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众包翻译的质量控制

2015-07-04 06:58吴小敏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吴小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众包翻译也随之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翻译模式自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过的众包翻译项目,在本文中探讨了众包翻译的项目管理,并从项目管理角度对众包翻译模式下如何进行对翻译质量的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众包翻译  翻译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一、众包翻译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众包的模式早已经被运用于各个领域。2006年美国《连线》记者Howe在《众包的兴起》一文中首次提出“众包”的概念。维基百科将“众包”定义为:“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在翻译领域,把过去交由专职译员执行的任务,外包给网络上的志愿译员来完成,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众包翻译模式。[1] 如今,众包模式在翻译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Facebook网站、译言网、东西网、虎扑、果壳等社区型媒体网站早就进行了探索。翻译的内容涉及社交、新闻、娱乐、文化、学习、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等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模式,众包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等。这些特点自然也有利于众包翻译的商业化。在图书出版和网站众包方面,众包翻译模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和应用。著名的例子是: 《史蒂夫·乔布斯传》简体中文版的翻译。2011年,译言网与中信出版社合作,采用众包翻译的模式,在短短的五十天的时间里译出三十万字,《史蒂夫·乔布斯传》简体中文版最终与英文原本全球同步首发。而早在2007年,Facebook网站就召集双语用户志愿者为其网站进行翻译,并一举成功。发展至今,众包翻译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不仅是网站和图书出版,甚至许多翻译公司也在尝试众包的翻译模式。

二、众包翻译项目管理的一般流程

众包翻译项目管理和一般的翻译项目管理具有基本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性。两者都要经历基本的五大阶段: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收尾。简单来说就是都有“译前、译中、译后”这样一个过程。

但是,在众包模式下,翻译项目管理在各个阶段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项目启动和计划阶段,除了进行一般的分析、评估和获取之外,管理者还要分析项目进行众包的可行性、项目的保密性、译员队伍的组建、项目众包的成本、原文的分割、译文质量的控制等等问题。在项目执行阶段,可能要制定更为详细的计划,要制定更为规范的统一执行标准。众包模式下的翻译项目管理,在项目监控阶段,要做的工作更为繁杂,要求也更为严格。以笔者参与的The Sea的翻译项目为例:The Sea 是一本引进版图书,项目管理者在取得项目资格后,计划将图书的翻译工作众包出去。管理者首先发布消息,组建了一个符合要求的译员团队,再把原文分割,并针对译员的兴趣爱好和擅长专业分配好任务。项目执行之前,管理者与所有译员进行沟通交流,制定了统一执行的标准——包括生产工具、进度安排、统一术语、抽样质量、甚至语言风格、选词用词等等细节都做了统一规定。在翻译过程中,建立了平台供管理者和译员以及译员和译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最终项目如期完成,翻译质量也等到了保证。当然,审校人员以及项目管理者在后期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三、众包模式下的翻译质量控制问题

尽管众包翻译突破了翻译工作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降低了翻译工作的成本,提高了翻译效率,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中翻译质量问题是众多问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因为质量是翻译的生命。而众包模式下的翻译工作,其质量是比较难控制的。原因主要有:

(一)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由于众包翻译模式在市场上刚刚兴起,对于此类项目的管理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标准。项目管理者若按照传统的方法管理众包翻译项目,可能导致翻译质量低下,甚至导致项目中止乃至无法进行。

(二)译者非职业化,团队成员差异性大,水平参差不齐

“要保证众包模式的成功实施,就要允许译者的零成本和零门槛。”[2] 这种结构松散、规模庞大的翻译团队构成,译员之间肯定存在许多差异。比如译员所擅长的专业不同,译员之间翻译的速度有快有慢,译员的素質有高有低,甚至有些译员到交稿日期无法如期完成工作量。在笔者承接“京典祥译公司”的一个八万多字的翻译项目中,征得客户同意后,笔者再把该项目众包出去。起初有六位译员参与,由于译员水平差异,有两位译员未能如期完成翻译量,并且各个译员之间的翻译质量差别也比较大。这些给校对修改乃至整个项目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在语言风格、语意连贯和术语使用上很难做到统一

众包是化整为零,而对译文质量的评判是全方位的。当把工作量“一分为二”以后,还要考虑工作的质还能“一加一”返回得到“二”吗?这一点在翻译这件事上很难做到。首先,每个译员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是有区别的。比如,同样是一个单词“up”,有的人习惯翻译成“向上”,有的人习惯翻译成“往上”,两种译法本无孰是孰非之分。但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种语境下,反复出现此类的“差异”,确实会让读者觉得不舒服。其次,原文的拆分破坏了其整体性,可能导致译者误读或者误译。译员有的喜欢用长句,有的习惯用短句,有的译文显得更直白,有的又更有文言色彩,这些都会影响译文的整体性。再者,如果术语库准备得不充分的话,就会出现同一个术语多种译法的矛盾局面。

(四)修改内容过多,审校工作量大为增加

众包翻译模式虽然缩短了翻译的周期,但是却大大增加了审校的工作量。传统翻译模式下,译员的人数很少并且比较固定。译员相对专业化,翻译水平相对较高,风格相对固定,翻译的质量也相对有保证。而众包翻译模式下,译员的人数众多,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人员的变动,每个译员只负责整个翻译项目的小部分内容。如果按照抽样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的话,样本可能就很难代表整体质量。所以众包翻译模式下的审校工作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把好质量关。

(五)对技术平台和翻译工具的依赖性强

众包翻译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而诞生的,所以技术是众包翻译的强力支撑。尽管web2.0时代的到来,带动了众包翻译的崛起,但技术的发展还未使其达到完全智能的高度。翻譯活动始终还是进行创造和再创造的智力活动。众包翻译对技术和工具的依赖性强,从而抑制了人的创造能力,在文学翻译中,这种影响对翻译质量尤为不利,这也是众包翻译很难产生优秀作品的一个原因之一。

四、如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高众包翻译的质量

(一)项目管理者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

万事开头难,有备则无患。在翻译项目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项目管理者一开始就要了解项目背景,考虑该翻译项目是否适合众包的模式,是否有版权纠纷,是否涉及隐私保密等等。然后针对客户要求,选择合格的译员,准备适合的生产工具,制定术语库/表,提供翻译记忆库、平行文本以及相关文件。

(二)发挥技术平台和技术工具的先进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好的工作平台,是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的可靠保证。比如《史蒂夫·乔布斯传》的翻译,依靠的就是译言网这样一个大平台。对于普通的项目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一些网站、论坛、QQ交流群、讨论组、乃至微信、微博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也很有必要的。比如,为了使得术语统一和翻译记忆库共享,可以统一要求译员使用Trados翻译软件,如果有个别译员不会使用,可进行简单的教学。有些文件需要处理格式,可以提前进行批处理,再分发任务。

(三)制定合约,统一规范执行并及时沟通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数量庞大的译员就会成为一群散兵游勇,完全发挥不出群体的力量。大的方面可以参照中国翻译协会的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以及LISA推出的LISA QA Model,但更多细节还是要项目管理者来制定。合约制定的内容包括:交稿日期、使用工具、赏罚标准、直译或意译等细节。如果译员能同意执行的话,翻译的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沟通则须贯穿整个翻译项目,它不仅仅只停留在管理者与译员之间,译员与译员、整个项目参与人员都要保持交流。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并统一执行下去。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

“好的翻译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3]对于翻译质量的控制应放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要对整个翻译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形成一个体系,而不是只在译员完成翻译工作后,对其译文进行一次检查,更不是简单的抽样调查,要用一个合格率来评判译文质量。完整质量控制流程应包括:项目准备环节——组建优秀的翻译团队、项目的译前处理等;项目生产环节——翻译、编辑、审阅、排版等;质量监控环节——这一环节又贯穿译文生产的整个过程。

五、结语

众包翻译是新兴的翻译模式,而这种模式下的翻译,质量控制就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项目管理者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从全局上把控好翻译的质量,项目管理者要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发挥技术平台和技术工具的先进性作用,制定统一执行的规范并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把翻译质量的控制具体到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 陆艳.众包翻译模式研究[J].上海翻译,2012(3).

[2]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36-39.

[3] 王华伟,王华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11.

[4] 陆艳.众包翻译应用案例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翻译,2013(3).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