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5-07-04 14:26张晓云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晓云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蕴含着多方面的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塑造的基本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感,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字词,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化历史的热爱,从小养成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把更多地精力放在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上。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的美

1.教材中的自然美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很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现象的句子,因此小学生要善于发现这部分的美感。目前人教版教材中,主要体现着两种审美情态:一是大自然原生态的自然美景,是作者贴近生活环境获得的体验,也是学生间接接触大自然的最普遍途径,例如《桂林山水》中未经人类改造的山川之美,《海上日出》中波澜壮阔的景物美等等;二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美景,这部分景色描绘的过程中大多融入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形象,例如《赵州桥》、《颐和园》等。

2.教材中的社会美

教材中的社会美首先在于对人物的描写,这部分人物大多是心灵美好、热爱生活、勤劳勇敢、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等的形象,作者的用意一方面在于讴歌英雄人物的不平凡事迹,鼓励学生多向他们学习,另一方面也蕴含了普通人物的普通事件,教导学生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普通人更要坚持对生活的热情;此外还有净化读者心灵的文章,多是通过表现主人公境遇悲惨、梦想破灭等描述,使学生产生同情和悲傷情绪,引导他们珍惜并热爱现有的生活状态,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等。

3.教材中的艺术美

首先是教材的语言美,例如《燕子》一文,“黄绿眉眼”、“色彩鲜艳”、“伶俐可爱”、“百花争艳”等形容词的描绘,一方面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春季燕子到来的美感;其次是文章的寓意美,例如《白杨》,作者通过对白杨的描述,赋予了它人类的美好品质,鼓舞更多地学生学习白杨的优秀品质,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最后是韵律美、情感美、节奏美等多种美感的集中体现,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林海》,涵盖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美、韵律美,同时也包含了热爱祖国的情感美及语言描绘的节奏美、色彩美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发现美

首先要培养学生赏析词句的能力,一般的步骤是“学生通读全篇——找出描写优美的句子——谈谈自身的感受——小组讨论共赏美感”,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词句中隐藏的美感,同时保证教学轨道不偏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全文,逐步培养他们的思想美,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布局,不一样的人物外貌体现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最后是学生要借助早读或其他时间多朗读课文,很多教师可能觉得朗读课文的作用不大,实则不然,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在练习或考试中做到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想象中体验美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但鉴于自身有限的经验和能力,很多时候只能把好奇心和想象力埋藏在心底,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内心的美感。首先在新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道具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长城》时,教师通过播放一定的视频小短片,在学生观看时,鼓励他们仔细体验其中的情感,同时教师及时提问如果是学生自己去写这篇文章时,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暮江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己诵读,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后是在课程结束之后,鼓励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考虑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形成更全面的情感体验。

3.在积累中创造美

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掌握,以便创造出更多的美感。首先学生要掌握多种类型的文章,既要有自然美景的直接体验,还要有思想情感的崇高体验,这样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多方面的素材,保证掌握素材的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应力图提高学生素材学习的质量;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要采取类比学习法,现以《暮江吟》和《枫桥夜泊》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古诗选材、描写手法、情感立意等方面进行入手,让学生一一进行对比,例如同是描写秋景,为什么一个表现出的是高兴,另一个却是满腹愁绪,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不同作者的情感;最后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积累,一方面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发现优美的句子和较好的情感要善于做读书笔记,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发生对情感触动较深刻的事件,也要写好生活感悟日记等。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深入实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良好的生活态度,使之能够用更加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人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以便于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玲玲. 语文教学与职前幼儿教师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J]. 语文建设,2014,36:81-82.

[2]梅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创新[J]. 求知导刊,2014,12:108.

[3]黄生才. 新课改下自由阅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93.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