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7-27 06:41李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中药房管理法调配

李敏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中药房,河南郑州 450000

PDCA循环管理法最初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可分为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A)四个步骤[1]。中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若药品配发不及时或出现配药错误等现象,则会引起较高的医疗纠纷事件,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名誉,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为加强该院中药房的管理效率,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该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的中药房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2013年6月—2015年7月中药房的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该院中药房共配备30名专业药学技术人员,其中10名主管药师,15名药师,5名药士。依据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的时间界限进行分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中药房进行传统管理措施,设为A组;同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中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改革后,设为B组。A组共发放86 570件药品,B组共发放97 545件药品。

1.2 方法

1.2.1 A组 依据传统的药房管理措施进行药品管理。严格依据《中药饮片管理规范》[3]以及《药品管理法》[4]的相关规定,保持药房的干净卫生,每日定时进行清洁打扫,清理操作台面中的各种器具,并于每周进行卫生情况的评估。保持药房内的通风及干燥,做好除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并对称量器具以及炮制工具均进行日常维护。依据药品的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功能效果以及性味等特征进行合理摆放,进行中药饮片以及中成药的分类,并完善药品标签,方便查找。严格依据《处方管理办法》[5]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中药的调配,依据“四查十对”的制度完成处方的审方、调剂以及复核。所有药品在调剂过程中均需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按顺序进行称取、摊放。在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时,一定要保证称取的准确性,保证每剂量的重量误差低于5%,尤其对于贵重、毒性较强或小儿用的特殊药品需要逐剂、逐味称量。每月均需报送饮片计划,并及时补充药品,以保证中药的供给正常。实时掌握市场中中药饮片的价格,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药品的验收,鉴别真假,并进行灰分、水分以及杂质等指标的等级鉴定,规避不合格药品进入药房。定期清点库房药品,做好出入库记录,月度以及季度均将各种类型中药的用药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将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归纳为报告的形式进行会议分析[6]。

1.2.2 B组 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1)计划(Plan,P)。对该院中药房的药品调配及发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联合该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外院专家进行审核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①整理并归纳中药房的常见差错,例如处方差错、医嘱差错以及调配差错等,分析各种差错发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将责任落实到药房的每一人员,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依据各种制度规定执行。②加强药品的入库管理。中药房的药品种类较多,根据药材以及中药制剂的不同需遵循不同的管理原则。只有通过专业认证后的中药材并经主管药师审核无误后方可入库储存,且根据“一品两规”的原则进行中药制剂的管理,即以正规的药物渠道来源引进药品,做好药品的入库记录,并根据登记信息做好品类归纳及存放管理[7]。③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所有药学技术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认证的从业证书,利用与薪酬绩效挂钩的审核制度约束药房职员,使其具备更加专注、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药品的评估、调配以及审核发放工作。对于患者处方中出现的任何疑问需及时报告,熟悉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定期进行新型管理措施的培训,进一步落实PDCA循环管理法在该院中药房的实施。④规范中药材的装斗、调配以及发放工作。中药材通常需要进行切片、磨粉等处理,经处理后的药材具有较低的辨认性,容易出现装斗差错,从而导致药品的配伍错误,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威胁,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事故。因此,中药房在装斗及药品配伍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用肉眼观察,还需根据药品的纹理及味道进行判别,也可辅助采用水式或火烧等措施进行质量检验,避免出现装斗失误现象。在进行处方的配伍时,需精确称量,保证药理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十九畏”或“十八反”等禁忌[8]。严格记录处方的全部信息,若存在任何遗漏均需退回并于主治医师联系,依据医师的专业指导进行药品配伍。配伍及炮制完成后需要依据药品的保存特性进行密封包装,监察有无渗漏,再三审核药品名称与患者名称后发放药物,并写明药品的服用方法,告知患者药品的煎煮时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9]。 (2)实施(do,D)。 通过中药房的各项计划措施,对各项管理进行质量控制,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设立两组质控小组以共同约束的方式对其日常运行状况进行监管控制,严格规范处方调配、药品配伍以及药品的分配等程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药品差错的发生率。(3)检查(check,C)。通过质量监控小组对中药房进行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抽查,审核药房所有的药品清淡,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不合理配伍、药品差错等事故采取相应的处罚,并提出公开批评,增强药房工作人员对日常职务要求的重视。(4)处理(act,A)。对于中药房计划以及实施、检查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各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通过会议的形式集思广益,提出最佳解决措施,将其运用在次月的中药房管理措施中,将下月的运行结果再次进行评估,依次循环,通过对中药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改善,最终实现高效的药品管理[10]。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该院在实施PDCA循环法改革前后药品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以及核查差错检出率;②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中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两组处方差错、医嘱差错以及配备差错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循环改革前后中药房药品管理工作的比较

A组患者的药品审核正确率、药品调配正确率均显著低于B组,药品核查差错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PDCA循环法改革前后药品管理效果的比较[n(%)]

2.2 PDCA循环改革前后药品差错发生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在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以及总差错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PDCA循环改革前后药品差错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PDCA循环管理法最早是由休哈特于1930年进行了初步构想,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则于1950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明确阐述及说明了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环节构成的循环系统,通过对问题逐一的重点性解决循序渐进得达到高效的管理[11]。中药是患者疾病治疗不容忽视一类药品品种,而药品的管理较西药更为复杂,通常会涉及到药物的称量、配伍、炮制等流程,若稍有失误,则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12]。目前,已有临床学者提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中药房的日常管理,该管理措施在药品管理中可及时发现现行的药品管理漏洞,并通过可行的管理对策逐渐进行药房管理的改善,加强药房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专注力,通过整体素质的改善来促进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减少并规避不合理的药品差错[13]。

此次研究中对该院中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进行了对比观察,通过对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药品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以及核查差错检出率,结果A组分别为96.1%、97.0%以及2.7%,而B组则分别为98.1%、98.8%以及0.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中药房药品的审核及调配正确率大大提高,规范了药房的管理流程及药品入库的标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各类药品管理流程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从而使得最终的药品差错检出率由PDCA实施前的2.7%下降为0.9%。同时,对两组患者药品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三类,A组分别为0.7%、0.8%、1.9%,B组分别为 0.2%、0.2%、0.6%,A 组的药品总差错率3.5%明显高于B组的1.0%,由此可知,经PDCA循环管理法后导致药品差错的三大因素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各项管理流程均得到了优化,通过循环管理以及重点突破使药房的各项管理问题逐一突破,并将其彻底解决,为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改善起到了较高的临床作用。

综上所述,对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部门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可有效规避药品差错的发生,逐步改善管理质量,提高了药品管理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1]温明铃,张兰旭.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J].西部中医药,2013,23(12):42-44.

[2]史文华.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探讨[J].医学信息,2015,9(13):222.

[3]张娜.PDCA循环法在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管理办法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27):387-388.

[4]牟晋超.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13(6下旬刊):3581-3582.

[5]沈云士.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4(33):137-138.

[6]林岚,赖静雯,叶颖霞,等.戴明循环管理对降低中药房处方内部调配差错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2(10):187-188.

[7]张美玲,叶佐武,夏仲尼,等.PDCA循环在优化医院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流程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4,33(4):544-546.

[8]陈广坡.运用PDCA循环干预药房调剂过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18(5下旬刊):2933.

[9]张红梅,肖丽,朱淑华,等.PDCA管理法在降低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32(8):1003-1007.

[10]赖习科.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268-269.

[11]Zivadin Micic,Milos Micic,Marija Blagojevic,et al.ICT innovations at the platform of standardisation for knowledge quality in PDCA[J].Computer Standards and Interfaces[J].2013,36(1):231-243.

[12]Greg Lashley,Marla Clark.Great tastes in strategic planning:Kaizen,PDCA,other lean tools are the ingredients that can drive results[J].Industrial engineer:IE,2013,45(2):40-45.

[13]Qi ZHANG,Hao YANG,Yuguang WEI,et al.Selection of Destination Ports of Inland-Port-Transferring RHCTS Based on Sea-Rail Combined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C].//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modern railway: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modern railway(ISMR 2012),2012:675-680.

猜你喜欢
中药房管理法调配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养猪饲料巧调配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大气调配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张馨予调配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