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在神经内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015-07-27 06:41刘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分类护理人员

刘萍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淄博 255120

护理标识通常是指临床科室通过选用图案以及文字应用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并以此起到警示效果,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患者安全以及护理质量的标志统称[1]。近年来随着我国龄化人口的增多,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多,而神经内科的就诊人数呈现显著攀升的趋势[2]。由于神经内科多以老年患者为主,且患者往往容易伴有自理能力差并且不能自我表达的特点,病情易反复并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护理风险也相应的增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会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日常病房管理工作中合理应用护理标识。有研究报道,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该院神经内科对部分就诊的患者采取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660例、340例;患者年龄50~85 岁,平均年龄(65.5±7.5)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700例、300例;患者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5.6±7.0)岁.所有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试验组患者则采取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具体为:患者入院后必须佩带腕带,腕带上记录着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房中的各管道都常规标有管道标识,上面记录管道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日期等,而导管则根据风险的高低应用蓝色、黄色及红色进行标记,其中蓝色代表低危导管,如胃管、尿管及外周静脉导管等,黄色则代表中危导管,包括三腔二囊管、常见的造瘘管、腹腔引流管、PICC等,红色代表高位导管,主要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后的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在患者的床尾悬挂防坠床、防跌倒及压疮等警示标示,其中防坠床和跌倒制成黄色,而防压疮则制成绿色,防管道脱出则制成蓝色。对于临床常用的高危药品要标注高危字样。科室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试验组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师对患者实施安全评估,同时并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指导[3]。

1.3 评价方法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4]。护理满意度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85~60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5]。

1.4 统计方法

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共有19例不良事件发生,其发生率为1.9%,而对照组患者共有48例不良事件发生,其发生率为4.8%,χ2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而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数目明显上攀,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比较弱,各重要脏器功能开始降低,因此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6]。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比较重,由于同时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病情很容易出现反复及恶化,护理风险相对较高,很容易导致各种护患矛盾的产生。而且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往往伴有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自身协调能力显著降低,在住院期间很可能出现摔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吞咽功能发生障碍,进食不当很可能诱发患者出现误吸[7]。而患者记忆力降低,住院期间有可能出现走丢的情况发生。患者自身机体功能减弱,不能进行正常的代偿活动,则可能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神经内科患者住院后多需要卧床休息,由于机体功能弱,吞咽功能降低,随时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8]。护理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内容比较琐碎,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忽视某些环节,很有可能诱发护患纠纷的发生。

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在预防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护士在每天忙于各种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思维极易出现混乱,尤其当处于疲惫、紧张的等注意力分散时,在进行操作时可能出现错误。而随着护患关系的紧张,护理人员承担的工作、精神等压力越来越多,护理风险也越来越高[9]。这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预防、关注和执行的内容都必须牢牢记住,但是由于每个护理人员的精力有限,一旦在巡视或交接班的过程中遗漏某些细节内容或者未得到提醒及关注,就不能保证每个患者重点护理的质量,而且有可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10]。研究报道显示,使用安全标识有助于将各种风险事件提前预防,最多程度上保证护理的安全。神经内科自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以来,结果显示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后,试验组患者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则显著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在纷杂的护理工作中清晰明确的发现护理的重要环节,起到警示作用,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护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患者,时刻注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工作属于高风险职业,这个风险隐藏于护理工作中的很多环节,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告诉患者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同时还应该告诉患者要配合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标识的重视度,有效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1]。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有助于促进护患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最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标识有助于警示各种安全隐患,时刻提醒科室工作人员要执行标识的相关内容,同时促进患者及家属配合管理和治疗[12]。

总之,在神经内科的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有助于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风险的警惕,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蒋萍,熊楚梅,张敏.标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B):28-30.

[2]董文菊,王大雪,段柯旭,等.神经内科专科护理标识的实施和效果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3):289-292.

[3]包丽玲,琚黎明.护理标识在泌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822-1823.

[4]牛素桃,卢敏,宋敏.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8-9.

[5]梁洁,李红,林平.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30-31.

[6]桑成美,仲其艳.护理警示标示卡在病区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7):2084.

[7]江萍,赵春芳,韩兰萍,等.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7):7-8.

[8]张敏,蒋萍,聂雷霞,等.预警标识在腹部创伤术后病人腹腔引流管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22-23.

[9]刘家红,李萍,郑显兰,等.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123-124.

[10]曾龙英.护理警示标识与病人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7B):1765-1766.

[11]蒋红,顾妙娟,倪洁.护理标识在病区细节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8,8(4):76-77.

[12]环晓锋,吴玲玉,侯雪琴,等.护理标识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9-750.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分类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算一算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