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统考下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改革探析
——基于韶关学院的个案分析

2015-07-22 09:05张成林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方式

张成林,余 珊(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教师资格证统考下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改革探析
——基于韶关学院的个案分析

张成林,余珊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有助于促进师范专业调整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育素养和培养教育实践能力。韶关学院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受制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影响,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改革要从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师范生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学方式

截至2001年,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十多年,并且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重要一点便是教师队伍的源头——师范生的培养问题。如何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师范生”,已成为教育优质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即将全面实施的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政策促使许多师范专业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结构,为培养出国家要求的“新型教师”而努力。韶关学院作为一所师范专业众多的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势必会因国家考试政策的实施而调整和变化。

一、教师资格证统考实施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师范生培养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内容结构偏重于学科和理论知识,且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也存在过于理论化,且理论与中小学实践脱离。这些问题导致本科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不可避免地存在职业理念淡薄、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教师专业技能不强、专业素养不高等现象。这要求学校必须对师范生教育类课程设置做出适当有效的改革,以便培养出高素质高人才的教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且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在于,师范类学生不再享有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特权”,他们要和非师范生一样,参加统一考试[1]。这一政策也促使许多师范院校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为培养出国家要求的“新型教师”而努力。

此次以韶关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120人,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调查学生和老师对我校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看法,以确保所获资料完整、真实。专门设计了“全国统考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析”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教师资格证统考变化,本校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一共8个方向,共33个问题,并设计了访谈提纲对比较熟知教育类课程的老师进行访谈。

二、韶关学院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现状

(一)课程结构单一,教育类课程各自为伍

在韶关学院针对各二级学院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专业课程多,公选课程少。”就师范生教育类课程设置而言,主要为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三门。非教育专业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并且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可想而知,这种方式更会让学生学习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减少。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且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本应相互衔接,但事实上却各自为伍。表1是关于学生对学校设置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类别的看法,根据调查显示,66%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类别一般,21%的同学认为单一,仅有17%的同学认为丰富多样。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83%的学生对我校师范生教育类课程设置不是很满意。

表1学生对学校设置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类别的看法

(二)课程内容陈旧,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

目前韶关学院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各种教育学类、心理学类的理论课程,内容老旧,重复部分太多。虽然每年有不同版本更新,可是“换汤不换药”,其本质没变,更不可能适应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不能使师范生系统掌握未来教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表2是关于学生对本专业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满意程度的调查,对本专业教育类课程非常满意的只占5.83%,非常不满意的占4.17%。这项调查反映出学生对本专业教育类课程满意度不高。

表2学生对本专业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满意程度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校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除教育实习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衡,且很多学院不涉及教学法这门课程。从表3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0%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34%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脱节,只有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习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合理。这一结果也表明了韶关学院这一师范类院校同很多师范类院校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表3教育类课程(除教育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水平不高

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韶关学院的课堂,可以看到的是教师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教,学生学,没有改变。表4是关于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调查,其中认为教学效果非常差、较差、一般的分别占1%、 13.33%、75.83%,仅有10%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很好。这说明韶关学院教师教授的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乐观,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表5是关于教师授课方式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目标,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小部分教师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目标的占38.33%,认为都能达到目标的占2.5%。结果表明,韶关学院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有待提高。

表4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表5教师授课方式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目标

三、韶关学院师范生教育类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师范生教育类课程设置无疑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科技的发展要增加使用多媒体的课程,像教育技术、微格课程都要实施,以此促进学生的教学能力。其次,国家政策的改变——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也会使学校针对此政策有所改变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再次,很多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以前有所下降,师范类院校的“师范性”下降,越来越靠近综合性的大学[2]。最后,就改革前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条件来看,全社会所有人员都可报考;报考人员有教育教学能力;最终认定资格由教育部现场说课,且一般都不会刷人等。这些笼统的实施办法,其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改革后的考试虽然难度增加,考试范围扩大,并且提高了报考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以前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其实施上或许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二)学校因素

1.学分制未得到有效发挥,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偏少

学校评定学生是否有资格毕业而设置了学分制,即在校师范生必须修某些科目获得学分,这些科目最多不超过几个学分,修满一定学分方可毕业。这一规定使得各系领导不得不增加一些非师范类的科目方能凑够学分使学生顺利毕业。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比例本来就很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学生又要学习一些非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虽然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种类多,但是却对每门课都略知皮毛。在师范院校中设置很多非师范类专业要学习的课程,致使课程资源分散、缺少知识整合。教育管理部门本来是本着利于师范生培养的好意,但结果却造成了师范类院校专业化强度不够、办学质量下滑,使师范生的优势进一步缩小,更不利于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改革。

2.教育类课程投资不足,教育课程资源匮乏

教育投资已是国家和学校搞好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课程建设亦变得十分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学校更加注重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课程需要很大的投入,我校在这一方面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还远远不够。即使开发了一些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但对于课程的使用还是有一定限制,如非本校学生不得使用或限制地点使用。而且由于开发成本很高,很多其他学校为了保护本校的课程资源而限制了对外校开放。这使得大家的沟通交流及相互借鉴学习变得很困难。

3.重学术性思想浓厚

我国高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学术性”倾向,导致了师范性的严重缺失,直接造成毕业生教育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3]。“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思想也让学校管理部门对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韶关学院同样存在着重学术性的思想。经过走访几位不同学院的学生发现,韶关学院的很多二级学院都把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综合技能设为公共课。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明确了其为专业必修课,但事实并非如此。可见,这需要学校领导改变这种重学术性的思想,并对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才能改变教育类课程目前的地位,才能使师范生具有“师范性”。

(三)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者,在学校教育阶段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关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将来从教的技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现实中教师上课却是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教师照着PPT讲解给学生听。二是教学内容多为很多年前内容,绝大部分教师上课前不备课。三是部分教师上课内容与学生课本完全不一致。四是只教授理论知识,无实际操作。五是打着把课堂教给学生的幌子,实则减轻自己的负担。这种做法不仅在专业课,在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上也是如此。教师虽然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只是知识传授者”的色彩却越来越浓。

另外,教师对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表现为期末考试时给学生划重点,学生只需考前认真背诵,期末就会考高分,导致学生对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现象发生。某些逃课次数多甚至没怎么上过课的学生,期末仍然高分。受其影响,很多同学本来从大一上课很认真,可之后几年却频繁逃课,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了。

(四)学生因素

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存在问题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学生的态度。在调查学生对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对于教师今后成长的重要性中,没有一个同学认为不重要,这一结果表明韶关学院学生自己认为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是很重要的。然而,学生对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却做了很少的努力。在调查学生有没有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学生经常做家教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很少主动加强自己能力,实践经验稀缺。

另外,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毕业,这种思想渐渐腐蚀了学生们的价值观。期末考试有提纲,不听课考试也不会挂科的思想让很多学生整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课玩游戏、聊天、看电视、睡觉、不带课本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也万般无奈,教学也没热情。

四、教师资格证统考背景下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整合课程结构,注重多样化

1.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开设通识课程

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是体现师范生“师范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未来教师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必修科目。因此,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是师范生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另外,作为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基本的素养,那么就需要学校开设一些综合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所谓“技多不压身”,学识渊博的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冷静客观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更可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爱戴。因此有必要在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深入学习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开设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来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扩宽其知识面。

2.完善课程内容,加强知识应用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要求师范生教育类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目前,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知识过于陈旧,很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重复太多。教育类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删除那些重复、陈旧、空泛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理论充实教材,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参考资料,落后陈旧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那么,甄选新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任课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选择内容较为前沿、较能帮助学生成长的新教材,而不是一成不变。

(二)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不管从考试范围的扩大还是新知识的增加来看,都需要未来教师有着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革新教学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教师自身应吸取教育最前沿的知识,并且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探讨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的阅历比较丰富,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是由最初教学的懵懂到现在的熟练。教师可以跟学生分享自身成败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增长学生的教育见识,也使课堂生动有趣且真实。

教学过程中,教师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走进中小学的课堂,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中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可取。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调研的学生可提出自己的困惑以及遇到某种问题如何解决等,教师也理当对发现的问题作归纳性总结,并和全体学生一起探讨其解决办法,让学生真实学到教学技能。微格可以记录整堂课发生的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师进行一堂课教学后,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所上的某一节课的视频,并讨论。视频里真实地记录着教师的教姿教态,语言组织及课堂上学生的真实情况。视频结束后教师和学生讨论各自的优缺点,并给出改善意见。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加努力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EB/OL].[2015-07-31].httP://www. moe.edu.cn/Pub1icfi1es/business/htm1fi1es/moe/s7151/201308/xxgk_156677.htm1.

[2]陈菊.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130-131.

[3]纪芳莲.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1um in norma1 university student cu1ture P1ays an imPortant ro1e in the Process,teacher qua1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a nation -wide can set uP to Promote the norma1 adjustment of Professiona1 course,further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qua1ity of norma1 students and abi1ity training of educationa1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1ems in the course of the education of norma1 co11ege students in Shaoguan University,which is ref1ected in the curricu1um structure is simP1e,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1um,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Subject to socia1,schoo1,teachers,students and other factors,the reform of norma1 education curricu1um reform shou1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1um structure,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责任编辑:薄言)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1-O117-O5

[收稿日期]2015-09-25

[基金项目]2014年度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公共课《教育学》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SYJY20141546);2013年度韶关学院科研项目“教育社会学语境中课程地位探索”(SYKY2013037)

[作者简介]张成林(1984-),男,河南商丘人,韶关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

Norm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A Case Analysis of Shaoguan University

ZHANG Cheng-1in,YU Shan
(Co11ege of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Key words:teacher qua1ification certificate;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1um;curricu1um structure;teaching methods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