴抄》等追求官能美,具有唯美逐一倾向的作品。永井荷风高度赞誉《刺青》《麒麟》等早期作品,还把谷崎看成是自己的继承者而大力推举,并在《三田文学》第十一月号刊上发表了《谷崎润一郎作品》一文,在文中将谷崎的文学特色归纳为:第一,从肉体的恐怖中产生神秘幽玄之美;第二,完全是乡土的;第三,文章的完美性。谷崎润一郎因此受到世人的关注。

虽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经历了早期的恶魔主义、中期的传统美回归和晚期的对老人的性的描写三个时期,但早期作品《刺青》所反映出的初期审美意识贯穿于古崎的毕生作品中,,为其今后成为一名唯美派大家奠定了基础。因此,《刺青》是一部对谷崎润一郎极其重要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最本质的唯美主义。

一、追求江户情趣

《刺青》②开头写道:“那时尘世还不像今天这样激烈地互相倾轧,人们还具有所谓“愚昧”的高尚道德。”这里所提到的“今天”是指谷崎润一郎撰写该小说的时间,即明治末期。从古崎对作品中市街情景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们还具有所谓“愚昧”的高尚道德的时期即为江户时代。在江户时代,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町人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刺青”便是江户时代非常盛行的町人文化之一。文中对刺青这样描写道:“人人都追求美。甚至向天赋的肉体注以五彩颜料。因而,当时人们的肌肤流淌着浓郁的芬芳、绚烂的线条或色彩。吉原和辰巳的青楼倩女,也为美妙文身的男子而心生情愫。时而两国召开‘文身大会,与会者拍打著胸脯,竞相夸耀和评价文身的绝妙之处。”由此可见,文身在江户时代分外流行,许多人都喜欢用文身来彰显自己的魅力。那么,生活在明治时代的谷崎润一郎为什么将故事设定在江户时代呢?

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刺青》撰写于明治维新后的1910年。当时的日本社会摆脱中华思想、儒教精神的枷锁,积极接受西方文明,否定一切日本传统文化。而与文明开化的明治时期相比,江户时代就是“愚昧”的时代了。但当时普遍认为的“愚昧”,在谷崎润一郎看来确是高尚品德。所以小说中这样的背景设定可以说是,保留着江户文化的日本桥长大的谷崎润一郎,厌恶明治维新后全盘西方化的日本社会,同时也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感到悲哀所发出的感慨。对于文明开化的明治时代,谷崎通过创作追求江户情趣的作品来反对明治时代的全盘西洋化,反对自然主义。这也就是谷崎的诸多作品里都充满了江户情调的原因之一。

二、女性至上思想和对美的崇拜

在《刺青》的开头,谷崎润一郎就强调了对美的崇拜和赞美:“那时不论歌舞戏曲还是流行读物,皆以美为强者,以丑为弱者。”《刺青》诸多地方都体现出对美的力量的歌颂。

刺青师清吉毕生的梦想就是将代表自己思想的文身刺在一个美丽的肉体上,为此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灵魂而跪倒在刺青的绚丽面前。在美丽的刺青面前,清吉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弱者,甘愿成为女人的肥料;而被文身的女人,则变得不再怯弱,反而充满力量。在谷崎笔下,美丽是不可战胜的,无论谁在美的面前都是软弱无力的,谁拥有美,谁就是强者。

清吉不断寻觅着梦想中的那个女人,“仅仅只是容颜娇媚,皮肤光滑还不能让他满足”,他心目中真正的女人要有一双“吸吮男人的鲜血而肥润,踏在男人胸膛的香足”,要表现出“几十年来在这个将全国的罪恶和财富都囊括其中的那几番生生死死的俊男倩女的风韵”。这样的女人才是刺青师清吉心中最理想的“真正的美人”。可见,在谷崎的唯美世界中,美丽与邪恶是一对双胞胎,他在“一片凯歌”声中津津乐道于女人眼里那“剑一般的光芒”。就像是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自序》③中提到的那样:“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书与道德无关,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谷崎润一郎无疑有着对美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伊藤整④也曾评价道:“古崎润一郎试图对人生既有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并试图去改变它。这就颠覆了对善和审美的传统判断,把理性、道德等抛向一边。”

女性至上也是谷崎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阅读谷崎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谷崎润一郎的心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被完全颠覆,女人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早期代表作《刺青》中的年轻姑娘,还是中后期代表作《春琴抄》中的春琴、《痴人之爱》中的娜奥米等,女性都占有绝对性的优势,男性只不过是绝对服从女性、奉侍女性的角色而已。在《刺青》一文的开头,作者列举了女杀手“定九郎”、女侠盗“吾来世”等一系列人物,这些戏剧小说中的人物原本都是男性,但谷崎将其改成女性,以便突出“女性”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强者”这一主题思想。

三、恶魔主义萌芽

1912年,谷崎润一郎发表了《恶魔》,之后又创作了《恶魔(续)》《异端者的悲哀》等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了作者通过施虐与受虐而寻求变态的快感以及追求“恶”的思想。由此谷崎润一郎也被称为“恶魔主义作家”。谷崎的恶魔主义思想,在《刺青》一文中可以窥见一斑。所以,《刺青》可以说是恶魔主义萌芽之作,是恶魔主义显露的开端。

首先,小说的题目“刺青”本身就是一种“恶魔般”的技艺,带有恐怖色彩。文中对刺青的描写,如“当他用银针刺进人们的皮肤时,那血肉模糊、红肿一片的肌肉之苦,痛苦难耐,一般的男子都会发出凄惨的呻吟声”、“为了染色效果好,还要洗澡。从浴池出来的人,都是半死半活的样子,跪倒在清吉的脚下,久久动弹不得”等,无一不体现其残忍恐怖。而刺青师清吉也在刺青过程中得到无比的快感,人们的呻吟声越惨、身体越痛苦,他获得的快感就越大。文身的过程就是施虐和受虐的过程,通过文身即施虐和受虐而获取无比的快感,这恰恰体现出了谷崎润一郎的恶魔主义思想。

恶魔主义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追求从恐怖、丑陋、怪异、颓废中发现美,在肉体的残酷中体现美。文章中,刺青师清吉所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姣好容貌,而是如同纣王的宠妃妲己那样,外表妖艳,内心却住着惡魔般残酷的女性。来到清吉家要求文身的年轻女子就是清吉梦寐以求的姑娘。当她看到暴君的爱妃妲己的画像后,“不知不觉眼神散发出光辉,嘴唇颤抖起来。奇怪的是,姑娘那张脸渐渐与宠妃的脸酷似。姑娘从中看清了真正的自己”。这暗示着该年轻姑娘不仅外表娇艳动人,其内心也与妲己相似,隐藏着“恶魔性”。为了让年轻姑娘成为日本最有魅力的女子,清吉在女人的背上刺了一个巨大的蜘蛛。女郎蜘蛛也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十分残忍的妖怪,是毒蜘蛛与怨灵的结合体。她们外表格外妖艳,能将男人迷醉后取其首级,并将他们吞噬。正如清吉所企图的那样,文身后的姑娘,其神情与之前大不一样,她内心的“恶魔性”也完全释放出来。在谷崎润一郎心中,这样的女人才展现出真正的美。文身后的女子“明亮的双眼已毫无痛苦的阴影,斜倚栏杆,若有所思地仰望晴朗的天空”。而拜倒在她脚下的,成为她的第一个“肥料”的就是刺青师清吉。

永井荷风曾评论道:“在明治文坛上,谷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出一片谁也不曾插手,或者说谁也不能插手的艺术领域”,佐藤春夫1也曾说:“古崎是一个近年罕见的没有思想的艺术家”。《刺青》开创了谷崎润一郎一生的创作理念,也奠定了谷崎的唯美观的基础,他“艺术第一,生活第二”的思想,无疑为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女性美的崇拜,对固有道德的反叛,具有一定的深刻性。然而,真正的艺术是可以与思想绝缘的,谷崎在感性的世界中探索着自己对美的追求,他沉迷于女性的肉体之中,从而使创作走上了极端享乐主义之路。

注释

① 永井荷风(1879—1959):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别号断肠亭主人、石南居士等.以自然主义倾向的小说《地狱之花》成名.后倾向唯美主义.

② 古崎润一郎.刺青[A]//吴鲁.鄂日本短篇小说作品选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7-67.

③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M].1891.

④ 伊藤整(1905—1969):日本小说家、文艺评论家、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倡导“新心理主义”,评论有《日本文坛史》《小说的认识》《近代日本的文学史》等.

参考文献

[1] 方志华.从谷崎润一郎的小说《刺青》看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

[2] 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作品集恶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 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野村尚吾.作家と作品――谷崎潤一郎[M].集英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