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建谈企业家精神

2015-07-24 01:35文章整理
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张江企业

文章整理=何 艳

2015年上半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 2843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增170.93%,其中实现投资收益49392万元,增加136.89%,投资业务对公司业绩贡献明显。张江高科正在形成“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滚动的投资布局:已累计投资40亿元,投资创投项目50个;已上市18家,其中完全退出4家;预披露4家,即将报会12家;拟改制上新三板1家。这其中,对点点客投资1000万元,占5%股份,目前增值逾10倍。公司转型发展已初显成效——作为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张江高科董事会去年6月换届,陈干锦出任董事长、葛培健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营房地产的张江高科开启大力转型升级(以科技投行为战略发展方向)、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推行事业合伙人。

国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往往很考验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精神、责任意识、自身可能无法享受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承担改革风险等。一如,2015年4月张江高科董事会通过“关于提取2014年度公司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议案”,总经理葛培健不在其中:他属浦东新区管理的干部。长期任职国企高管,作为张江高科转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导者,葛培建对国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家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

树立事业合伙人理念

张江高科对外要做合伙人,与园区企业共成长。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粗放的物业租售关系,转而寻求与创新创业者的共同发展,要把产业地产的有形资源,转化为产业投资的无形资源和股权资源,让产业地产与产业投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按照预期,未来3年产业地产与产业投资将各占50%。

对内要做事业合伙人,与员工发展共命运。树立事业合伙人观念,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真抓实干,不怕惹事,用行动给员工打气。

国有资产最大的流失是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的关键问题在于没有用当其时。如上海《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所言,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让各类人才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在助力科创中心的建设中,人才的梯次配备非常重要。要有让天下人才应该为我所用的气魄和胸襟。因此,我们勇敢地打破了国有企业传统的“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的弊病,深化了对“劳动、用工、人事”三项制度的改革。经过本轮改革,公司员工岗位调整的比例占总数的14%、解除劳动关系的比例占总数的近10%。打破“三铁”的变革,有效调动了公司团队和员工积极性,在公司内培育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公司董事会通过了经营层任期考核和提取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方案,以市场化的方式,形成团队经营目标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一致,在团队中树立“事业合伙人”的观念。

配合国企改革的大背景,积极探索创投公司项目跟投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投资团队积极性,引入“金手铐”对团队形成约束,从而提高投资项目价值发现的精准度。上海张江浩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张江高科旗下的市场化投资平台,主营业务是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管理和创业投资咨询,拥有投资规模25亿元,于2015年4月获批浦东新区国资委风险投资类企业探索实施项目跟投等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单位。通过实施跟投激励,鼓励张江浩成相关人员以适当方式、在适当时间,跟投张江浩成的投资项目,共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将收益分配和绩效表现相结合,在确保利益捆绑和分享共赢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员工激励。这将极大振奋投资团队的信心,同时,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上海科创22 条中提到了要“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加大创新转型考核权重”、“引入任期激励、股权激励等创新导向的中长期激励方式”。浦东新区国资国企改革18条中提到了“优化国企领导人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浦东新区直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浦东新区直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任期制管理办法》等四个配套文件相应出台,这是针对国企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如今张江高科搞长期激励(2015年4月张江高科董事会通过《2015年度张江高科经营层绩效考核方案》和《关于提取2014年度公司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议案》),公司提取2014年度超额净利润的5%,用于对员工的中长期激励,就是要让所有的员工为自己打工,从根本上激发员工人性的潜能,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当今华为、万科等优秀的企业都在员工中长期激励方面走在了前列,值得我们去学习。

张江高科努力由一家地产企业成为创业服务业集成商,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具备科技投行意识。为使团队具有整合能力、服务能力、创新思维,张江高科首先以内部机制的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调整组织结构,设立产业地产事业部、产业投资事业部、资产经营事业部,以此为业务核心,用基金管理的模式探索园区运营的新模式。将企业责任中心下沉,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2015年度张江高科经营层绩效考核方案》和《关于提取2014年度公司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议案》就是张江高科深化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提升市场化运营效率,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

市场上传言,新一届张江高科董事会取得的成绩是总经理“成就了”董事长,但我认为,在更大程度上是“陈葛配”的“神似”和“默契”成就了今天的“张江高科”,陈董事长的豁达、睿智和担当,让我们经营班子更加责无旁贷和义无反顾地推动张江高科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我们(张江高科董事长、总经理)都在体制内,但企业处在市场经济中。我们背后是两种体制的博弈和冲突,同时我们要和市场化的对手比赛。讲得形象点,我们是羊,但我们要和狼去拼争,市场竞争是血腥残酷的,那就只有早点拿出大勇气做好制度性的东西,为市场竞争打好基础。

国资体制遭遇市场经济和上市制度,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症。在现阶段,国企改革路径尚在摸索之中,仍未找到有效维护国资价值最大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和上市公司经理人人格化的最佳路径,国企改革,要求负责人拿出十足的智慧和勇气,凭自己格局和专业素养来平抑体制产生的这种扭曲。

作为企业掌舵者,首先就要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置于身前。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和情怀不是自封的,而是你能以什么样的胸襟去谋划,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思考,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事,说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员工、公司乃至社会。因此,关于改革风险的问题,我有几点想法:第一,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选择了张江,便只顾风雨兼程。第二,创新与担当有可能失败和犯错,但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我坚守心底无私的原则。第三,当下张江高科创新转型正当其时,是一项制度化、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会有阵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四,希望与团队和员工一起,在我任期内通过落实制度化建设,为企业今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我个人期望,进一步优化张江高科的股权结构,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自主决策权限,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选聘高管和实施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张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张江高科:负重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