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2015-07-21 01:03姚利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

姚利君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仍不成熟,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通过对相关现状的分析,对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几点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SWOT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84-02

Research abou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YAO Lijun

Abstract Career planning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self-loc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value of life. However,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in still quite not mature. Among the shortages in constructing severely constrain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will suggest way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by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issues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areer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WOT

在席卷而来的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模式,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千军万马过的不再是独木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鉴于此,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环境及就业信息收集。然而这种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表面,缺乏深层次的解剖,难以满足大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客观科学认知的、贯穿于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应运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增强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业、专业、就业与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建设自身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首先,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不强,渗透力度不够,很多大学只是把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进行,因而很难得到重视,越是不重视,就越是无法起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也间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

其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程度较低。一般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都由辅导员完成,且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就业”这一环节,没有把学业、就业、事业和人生发展很好地协调起来,更是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认知。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大学生一生的系列活动,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引导学生走全面、客观、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道路,这种教育是必须的、科学的,更应该是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只是停留在面试技巧及初次就业等问题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职业发展道理的认识。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以学生职业认知为着眼点,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体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教育方案的设计及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分专业分年级有序进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横向和纵向的发展道路,从而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具有一技之长,才能找到职业,发展事业,进而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

建立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仍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这脱离了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当今国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更突显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

1)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课程建设应体现职业发展的前瞻性、职业目标的针对性和职业实践的适用性。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成为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

2)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测评工具的引入丰富了教学内容,职业测评工具具有分析预测、解释、评估和反馈等作用,通过测评工具,可以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认知,为发挥自己的潜力奠定基础。比如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理论,该理论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环境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这六种类型分别代表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所表现出的职业兴趣。学生通过职业兴趣类型的测试,能够初步认知自我职业兴趣特征和职业发展方向。

此外,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兴趣特征,利用便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网络教学,设计与学生个体职业培养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各种网络测评软件的开发,为职业教学测评环境提供保障。心理咨询辅导机制、社团实践参与和社会实践培养构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践体系,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联合冠名班等模式的发展,为大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endprint

3)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在考核学生学习水平过程中应摒弃原有以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构建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和创新应用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彰显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历经许多阶段,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并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使其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当今职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期,主要针对大一新生,侧重于大学生如何进行角色转变,包括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系统地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

第二阶段为选择定向期,即对大二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期的教育,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三阶段为冲刺期,即对大三学生进行进一步职业熟悉的教育,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对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阶段为转化期,即对学生进行职业行动期的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及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促使学生完成学业,找到职业。

只有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高职院校所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才有意义,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所体现的不同发展目标。

5)构建专门的管理体制,设立独立的教学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彻底打破仅由辅导员或者就业部门担任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模式,优化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

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自我教育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自我教育应该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应该放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机会的匹配上。

1)全面客观的自我分析和定位。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估来自全面地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生要学会各种测评方法,比如SWOT分析模型,结合内外部因素,科学地自我了解,清醒认识自己和将来的职业方向,明确将来的职业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测评,不断地认识自己,并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促使职业生涯按规划的正确方向前进。

2)加强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明确职业规划对自身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参与社团实践、社会兼职,或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见习等,识别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及目标,提高自己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满足社会需要。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促进职业发展。

3 结语

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专家施恩(Schein)教授提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常态化工作中,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及社会趋势,利用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二者的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和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87-88.

[2]张才纯,黄炜.浅谈高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5).

[3]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5):136-137.

[4]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5]吕红撤,等.高校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98-99.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职业发展意向的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