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启蒙教材的需求及对策初探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教材的若干思考

2015-07-19 12:10高红霞
关键词:导论职业生涯职场

高红霞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启蒙教材的需求及对策初探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教材的若干思考

高红霞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作并非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可以奏效,而应涵盖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PDCA循环全过程。作为该过程的启蒙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由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准备两大部分构成。文章首先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环节出发,归纳其对教材框架的具体需求,并提出按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安排章节等对策。其次,就大学生职业素质准备环节,根据其对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而提出从知识、技能、情商三个方面入手安排教学内容的对策。最后,作为统领教材的灵魂,就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对教学理念需求,提出以终为始、行动第一、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四个理念性对策。

职业生涯管理PDCA循环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启蒙教材

目前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普遍反应是上手慢、适应差,换句话说就是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不足。提升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工作不只是重视大家所熟知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在内的职业生涯管理全过程。运用质量管理大师戴明(W.Edwards.Deming1900-1993)的PDCA循环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是:为了提高职业成熟度,大学生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有意识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的循环过程。这四个阶段中的“计划”和“执行”,因为涉及职业生涯管理的体系内容和操作方法而最为关键。至于“检查”和“处理”或是根据计划进行执行情况的检查,或是调整计划,或是改进执行方法。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唤醒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启蒙教材,应当重点关注上述四个阶段中的“计划”和“执行”。转换成职业生涯管理领域的常用语,就是职业生涯规划(Plan)和职业素质准备(Do)。既然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不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我们编撰中的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职业生涯规划”的冠名,改用涵盖范围更为宽广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具体由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准备两大部分构成。本文除了分别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教材框架需求与对策、大学生职业素质准备对教材内容需求与对策以外,还将专门探讨引领上述两大部分并贯彻始终的编撰与教学理念。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教材框架的要求及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蓝图。这是一个从自我认知到职场认知,从职业目标选择到职业路径设计,从职业规划到学涯计划的复杂过程。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启蒙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应当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方法和活动体验,并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在任课教师的引领之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上述的复杂过程。

目前盛行各大高校的某著名培训机构的教学体系和配套教材,在自我认知和职业决策环节比较到位。虽然对职场认知环节比较重视,但是缺乏职业环境的系统考量。案头的很多教材欠缺职业路径的设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学涯计划的衔接。往往从职业决策一步登临就业指导,其间的鸿沟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需要逾越的天堑。《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在职业生涯规划部分,给天堑架起桥梁,从而形成四个步骤的职业生涯规划制作流程(参见图1)。

图1:职业生涯规划制作流程

编撰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试图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对策:首先,在盘点自我、洞悉职场之后,增加设计自我、规划自我这两章内容。这些逐级推进、逐步细化、循序渐进的安排,分别对应职业发展目标(方向)与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设计和职业生涯的阶段与任务的规划安排。其一,在“设计自我”一章,一方面承上启下,以社会学习经验的总结以验证和确认“盘点自我“、“洞悉职场”所初步圈定的职业领域。进而在施恩职业锚理论的引领之下,尝试选择自己倾向的职业目标或者职业方向,进而设计或具体或粗略的职业发展路径。其二,在“规划自我”一章,在职业发展路径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将各个职业节点与生涯时间段相衔接,形成二维坐标系建立矩阵表格。对各职业节点进行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的分析,并以此作为个时间节点的细分目标。内职业生涯部分,建议从知识、技能、情商等职业素质指标着手,本文第二部分将进行进一步的展开。

启蒙教材在章结构上增加两章的铺垫之后,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极大的充实,学生由此得到更为细致的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制作方法和流程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仍然因为职场认知的片面性,从而严重影响着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使得大量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脱离职场实际从而成为空中楼阁。在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此部分内容一般冠之为“探索职业世界”。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依据职业世界的现实,还有职业世界所存在的客观环境。我们把职业世界及其依存的客观环境命名为“职场”,除了职业世界这一核心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系统认知环境因素。

图2:职场结构图

从宏观环境到产业环境到组织环境再到职业世界,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再到职业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对影响职业变化发展、社会地位、薪资待遇尤其用人要求等方面有一个有全面的、深入的认知。由此才可能“洞悉”职场变化,一切尽在考虑。当然,这样的内容需要涉及广博的学科: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物理,尤其是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组织管理学,而补上这一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必要的。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准备及其对教学内容要求及对策

通过上述流程,大学生拥有了一份能够基本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部。后续的职业素质准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所谓职业素质准备是人们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安排进行的职业素质的提升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不能停留于PLAN,更需要DO。传统教材中的DO就是求职,从而用简历制作来体现。不可否认求职的确是DO,简历也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前期具有针对性的和准备,求职如何能够顺利?简历何来充实的内容?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启蒙教材有必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加上职业素质准备的有关内容。编撰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就职业素质准备部分而言,其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学中著名的人才素质的冰山模型。

图3:素质冰山模型度教育学解读

从教育学角度该模型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其一,素质冰山模型指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应用”是一种行为,素质冰山模型与“应用”这一行为的关系如图右侧所示。显然,人才素质的冰山模型所列示六个层次的素质指标,都是应该在应用型大学生四年的发展中予以关注。其二,素质冰山模型内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该模型本意是借助冰山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将六层指标分为冰上和冰下两大部分,从而提示教育者关注教育方式、力度和实践方案。其中冰上理性的部分——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注,容易改变且针对性强,只要假以时日就可以通过传授和训练而做好准备。但是就冰下偏感性的部分,为了简便起见,我们统称情商。这部分虽道理浅显,但是高度个性化且较难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长期被忽略。但是因其决定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的动机与动力,所以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充分地加以研究,从而建立创新的职业素质准备模式。

传统的教学计划在知识传授方面见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各个高校也在充实有关专业技能提升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至于职业通用性的技能和情商训练,则需要构建全新的教学计划予以对应。目前杉达学院正在构建和尝试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就是这样一套教学计划。该模式的明显特点是第一、二课堂并重,共性训练与个性磨练相结合。通过第一课堂开设解决共性问题的职业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系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尤其偏重自控力、执行力、创造力和领导力等情商的训练。第二课堂通过学生职业发展发展类社团和职业体验、实践基地,开展相关竞赛、实习、体验等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关联的平台和实践方法,从而个性化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图4:第一、二课堂相互支撑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第一课堂课程包中,《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先导课程。作为职业素质准备的启蒙脚下,共设计了三章:计划自我、管理自我和实现自我。其一,在“计划自我”这一章,目标是细化并落实千一阶段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引导大学生制定学涯计划,从而走好职业生涯规划执行的第一步。在本章,借助管理学中的计划流程和方法,通过比较职场要求与自我现状,找出自己存在的素质差距,进而确定弥补差距的具体行动内容和方法。把所有这些内容、方法,根据其重要程度和所需要的时间,在大学四年进行总体安排和综合考虑,从而最终形成大学期间的职业素质准备计划——也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所谓的学涯计划。其二,在“管理自我”这一章,设计了任务取向的四种核心职业素质——时间管理、人脉管理、沟通管理和成功管理,虽涵盖相关知识,但是侧重点是通用技能和情商的训练。这样的课程是突破传统传授模式的训练课程和行动课程。因为无论是技能还是情商,均需要在行动中体会、学习和提升。其三,在“实现自我”这一章,引导大学生善于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通过“成功的学业生涯”、“成功的社团生涯”、“成功的实习生涯”环环相扣的三个平台,最终走向“成功的求职生涯”,顺利踏上职业发展的一个阶梯。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对教学理念要求及对策

作为启蒙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应当充分认识和尊重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提高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性。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有梦想、有追求,但是也因为独生子女制度、长期应试型色彩浓厚的教学过程,导致社会学习机会不够,社会成熟度无法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空泛,职业素质准备盲目。同时大学生专业各异,与职业生涯管理密切相关的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之不多,对科技发展变化影响到职业的事实缺乏系统的认知,因而将以上诸多信息应用到职业生涯管理方面较为困难。所以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决定教学理念,需要具体落实到位。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在编撰过程中,试图以这样一些重要的教学理念统领全书:以终为始、行动第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首先,以终为始。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地是什么?答曰:收获一分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那么这部分就应当按照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要求,一步一步逐级铺陈开来。所以,才会有。第二部分,大学生职业素质准备的目标是什么?答曰:成为职场合格人才。所以相应职场的相应素质要求,就是该部分瞄准的内容。只不过职业千千万万,素质要求千差万别。教学只能引导同学们把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大学生层次通用的技能和情商。而千千万万职业千差万别的素质要求,则引导同学自己去研究、去获得。

其次,行动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有知识的内容,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职业素质准备知识并非本课程的重点。而更多的是通过行动——测量、调研、讨论、演说、游戏等方式,让大学生体验相关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行动、职业素质准备的行动。

其三,因材施教。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情况因人而异,职业选择各有不同。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书绝对不会有标准答案,而是同样因人而异。即便是是不是能制定出一份较为确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也会因为大学生自我和职业认知的深入与否,尤其社会学习经验积累的多少而具有不同的确定程度。应当承认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差异的客观存在,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书还是职业素质准备的水平。在社会学习理论指引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论》应当能够帮助学生去增加成就经验、替代经验和社会鼓励,从而逐步完善和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准备。

最后,循序渐进。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职业素质准备,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PDCA循环的理念与方法,对于不断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准备具有决定性的价值。

图2:职业成熟度的提升过程

因为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根据大学生开展社会学习的进程,不断重复这个循环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质准备的质量。

[1].钟启泉主编,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美]施恩著,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第1版,1992年第一版

[2].[美]Nadene Peterson等著,时勘等译,职业心理学——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3].[美]Reardon.Lenz.Sampson.Peterson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4].[美]戴安.萨克尼可等著,李洋等译,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5].[美]布莱德.哈林顿等著,张星等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6].金环主编,职业生涯规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7].王明复等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指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8].姚书志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9].乔志宏,课程设计重构与社会学习理论,全国高校骨干教师课程建设高级培训班,第三讲,2014年4月

[10].侯新,基于胜任特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J],江苏高教,2014年5月

[11].朱永跃,马志强,陈永清,基于胜任力的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设计,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2月

[12].刘欣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5月下

猜你喜欢
导论职业生涯职场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曼巴传奇 KOBE20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